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快穿]+番外(143)

作者:与归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指挥使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看到溃散的迹象,慌忙大吼:“逃兵,斩!杀无赦!”

朝廷军勉强还能维持传信系统,传讯兵一个接一个吼了出去,将这条讯息扩散到混战的全军当中。

夏翊的人毫无疑问也听到了。

很快有人把这个消息递到了大将军跟前。

夏翊一木仓戳死了一名朝廷军,就听得有人在后方叫他。他拍马退开几步——亲卫们训练有素地补上了空档,确保将军无虞。

“将军,朝廷军有溃兵之相了!却被他们的指挥使喝止!”

夏翊从鼻腔里哼笑了一声:

“传我的命令,降者不杀!对了,左-翼那头立一杆旗,让投降的到旗下集合。”

传讯兵一听眼睛就亮了:

“将军英明!”

“少他奶奶的拍马屁,快传!”

夏翊笑骂了一声,一抖长木仓顶端的血迹,挥着银光湛湛的兵刃就又投入了战场。

夏翊命令一出,好不容易被指挥使威胁吓得不敢逃跑的朝廷军,心中又有了波澜:

做逃兵是死,继续打很可能死,那么投降呢?

“放下武器!降者不杀!到白色旗帜下汇合!”

按照夏翊的安排,一开始只是传信兵,后来,每一个士兵都在大喊着。他们的声音汇成了磅礴的音浪,炸响在每个朝廷军耳边,像是巨浪拍击在他们耳膜,拍击得他们心思浮动。

而且,白旗……

朝廷军向着对方军中白色旗帜的位置望去,发现那杆旗帜,与朝廷军这边中军指挥使他们所在的位置非常远。

往往,若有逃兵向己方军队后方跑去,一下就会被己方军队的将领射杀,以威慑其他想要逃跑的人。

可是现在,他们这些和叛军短兵相接的大头兵,离那些将领远远的,投降的方向更是叛军的方向,朝廷将领根本来不及处置他们。

叛军给出的“投降地点”,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渐渐有朝廷军的大头兵朝着那杆白旗的位置跑去。

叛军意识到他们要投降,叫他们把兵刃丢下(免得是诈降、之后暴起伤人),在他们配合后,才把人赶到白旗杆下。

朝廷军指挥使见状气得一佛出气,二佛升天,他大吼着叫其他士兵杀死这些叛徒,然而响应者寥寥,更多的人选择了投向敌人的怀抱。

这一幕甚至有些荒谬——因为战争才开始没有多久,双方交战的人也就只是军中的一小部分,但溃败已经发生。

这大概就是古代的战争了。

夏翊想。

毕竟叫一个士兵连续用木仓戳刺两刻,他们就会疲惫不堪;而伤亡达到20%就会发生系统性的溃散。

但这场战斗还是——

怎么说呢,优势凸显出来得比他想象的快得多。

这听起来很气人,但事实上就是。

你做了好几个日夜的计划,写了厚厚一叠纸的阵仗演练,为此在好几个夜晚难以安睡并且疯狂地想念爱人。然后——

当最终的大战来临。

你如临大敌地站在这里,抱着一种誓死的信念。

然后你的敌人——

说不堪一击可能是过分了,但他们攻克起来,真的不太难。

夏翊勒住自己的马,远眺着那些朝廷兵丢盔弃甲投降的样子,几乎有些失笑。

但更多的是愉悦。

那种全力挥出一拳却挥空了的恍惚感只有一点点。

他很高兴——不需要他的兵艰难奋战到血迹斑斑,才拿下一场战斗。

全面压制,这是最好的结果了,不是吗?

当朝廷军意识到已经无力回天、开始收拢残部、鸣金收兵的时候,年轻将领终于不再掩饰,在脸上显露出骄傲而明快的笑容。

“弟兄们,我们赢了!”

他坐在马背上,一点点转过身体,冲着所有的士兵高举起他的右臂和拳头。

他眼睛注视着整篇战场,以及每一个——尽他所能可以看到的——士兵。

“吼——”

“我们胜了——”

“将军万岁!——”

凌乱而并不齐整的吼声应和着他,伴随着属于汉子们的豪迈的笑声。

夏翊确信自己听到血管里血液沸腾的声响。

那滋味太过美妙。

他骑在马上,周围是所有用热烈的视线仰望他的士兵们,后方是他打下的江山,而前方是他的目标所向——

只除了一个人不在。那个他最想要把心情分享的人。

但没关系,他们很快就要重逢。

【檀助理,我现在非常、非常、非常地开心!我赢了!我就要去京城见你了!】

檀九章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爱人在万众崇拜当中,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和兴奋的余韵,在一派热烈当中,却悄悄在心里,告诉系统给他发了这么一条讯息。

但他依然能够感觉到爱人澎湃的情绪。

这种情绪也感染着他,让他心口的怦动变得格外愉悦。

【祝贺你,小混蛋。我在京城等着你。】

【另,太子和七皇子他们用来发向津人、寻求帮助的鹞鹰,被我门下善于驯鸟的人设法诱捕截获了。但我不确定他们是否只放了这一只,叫你留在边关的将士们小心。】

夏翊在近乎眩晕的喜悦中终于稍稍冷静了些许。

那种仿佛傲立于世界之巅的快意,太令人上头了——也无怪很多起义将领,走到最后沉迷胜利和权柄荣耀,变得为所欲为。

好在他有他的檀助理。

那是他的压舱石。

【放心,我定期和边关联系,而且绝大多数黑-火-药与成品‘炸子’也都留在嘉安。】

【好,我等你入京,为你接风扫尘。】

一年的尾巴到了。

眼见农历十一月底,天寒地冻。

某一个傍晚,夏翊和他的兵终于抵达了京城外。

说是“终于”,是因为天气寒冷,行军艰难,倒不是说遇上了多么可怕的抵抗。

——事实上,早在邯郸那场朝廷军的大败之后,朝廷军就几乎没有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了。

所有人都明白了大宿的命运。

带兵的指挥使自己都只是勉强又和夏翊的兵马打了两次遭遇战,接着就在每个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留下几万残兵。

朝廷军哗然。

紧跟着就是彻底消失的士气,还有疯狂的逃兵行为。

——指挥使的遁走不仅仅意味着他对胜利彻底失去了希望,也意味着大宿朝堂的威慑力,崩塌了。

在夏翊最开始起兵的时候,那些城的将领宁可死,也不敢降,不敢跑。

因为觉得投降或跑掉,早晚是要被朝廷收拾的。那时候,他们对朝廷有敬畏。

然而现在,京城最后一道防线、朝廷军最后来得及解围的力量,他们的领兵者,仓皇跑走了。

——他并不担心自己这样令大宿朝廷大失颜面、更将京城直接置于为难的举动会遭到什么惩戒报复。

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大宿,已经无力回天了。

于是当十一月近月末的时候,夏翊带着迤逦上百里的队伍抵达京城外的时候,这座城早已经一片死寂。

檀九章告诉夏翊,大多数高官富商早就逃之夭夭。在邯郸兵败——或者说是溃败更合适——之前,还是遮遮掩掩让家小带着财务偷偷跑,那之后,根本顾不得掩饰,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辆车接着一辆车,不分昼夜地离开这座富丽堂皇、威严气派的城。

百官也再也撑不住了。

上折子“告老还乡”的一片一片的,甚至不等朝廷回复就匆匆跑路。

【留下的呢?还剩多少?都是谁?】

檀九章则回答:

【朝中留下的大臣,不过三分之一了。这里头,有些是誓死保卫宿朝的忠臣——但就我的消息来看,大约只有这三分之一当中的五分之一。剩下的,有些是胆大的投机主义者,准备赌一把向你投诚;有的是家中情况特殊走不得;还有的,是被我的人说动了,觉得你会是个爱民如子的上位者,决定留下来维护秩序、确保京城百姓安全,也想看看你这个未来的皇帝,会怎么做。】

夏翊知道檀九章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

就好比是太子想要联合津人那一桩事情,檀九章没少动作,借着这个机会,叫一些忠诚但不愚忠的能臣,看清这个大宿朝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跟着一步步瓦解了他们对皇帝和皇子们的忠心,然后悄然引导他们将忠诚的对象,由大宿,变为百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