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谢冬是何时埋下的。
这些机关,足以让各帮灭亡。
扎在心窝子上的刀。
所以,沐韶光手里一直掌握着东山城的致命弱点,各帮派的致命弱点。
果然,这人也是防备着这六个帮派的,还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若是各帮派有任何不利于天南星的举措,这人都能立刻下手除去威胁。
那人从不做没有把握之事,也不会毫无防备的信任谁。典峰从未怀疑过这些,也不怨那人带人不真诚。东山城的任何人,都会与那人有同样的选择。
东山城是虎狼之窝,并非风平浪静。
只是,这人如今将这完整的图纸送来,当真出人意料。
看起来,东山城与天南星会绝对分离,切断一切联系,那人会说到做到。
所以,那人是不会再回来了吗?
不会再回来了......
也是,东山城从来都不是那人最后的归宿。典峰早已明白这一点。
他将碗底剩下的一口酒饮尽,丢到地上。
无论如何,我当你是朋友。
一路珍重,后会有期。
.......
第二日一早,沐韶光在天还未亮之时,就动身了。
东山城门口
天南星来了不少人送行,聚义帮帮众也悉数聚集于此。
沐韶光看不穿吴应此时的表情,只道:“该说的我也说过了,你,好自为之。”
吴应恭恭敬敬应答:“谨遵帮主教诲。”
沐韶光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东山城的城门,翻修过的门匾上,几个金色的大字,在缓缓升起的太阳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也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回到这里?
“走吧。”
一声令下,一行人乘着马车,往北边而去。
背后传来齐刷刷的声响,沉重有力,“恭送帮主!”
别时行切切,原是不归人。
......
陈国南部边境某处小城镇
景明正坐在院子里,翻着书页看,边上的玉笙悄悄地为他摇着扇子。
门突然被推开,钟浩然走了进来。
景明彬彬有礼地问候:“钟伯伯。”
钟浩然今日笑的甚是开怀,对景明道:“你看看,这是谁来了?”
景明这才注意到钟浩然身后的人,一别十年,这人依旧是这模样,仿佛时间在他身上静止了一样。
“沐哥哥!”
景明很高兴地冲过去,很想似小时候那般抱住那人的手臂,但如今自己长这么高了,在这么做怕是有些不合适了。
沐韶光看到景明也是很高兴,拍拍少年的肩膀,“你长大了啊。”
上一次见面,景明还只有自己的腰那么高。如今,已是翩翩少年郎了。
虽然许久未见,但两人的感情还是如从前一般深厚。时间留下的隔阂,在相见的那一刻,就烟消云散了。
这一页史书,终究是要被翻开,写下新的篇章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作者有话要说:喜欢的小可爱们可以攒攒再看嘛,文没养肥一章一章追的痛苦我也懂的 ~-~
第37章 卫国
夏王沉迷于酒色,久不问政事,一应大事均由夏皇后代管。朝中大臣不满许久,最后夏国最大的权臣,夏国丞相伙同大将军楚然发动政变,攻入皇宫。
“嘭!嘭!嘭!”
攻撞城门的声音响了许久,再也承受不住的门轰然倒塌。
巡防营的士兵提抢与攻进来的叛军交战,终因寡不敌众,力竭战死。
“誓死保卫皇宫!”
“诛杀乱成贼子。”
“......”
他们眼中的乱臣贼子,带着一干军队包围了宫城的丞相感叹:“不愧是巡防营,大国梁柱之一。明知是条绝路,还要继续送死。”
楚然笑道:“可惜,他们却是给那样一个无能荒淫的狗皇帝卖命,当真可惜了。”
“可惜了。”
“愚忠之人,太蠢了。”
丞相指挥自己的人,“包围中正殿,那个狗皇帝在里面。”
“是!”
丞相一把推开大门,看到的却是吊死在房梁上的夏王。他神色扭曲,脸色苍白,身体僵硬。
楚然踢了踢尸体,道:“昏君,这么死还便宜你了。”
丞相制止住他,“好歹他生前也给你高官厚禄重权,未亏待过你,不必折辱死者。”
楚然冷笑一声,“你自己明明也是忘恩负义,背主叛国篡权之人,别在这里假惺惺装大义!”
丞相怒斥:“你放肆!”
“哼!”
士兵跑过来道:“”丞相,将军,找到夏皇后了,就在寻芳殿。”
丞相道:“那个小太子呢?”
“都被困死在里面了,绝对逃不出来。”
丞相对楚然道:“将军,我俩不必再吵了。去把剩下的威胁都除了,你我才能安稳。斩草除根!”
“就依你所言。”
......
“孩子,顺着密道下去,景明在那里。你既然有本事来到这里,就一定有本事把弟弟带出去的,对吗?”
“这是一份藏宝图,是我筹谋许久留下的,你拿着去找到这些东西,光复夏国。”
“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我也只能依靠你了。”
“我要留在这里,我必须死在这里。”
沐韶光恍恍惚惚,已经不太听得清那人说了什么,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她将剑架在脖子上,血丝顺着剑缓缓流下,纤弱的身躯倒地不起,永远失去了声息。
血。
那个人的血,缓缓溢出,沾染湿衣服,染出刺眼的红。
叛军围在寻芳殿外,正在破门。
沐韶光摸着那人渐渐变凉的脸,恍恍惚惚站起,走到殿内,推开机关,走进地道。机关徐徐关上,最后一丝光亮也消失了。
好黑。空气令人窒息,浓重的灰尘味扑入鼻腔。
好安静,除了走路的脚步声,什么也没有听到。
外面现在怎么样了?
什么时候该出去?
未来,会走向何方?
没有指引,没有答案,只有令人窒息的绝望和迷茫。
......
卫国自篡夏立国,已有十年,民生困顿,官僚横行,在与周国的对抗中处于颓势。
卫王心中有三患,一患北敌周国之强大,二患民间土地兼并之势严重,三患北境晋南王、西境将军楚然有反意。
北境的周国日益强大,还不断往外扩张,卫王心中担忧。
民间土地之问题也日益严重,百姓困顿。
守卫西境的镇西将军楚然在卫王篡夏之时给予帮助,所以如今的卫王处处受其掣肘;晋南王在卫王逼宫谋权之时,选择投降,卫王为了安抚他,封其为异姓亲王,统帅北境大军,守备北疆。如今这两人,都是卫王的心头之患。
各种忧患叠加在一起,困扰了卫王许多年,直到他遇到了一个人。
那人本是一介布衣,名叫沈非,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变法十则。文中谈及变法之要,变法之道,并细述了变法的十条举措。从官制、吏治、军制、田制、税制等方面言说变法的内容。
卫王碰巧读到了这篇文章,恍然觉得自己看到了希望,便去拜访了写这文章的人。两人交谈了一天一夜,卫王欣赏其才华,破格任用其为卫国丞相。
在卫王的支持下,沈非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在其变法十则上,首一条,就是提出了文官考试选拔制度。卫王与沈非花了整整半年完成了这首次文官考试,从各地选拔出有才能之士,任用为官。
参加考试的人,不限身份。
于是举国上下有才之士都在积极参与。
甚至还有从他国逃亡过来的人,也参加了考试。
许多曾经名动天下的人物,尽归于卫王彀中,卫王喜不自胜。
年轻的一辈里,选拔出的人名声最盛者,当属文少吟和周瑾钰。
作者有话要说:后面沐韶光会顶着周瑾钰的马甲上线,预想中周瑾钰和沐韶光性格是不一样的,沐韶光是有点死气沉沉的,周瑾钰是桀骜张扬的,就是......类似于换了个马甲,就有重获新生的感觉。
第38章 上任
卫国皇宫
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一派新气象。
卫王召集了文官考试选出来的大大小小的京官过来训话,提点提点,敲打敲打。同时他也是对着朝堂上的各方势力表明,这场改革,已经开始了。
第一步已经迈出去,剩下路的也都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