“你有跟他说咱们厂的情况吗?”
“有时候回去会抱怨几句。”
“他是不是嫌你工资没有他拿得多,或者咱们厂的前景不如他的单位?”
“这个,这个那我不清楚了。”小刘支吾着。
“听我男人说现在厂里欠银行不知多少钱,现在银行在催账,这事都闹到市政府了,这次不知道市财政会不会兜底。我们这个月的工资又不知道会拖到几时发!”
听到这,王丽华精神集中起来。
“应该会兜底吧,这麻纺厂还不是政府的。企业、银行、政府本是一家人,虽然有点矛盾,在家里吵吵嘴,但应该还是会兜底的,难道还能真的撒手不管?我妈妈还催着我这个月交点钱给她,说是我准备办嫁妆。”
“那小刘你早点做好心理准备,我男人说这次情况复杂,问题不好解决。再休息会吧,下午还得磨几个小时洋工。”
“还是许姐的日子好,做不做事领导都不敢说你,我还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磨洋工。”
“我每天来这跑一趟也就是打发下时间,不然一个人待家里多无聊。给自己找点事干,也领份工资,不领白不领。”
王丽华躺床铺上听了这番话,原本期盼的心情多了疑虑。政府办的麻纺厂还要拖欠工资,这不是她之前想象中公家单位的情况,许姐跟小刘是在开玩笑吧?接下来的日子,王丽华继续盼着月底发工资的那一天。
月底的日子临近,同事们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结合之前许姐跟小刘的谈话,王丽华也感觉到了什么。不久这个月的工资得延迟发的消息在同事们之间传播开来,大家纷纷抱怨。王丽华本想着拿到工资请两天假回家,现在什么时候能回家?想着出门前跟孩子们说的妈妈发了工资就回来看他们,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孩子们在翘首等待着她吧!如果她没按时回去,孩子们会怎么想?想到这,她不由一阵心痛。
到了本该发工资的日子发不出工资,这天大家上班都死气沉沉,怨气结在心里,只等着一个突破口好发泄出来。厂里工会的负责人马上过来说明情况,勉励大家好好工作,财务处会尽可能快地把工资发下来。之前听来的流言现在证实了,王丽华心情有点郁结,但又有什么办法。出门前跟孩子们说过一个月就回去看他们,现在工资没发,能空着手回去?一个月到了没回去,孩子们会不会担心?会不会以为妈妈不要他们了?如果他们这样想的话,会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就此灰心丧气?想到这,王丽华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月的工资什么时候发下来已是一个关乎生活希望的大问题。
原本带着生活的希望进厂,想不到现在照旧是难堪的局面。工资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发?想着在家里等待的孩子,对钱的渴望从来没有这么迫切。原本上班还带着一份骄傲跟自豪,现在这个局面,职工们脸上都没有了之前的笑容,休息之余大家都在纷纷议论着厂里的形势。平常有编制的职工跟合同工比起来有不少的优越感,现在他们的摇头叹息自然比合同工们来得更为沉重。对他们来说,麻纺厂这个铁饭碗可是他们一辈子的依托,要是砸碎了怎么办?今后再去哪里找铁饭碗,再去哪里吃大锅饭?这么多年来寄生在麻纺厂,他们习惯了洋洋洒洒但又能有高工资、高福利的日子,万一厂子垮了,再有哪个单位会让他们寄生?他们多没有其他生存的技能,只有靠着麻纺厂这棵大树才有安全感啊!
自提出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以来,社会的活力在一步步地激发。参与市场的各个主体都得根据市场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麻纺厂因为固有体制机制的束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跟危机!
第十五章
墙上的挂历每撕掉一张就离妈妈回家的日子近一天,三个孩子看着挂历上的日期倒数着妈妈回家的日子。每过一天,就离他们的期盼近一天,心情也就越来越不平静。妈妈出去快一个月了,马上就要回来!他们多希望能快点见到妈妈,每天都掐算着日子,这个期限总算要到了。当翻日历时发现满一个月的那天正好是月考后放假,这对高春兰跟高翔来说又增添了几分欣喜。
妈妈将要回来的日子一天天接近,高玉兰一天比一天忙碌起来。每天早早起来给弟弟妹妹做好早饭后就去忙田里土里的农活,田里的杂草、田垄上的杂草、菜园里的杂草都要除得干干净净。田里除草之后又撒了一次尿素,几天来禾苗明显长了很多。菜园里的草除过之后,她又忙着松土施肥,禾苗跟蔬菜都长得好,到时妈妈看到会夸她,妈妈会放心让她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的。妈妈在外面给他们赚钱,不能让妈妈还担心着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累得腰酸背痛,田里土里的农活总算都做得像模像样了。
一天吃过晚饭后,电视里正播着歌唱点播,高玉兰说话了。
“你们俩最近学习怎么样,成绩没有退步吧?”
“还好吧。”高春兰、高翔先后说着。
“不能还好,得努力把学习搞好一点。妈妈月底就要回来了,你们不好好学习的话,妈妈问起来怎么说?”
大姐这句话触动了高春兰跟高翔,是啊,他们得好好学习,不然怎么对得起妈妈、对得起大姐!
在对妈妈的期盼中,高春兰、高翔作业写得越来越认真,字也写得更加工整,希望妈妈回来问起他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能自豪地说出来,等妈妈看到他们工整的作业时妈妈会夸奖他们。
在一个月将近的日子,他们三个把屋里好好打扫了一遍,家具跟窗户擦得干干净净。高玉兰还想着妈妈回来的那天去供销社买几个什么样的菜。那五十块钱一直没有花过,但妈妈出去了一个月回来当然要做几个好菜,他们满怀着期望等待着妈妈。
照妈妈出门时说的过一个月发了工资就回来看他们,一个月到期的这个日子终于盼来了。今天,是妈妈出去整整一个月的日子。一个月来,妈妈虽然不在家里,但家里还是有模有样。最开始时他们还很是慌张跟不适,现在一个月过去了,证明他们能照顾自己,他们能让妈妈放心,他们长大了。
妈妈从市里回来,估计到家的时间应该是中午,得准备一餐丰盛的午饭招待妈妈,高玉兰一大早就去了供销社。供销社早上聚集着村里大部分的买卖人,是最热闹的时候,当然也是商品跟货物最多的时候。
买好菜回来,等太阳把露水晒干后高玉兰又去菜园摘了好几样蔬菜。把菜掐好、切好之后,他们搬着凳子坐到屋檐下。此刻的等待是多么美好,三个孩子心里洋溢着欢喜,目光全都聚焦在转角的山湾。
太阳越来越高,初夏的天气有了几分炎热。阳光下,山野一片苍翠,碧绿的田野积蓄着蓬勃的生命力。他们张望着山湾,太阳一点点在往南边的山头移去,不知不觉快接近中午了。
“ 妈妈就快回了,我们先把饭煮好,等会儿妈妈回来就只要炒菜。”高玉兰说着淘米去了。
饭煮好后,他们又坐到了屋檐下。已接近中午,在田里忙着的人都回家休息了,远处的马路跟田野都难看到人影。都这个时候了,妈妈应该马上回来了,三个孩子期盼的心情越加强烈,妈妈很快就会到家,他们很快就能见到妈妈了!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这个时段期盼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炽热,每多过一分钟,就离妈妈回家近一分钟。他们时不时地去看放在电视机旁的石英钟,时间的过去表示离他们的期望就更近。就这样,在时间的分秒中,三个孩子满含着期望远望着山湾的拐角。
太阳越来越高,不知不觉已是响午。村里的人家屋顶上先前冒着的浓烟淡了下来,大概午饭都已经吃过了吧。这个时候,三个孩子肚子也有点饿了。
“大姐,妈妈应该快回来了,要不要先把菜炒好热锅里,妈妈回来就不用等,到时端出来就能吃。”
鱼跟肉已经在炉子上煮着,要炒的只有几个小菜。
“不用,小菜炒起来很快的,炒好了热锅里等会儿不好吃。”
高翔不再言语,炉子上煮着的鱼跟肉飘出来的香味忍不住让人嘴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