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嫁给克妻皇帝+番外(47)

作者:山间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柳儿道:“不如请大夫来瞧瞧吧,眼下王爷不在,姑娘不必怕王爷知晓。”

她遂点头,回府便请了先前慕容檀替她寻的大夫入府看诊。

大夫诊脉时未发一言,先是细细查了她的面色,又问了些琐碎之事,最后问:“王妃近日月信可准?”

宋之拂一愣,细细回想,这才发现九月月信已迟十日有余,至今未至。

大夫抚须笑道:“这便是了,王妃喜脉,已有身孕一月有余。寻常女子有孕,近三月时才有如此症状,因王妃原便有体虚之症,这才会有此等症状,好生调养便可。”

此话一出,屋内数人皆愣住,随即便欣喜若狂。

尤其孙嬷嬷,百感交集,握着宋之拂的手,满眼是泪道:“姑娘,我的心肝哟,可算是盼来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哟!”

宋之拂亦是欣喜不已,恍坠梦中,冲孙嬷嬷笑道:“嬷嬷,我——我可算是盼来了……”

她过去盼着这喜讯盼了近一年,却屡屡失望,直至近日查出根源,方稍松了口气,可想起前世三年未孕,仍是十分不安,直至今日,心中大石才放下。

柳儿已照孙嬷嬷的吩咐,赶紧引大夫至外间,一面开安胎的方子,一面交代如何照料。

宋之拂一手抚着平坦而毫无动静的小腹,只觉十分奇异。她这腹中,此刻正孕育着融了他二人骨血的小生命,再过大半年,便要出世。

只可惜,她未有机会当面同他说。他与她一样,也盼了那样久。

孙嬷嬷此刻越发将她当一块宝贝疙瘩似的,小心翼翼扶着,一面抚着她鬓边,一面柔声道:“我的姑娘,如今终是熬出头了。先时我只当王爷非良配,甚是担忧。日子久了,王爷待你的好我皆看在眼里,是个可托付之人。今日你有孕,来日只盼能生个儿子,替王爷传宗接代,身为女子这辈子,便圆满了。”

宋之拂倚在她胳膊边,好容易平复心绪,遂令柳儿铺纸研墨,欲亲书信与他。

可提笔许久,心仍恍惚,一时竟不知要如何写。

思忖许久,自晌午至傍晚,费了十数张纸,方写下寥寥数字,封入心中,交由仆役快马加鞭送出。

数十里外,燕军营地。

赶路一日,慕容檀听了派出各方的先锋探子汇报过各方情况,与众将详细部署后,方草草用饭。正欲熟悉就寝,忽有急报自王府送至帐边。

他心中一紧,才离家一日,会有何事?

拆信一观,只数字,却令他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抑制不住,于帐中大笑出声——

“有孕月余,静待君归。”

第42章 蒙古突袭

四下皆惊,不知慕容檀为何突然大笑,只听说有王府来信,便猜是王妃的事。众人不由暗叹,王爷果然一心都在王妃身上,喜怒全因她。

慕容檀第二日面对一众好奇异样的目光,却并未多言。他连夜便写了回信,熄灯躺下后,又兴奋得辗转反复,难以入眠,迷糊间想起少时随先帝在乡间时,曾听人言,才怀上的孩子是块宝,胎没坐稳前害羞得很,听不得太多吉祥话,更要小心呵护,不宜大肆宣扬。

他遂于梦中一个激灵惊坐起,暗下决心,这一两个月不向任何人透露消息。

只可怜他,明明要溢上眉梢的喜悦,硬生生被他压在心底,不敢袒露分毫。

众人只见燕王每日绷着脸,对旁人全无好脸色,只是一人独处时,却常常抑制不住嘴角上扬,待一有人靠近,又迅速恢复,着实匪夷所思。

幸好,慕容檀虽怀着心事,到底在军中仍是果决而有魄力。

两军对垒,慕容檀派先头部队进发,将常怀元旗下一猛将陆琪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败涂地。幸陆琪曾是燕王旧将,原本便心意动摇,一见颓势,便在赵广源的暗中策动下,直接倒戈燕军。

他在慕容檀授意下,派人至常怀元驻地假传消息,言燕军已将河间兵已尽败退,余鄚州与雄县两地也岌岌可危,当速合两路军共击燕贼。

常怀元不疑有他,当即采纳,令鄚州与雄县二路合并,于第三日清晨便发起攻击。

岂料此举正中慕容檀下怀,陆琪手下两万兵力已暗中倒戈,而常怀元还余十三万兵力,人数上自与燕军旗鼓相当。然燕军早已暗中对这一路兵形成合围之势,只待其挺进,最后瓮中捉鳖。

常怀元军原便是两省之军临时借调,匆匆出征,自与常年驻扎北方,日日操练的燕军无法比拟。是故一陷重围,立刻自乱阵脚,四处逃窜。

双方厮杀一日之久,不少常军战败投降,更有许多临阵脱逃的,余下三五万残部,随常怀元狼狈败走,入真定城死守。

燕军趁胜追击,将真定城围得水泄不通,却并不急于进攻,只日日派人于城外往城内投燕王之亲笔信,劝其“归降,则厚待之”。

常怀元拒不降燕,只日日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如此下去,只消月余,城中弹尽粮绝,便可不攻自破。

消息传至金陵皇宫,慕容允绪大惊失色,无论如何也料不到,哪怕是自己亲派出的将领中,竟也有临时倒戈者,难道燕王之声势,在军中真的如此之高?

他心生怯懦,却被逼不得不苦心应对。

十五万大军一击即溃,只得再从旁调兵,令派新帅前去援救。

众臣争论不休,不少皆认为常怀元年迈力衰,不复当年之勇,当另择年轻力壮之猛将出战。然金陵朝堂自上而下反复择选,竟再无一正值壮年,能带兵出征的将才!

慕容允绪悲从中来,颓然之下,只得孤注一掷,封原英国公张敬松之长子张隆为主帅,领山东八万人疾驰救援。

张隆年届三十五,虽身在将门世家,却是头一遭为主帅,一面为皇帝临危授命而感恩戴德,一面又耐不住的跃跃欲试大展身手。

且说他自金陵出,于山东汇集大军,一路又收编常怀元军中溃逃流散者,原本八万雄狮,渐涨为十余万众。然逃兵气势已败,日日萎靡,不但拖慢了行军,更令其他将士们士气大减。更可叹朝廷粮饷吃紧,先时拨发常怀元的,早已散入燕军囊中,如今收编的残部,更多了数万张吃粮的嘴,是以真定未至,败相已现。

张隆犹不自知,一路疾行,将队伍拖得筋疲力竭之时,终于赶到距真定城三十里处,欲排兵布阵,与燕军一战。

时十月末,北方风霜已出,苦寒将至,原不宜大战。山东军中有将劝张隆暂缓出兵,令众人得喘息,修养精神,再行出战,却遭隆大斥,言其“尚未出师,先生退意”,更连降其三级,旁人遂不敢再言。

而慕容檀处,自围真定已有大半月,早已养足精神,正摩拳擦掌之时,探子将敌方动向来报,自然各个大喜。

双方于真定城外大战数日,张隆节节败退,眼看颓势已定,赶紧自后方,分出三万人,转攻刚刚被燕军攻下不久,根基未稳的大同府。

此举围魏救赵之法,原对燕军并无威胁,可正当此时,北平城却忽生风波。

……

数百里外,北平王府中,尚是一片宁静。

宋之拂怀着三月余的身孕,日日不敢松懈的看前线战报。

如今天气渐凉,她小腹微凸起,渐渐显怀,正该是仔细进补的时候,孙嬷嬷劝她勿过忧心,只管安心养胎,燕王有上天庇佑,自会无事。

宋之拂心知他会得胜,却不知为何,总隐有不好的预感。

如此又过半月,初入十一月时,果然有紧急军情传来。

北方蒙古竟有一队近三万人的骑兵,日夜兼程,悄然直扑北平而来!

消息一出,四下皆惊。

蒙古骑兵个个如狼似虎,以一当二,为安后方,慕容檀早便与新汗哈尔楚克定下盟约,不但扶他上位,更曾于入秋前赠粮食财物,助其度寒冬,他们此时衣食不缺,又为何偷袭?

北平城中,燕军十之八九皆在前线,守城之二万人,悉听守将祝鸿令。此人虽骁勇,却到底敌多我寡,更何况,蒙古骑兵自来其射俱佳,远胜燕人,寻常时,尚可拼死一搏,胜负未定,如今城中妇孺无数,更有怀着身孕的燕王妃,这教祝鸿如临大敌,一面派探子出城暗查蒙古情况,随时应战,一面派人往前线军中送信,待燕王决策。

不出几日,蒙古有消息传来,原来此三万人并非出自哈尔楚克所领之部,而是早先便与他有嫌隙的王叔阿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