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个小画手+番外(96)

作者:浴火小熊猫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吴嬷嬷一见这个火摺子果然喜欢得很。

当然了,瑶光也给宋李两人、张师姐、老观主都买了礼物。这时她有苏大掌柜和张大娘子陪着,买的东西都打八折。店娘子们个个满面红光,额外送了许多赠品。

瑶光虽然有肥羊属性,但是也很鸡贼。香粉美容膏比起这些都是小物件,大件的东西留在有苏大掌柜陪同的时候再买。

等众人坐上车,瑶光看看腕表,已是四点初刻了,问了车夫桂清堂和紫绛阁哪个更近更顺路,便叫赶车去了紫绛阁。

据薛娘子说,桂清堂、紫绛阁资历都比芸香楼还老,皆是两百年的老店,芸香楼比他们足少了一百年的历史。数年前这三家还是鼎立之态,近年来却已赶不上芸香楼了。这三家之外还有素馨楼和瑞福楼,不过这两家只卖衣料和绣品,类似高级成衣定制店,也提供□□。瑶光刚醒来时,太妃便叫瑞福楼的来王府给定制过衣服。

紫绛阁在彩霞坊东边,店铺极大,街道两边的两座四层小楼由一个骑楼在空中连接,能隐约看得到骑楼玻璃窗格挂着的纱帘之后有许多穿绸缎衣的女子来往。

瑶光站在街边仰望,恍惚间觉着这情景和翡冷翠那座能通往乌菲兹美术馆的老桥有些相似。

当年美迪奇家族的掌权人在老桥之上的通道缓缓穿行,进入宫殿,脚下是嘈杂街市,他们当日心情,是不是也和眼前紫绛阁骑楼窗后的贵妇们心情相似?

有两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店自然有属于它自己的一份气派,瑶光在欧洲许多老城市住过,对于这种老派气度很熟悉也更喜欢些。虽然紫绛阁卖了她的低仿A货,但是人家别的硬件软件并不差,无论是货品种类质量,还是店娘子的服务态度,店铺的装潢陈设,全都能给全五星好评。

薛韩两人带着竹叶逛了一会儿(吴嬷嬷小竹已经没电了,坐在马车里休息),瑶光做主给竹叶买了小姑娘人生中第一瓶面霜,薛娘子又给她买了盒螺子黛,“你最近练字练得好,奖励你的!”

竹叶耳朵根都红透了,努力大方得体地向瑶光薛娘子道谢。

两人又给灵慧祠众人买了些小礼物,瞧见紫绛阁那A货扇子、帐子居然也卖得很不错,一顶帐子竟要十两呢,不过比起扇子更加仿的毫无灵魂,一半画一半绣,其实单看起来也挺好看,但就是怕货比货。

对京城流行趋势和审美情趣有了第一手的了解,天色也不早了,瑶光赶紧催车夫出城。他们回城可还有两三个小时的路呢。

回去的时候,哪怕古代马车抗震系统近乎于零,屁股肩膀无处不是酸痛的,五个人在两辆车里还是睡得昏天黑地。

到了梨溪山下,天光已暗,天边只剩下一道很快就要融汇进蓝紫色夜空的红霞。

车夫们在山下的村子“李曹村”村口的车马店停了一会儿,这里还有卖汤面、包子的,大家下车活动片刻,吃了些包子和热汤,才继续上山。

终于回到灵慧祠时已是满天星斗,瑶光看看表,都八点一刻了。

这天晚上,她睡在床上,总是感觉自己还在马车里晃悠晃悠,耳边哒哒哒马蹄声响个不停。

第60章 贫穷使我充满创意

翌日一早瑶光屁股还是酸疼的。她暗暗思考下次进京城时能不能骑马去。四五十里路骑马要比乘马车至少快一倍。或者怎么给马车提高减震性能。天呀我为什么不是工科生?!减震靠什么?弹簧么?弹簧倒是不难做可是弹簧要安在哪里呢?

瑶光揉了揉酸痛的屁股洗了把脸就空腹做起瑜伽。

几个拜日式下来她汗流浃背张手舞脚了一会儿想不起来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了。

她心中警铃大作——今天上午学完经书无论如何得赶快把我还能记住的瑜伽姿势和套路都画下来!来了半年,并不能每天练习别说细数起来有上百个的瑜伽姿势了,就连玛丽老师的天鹅臂都快忘了。

这里一没瑜伽课,二没互联网能看视频,瑶光担心自己的记忆也会渐渐淡忘——如果不能天天练习的话。

除了瑜伽动作和美丽天鹅,其他的现代知识我是不是也会渐渐忘记呢?不行。我得把能想到的都记录下来哪怕不很详细,先搞个我自己能看得懂的线索。别到了用得上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想抓起手机搜索才想起来这里没智能手机也没搜索引擎。

她默默想着,给自己脑海中的to do list又加上一项任务。

入夏之后瑶光将退思居卧室里铺的地毡、地毯都换成了苇席和草席,进入内室时把鞋子脱掉可以席地坐卧。草席和苇席有天然的淡淡草香在炎热的夏季踩在脚下干爽舒适直接当瑜伽垫用超级防滑,感觉下犬式可以保持一辈子那么久。

薛娘子和宋李等人虽没见过她在草席上练瑜伽但看见她这么装饰都觉得有魏晋遗风,也都将自己的卧室一样铺上了席子。宋李两人还买的是用不同色泽的白苇草织出花纹的,看起来更精致些。

瑶光又胡乱做了几个动作躺在地上摆起她最喜欢的瑜伽姿势——大摊尸式。

每次完成一次练习,在席子上摊大饼的时候瑶光内心既平静,又专注。她喜欢在这时想想接下来这一天要做的事情都有哪些,梳理完毕后,做什么都有种“我已经准备好了”的自信感。

又摊了会儿饼,瑶光听见竹叶轻声在卧室窗外叫她:“娘子?”

她应了一声,竹叶提着两只水壶推门进来,放在帷帐后面的盆架边。

两只水壶都是铜质的,一只装的是从退思居活泉那里汲来的泉水,另一只外壳包了一层藤编的壳子,叫茶巢窠,里面注入烧滚的水后,藤编壳子可以防烫,也有些保温作用。

瑶光在竹叶离去后盯着茶巢窠看了一会儿,将冷热水在铜盆中混好,用布巾擦了个澡。

唉。什么时候能过上随时有热水淋浴的生活啊!

梳洗完毕,已经是早上六点整了。

瑶光和薛娘子汇合,一起去老郡主院子。

她们昨夜回来时老郡主已经睡了。

老郡主正在廊下打一套五禽戏之类的养生拳,打打停停,迟疑片刻,再挥手转身,再想一想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和瑶光练瑜伽完全是一个范儿。瑶光暗叹,她们俩有师徒缘分,还真是冥冥中注定。

老郡主又胡乱打了一会儿拳,正儿八经地双臂抱圆,气归丹田,闭目凝神十秒钟,收功。

她接过张师姐捧着的布巾擦汗,问瑶光,“你婆婆可好?京城更热闹些吧?听说太后千秋来了不少艺人?”

瑶光一一答了,再献上太妃准备的四色礼物和一匣子燕盏,一盒西洋参。

老郡主微笑着看了叫侍女收起来,“跟你婆婆说‘费心’了。”她由张师姐和李静微服侍着梳洗更衣,瑶光、薛娘子和宋静守负责摆饭。

吃了早饭,瑶光才将昨天在京城给各人买的礼物取出来,众人俱是欢喜,一堂和乐融融。

大家坐在一处陪老郡主闲话,因她问起京城都来什么杂耍艺人,瑶光只好讲了讲在城门口见到的那耍猴的一家。

老郡主听到小猴子穿着袍带金冠拿金瓜锤对打,比宋李两人还要向往,对张师姐说:“整日听戏看舞,来来去去不过那几出,早厌烦了。你今儿去太清宫的时候找你周师叔说说,今年中元节咱们也请些耍猴戏变戏法的来吧。”

张师姐想,太清宫从来都是请乐伎舞伎来,唱戏的都得摆在山下不得入“太上清宫”的石牌楼的,还猴戏呢?那也太不庄重了些。

但她深知自己师父性子,当下只垂眸道:“是。”这事只管跟周师叔提一句,办不办的成师父都不会怪她。最多只会私底下说周师叔食古不化、老古董、没情趣呗。

又说了会儿闲话,众人便散了。瑶光和薛娘子一起上自习学经、练书法;张师姐自去太清宫修书;老郡主叫宋李两人陪着玩——她是很喜欢小孩子的,常说和年轻人多在一起能返老还童。最近见多了小竹,老郡主觉得这孩子虽不十分机灵但性情惇厚,又生得玉雪可爱,跟着瑶光又学了些稀奇古怪的主意和言语,甚是有趣,便叫小竹也一道留下,让侍女拿出了一副升官图四个人掷骰子玩。

薛韩两人到了前殿,先给安慈太后灵位上香祝祷一番,再去了一旁的书房开始自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