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嫁给克妻皇帝+番外(48)

作者:山间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数月前,杜景入蒙古依附哈尔楚克,便不时游说其背弃与慕容檀之盟约,趁其远征时偷袭北平,皆遭严词拒绝。一月前,阿岱与哈尔楚克彻底决裂,率部脱离王庭,自立门户。因其无粮草过冬,遂听杜景谗言,突袭北平,欲大肆劫掠一番。

宋之拂得知,惊愕不已,想不到杜氏一门被迫入蒙古,仍时刻窥视着北平,不肯罢休。如今情势危急,由不得她细想,只得亲笔书信一封,痛陈利害,由祝鸿派人送蒙古王庭,请哈尔楚克施援。

祝鸿犹疑:“都道鞑子无信义,王妃此信不知能否请来外援。”

宋之拂满面肃然,咬牙坚定道:“此刻王爷也身在两难境地,咱们在此,能自保便是帮了他。今日这信送出,不论是否能求来援军,只管赶紧储备城中物资,紧闭城门。敢问将军,若无援军,可抵挡多久?”

她写此信,不过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罢了,为今之计,她不愿拖累慕容檀,只有在他来援前,力保北平。

祝鸿道:“我军粮草充裕,北平城防坚固,可守一月有余。”

“甚好。一月足矣,我相信王爷,定会救咱们。”

祝鸿望她身为女子,亦无惧色,顿时镇定沉着起来,即刻出令全军戒备,紧闭城门,严防死守,只待前线指令。

生死存亡,只在此一搏。

……

燕军前线,慕容檀手执北平来信,惊怒焦急齐齐涌上心头。

眼前的张隆与常怀元残兵,不出两月便可拿下,从此慕容允绪再难调兵,山东通往金陵之路扫平,燕军可长驱直入,只待跨过长江天险,与三万御林军对阵。

胜利唾手可得,北平却忽然危急。

他待如何?自是先放下眼前,掉头回援。谁让城中还有替他怀了身孕的小娇妻?

可刘善等将却不以为然。

“鞑子言而无信,趁机偷袭,可咱们这儿正是最后关头,若撂挑子转身,给了那姓张的喘息机会,先前的力气岂非都白费了?”

“依我看,横竖北平有祝鸿那小子在,若王爷放心不下王妃,不如派人快马加鞭,悄悄送王妃南来,入雄县安置。如此,祝鸿可放开手脚打,不见得挡不住那三万人。”

……

一时众说纷纭,赵广源亦赞同此举:“王爷,大局为重。此计可保前线,亦可保王妃,不如听之。”

岂料慕容檀面冷如霜,越来越沉,终是忍不住,一拍桌案,将这些提议统统否决:“不用说了,我亲自领三万精兵回援,即刻便出发,务必在十日内回北平。其余人听赵先生令,留守此处。”

说罢,他起身整了整铠甲便欲连夜出发。

赵广源仍要劝:“王爷,大局为重——”

慕容檀却在帐外停下,迎着黑暗,抬手制止他接下来的话,转身一字一句道:“先生勿再多言,吾妻有难,自当亲去。更何况,她已有孕三月有余,本该在我羽翼下安稳度日,如何能受战乱之苦?”

众人遂静。

王妃有孕,天大的喜事,可惜逢此关头,再无人敢庆。

第43章 前线驰援

蒙古王庭,汗王哈尔楚克得燕王妃信后,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将汗妃杜海月唤来,将信掷她足边,厉声质问:“这便是你兄长干的好事!我好心收留,分他牛马人口,他却不知满足,插手族内事务,挑唆生事!你们兄妹两个,安的什么心?”

杜海月拾信细读,顿时面色青白,强辩道:“他是我嫡亲兄长,你本就该收留!燕贼镇压蒙古多年,你们一味软弱有何用?兄长不过替你们出口气罢了,何错之有?”她过去隐约知晓杜景报仇的意图,却不知他到底如何打算,今日事发,方知事态已至此境地。

哈尔楚克气煞,指着她道:“他哪里是为我?不过为泄私愤!真当我不知你们杜氏的龌龊事吗?我既答应慕容檀,互不侵犯,自该言而有信!”说罢,当即要唤各部首领入内,共同点兵,追击阿岱。

杜海月出嫁至此,始终未改闺中脾性,闻言气血上涌,口不择言道:“什么言而有信?我看,你分明是记挂着那郑氏!你道我杜氏龌龊,你比我又好到哪里?堂堂汗王,还不是只能深夜暗睹一幅破画像,满足你龌龊的心思?”

她自来骄纵惯了,尤其近来在蒙古,哈尔楚克尚因她是大齐侯门贵女而敬她,倒让她刚在燕王府得的教训,都统统抛诸脑后。

殊不知,寻常事哈尔楚克可纵她,如此直接的羞辱,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他气得满面通红,待她一阵抢白后,才一掌劈向桌案,生生削下一角来,厉声威胁道:“你这疯妇,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不客气!”

他的确思慕燕王妃不错,也的确命人悄悄画了她的画像睹物思人。然此乃他强压心底的隐秘之事,断不能被揭露,杜海月如此不知分寸,实在该给些教训。

可她犹不自知,嘴硬道:“怎么,被我言中,恼羞成怒了?我兄长此去岂不正好?破了北平,将那郑氏掳来,供大伙儿乐一乐。你们这些鞑子,怕是没见过比她更柔弱的中原女子吧——”

啪——

哈尔楚克再难容忍,一巴掌将她打得歪倒,狼狈不堪。

“你也是个中原女子,怎一点温良柔顺的品性也无?竟说出这等不知廉耻的话!”他令帐外侍女入内将她架起,威胁道,“我从前敬你是燕王表妹,给你留些面子,若再如此,这汗妃之位,便交给他人吧。”

说罢,不顾她惊愕恐惧的目光,大步离去。

……

阿岱的人马自蒙古草原一路挺进,不日便兵临北平城下。而另两边,慕容檀与哈尔楚克则各领援兵奔赴北平。

阿岱显然知晓北平城中兵马不多,一上来便集中兵力,自南门猛攻。

幸而北平多年驻防,城墙坚固,祝鸿只命人紧闭城门,保存实力,自城楼上投掷石块,不教蒙古人登楼,将其挡在城外。

如此数日,阿岱猛攻多次皆未下,渐渐不再强攻,而改围城。

偌大的北平城,被蒙古人围得水泄不通,城中妇孺等皆不得进出,城中储粮仅得供月余,眼看半月已过,援兵未至,围城之中更无法与外界通信,一时人人自危,气氛异常凝重。

守城将士虽士气不减,城中百姓却难免恐慌,连仍留北平的朝鲜二质,都悄然扮作寻常百姓,从驿馆出逃。祝鸿将其擒获时,二人正躲在城墙根儿,默默等着城破奔逃。

众将士冷眼望着这二小国王族如此狼狈,只管将其押送王府,交由王妃亲自处置。

李芳姬原只待远在故国的世子妃入北平换她,却不料遭战乱,此刻正愤懑不已,被押至宋之拂跟前时,挣扎扭动道:“放我离开!燕王早说过要将我送离,我不过早两日罢了,如何你们大齐人这般不讲信用?”她目光划过宋之拂微凸的小腹,“眼下情形,燕王前线吃紧,正是关键时刻,断不会回援,你我都危在旦夕。一旦蒙古鞑子打进城,王妃尚有近二万兵马相护,我兄妹却必死无疑。王妃让我等离去,便当是为未出世的孩子积德行善吧!”

祝鸿顿时怒喝:“胡言乱语!王爷子嗣自有上天庇佑,尔等鼠辈行径,人人唾骂,身为一国世子与公主,竟没一点气节可言,怪道教我家王爷如此轻易便拿下!”

李芳灏面露羞色,正欲张口辩驳,却听宋之拂悠然镇定道:“不论前线战事如何,我自相信王爷,绝不会置北平安危于不顾。”她说话时,温柔而坚定,丝毫不见慌乱与怀疑,令周遭原本忧虑不已的众人也不觉平静下来。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厉声道:“你二人过去口口声声为故国,如今北平有难便想着逃离,难道不怕日后王爷震怒,再令你故国遭难?”

二人顿时嗫嚅着说不出话。

实则大难当头,此二人皆只存了保全自己的心思罢了,哪还顾得上故国?

宋之拂遂命将二人带至王府燕居之殿,好生看住,再命祝鸿仔细沿城墙搜寻,否则,难免有人偷偷破坏城墙,伺机逃走。

待人一散,孙嬷嬷便将安胎汤药奉上,忧心忡忡望着她一饮而尽,方道:“姑娘,可千万得保重自己,咱们的日子,还长……”

她说着,竟是掉了两滴泪。

日子长不长,实则谁也不知,只能如此安慰自己,总有得救的一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