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超级学霸(16)

“我们化学系的老师哪个手里没有点研究项目做?完成研究项目后,多多少少都能拿到些钱,国家在去年末的时候还发布了一个从一九七八到一九八五的科技攻关规划,我们化工系争取到了好几个国家级的大项目,一点都不缺科研经费。”

“可你看看数学系,一个项目都没有,更别提科研经费了!要不是有工资给撑着,陈润之老头自个儿的日子都过不下去!”

许老先生心血来潮,突然道:“小苏,要不你干脆同学校打个申请,调来我们化学系念书得了。虽然化学和数学一样,都是理论研究学科,但化学与数学还是有区别的,搞数学研究的人得有一颗守得住清贫的心,但搞化学研究的人不用,搞化学研究是能赚大钱的!”

苏娇杨瞅了瞅许老先生那凸起来的肚子,又想了想在国防科大校门口遇到陈润之老先生时,陈润之老先生那瘦干巴的形象,突然觉得许老先生说的有道理。

就在苏娇杨略微有些动摇的时候,智障系统突然发出了一阵尖利的警告音。

“警告!警告!数学是上帝的语言,是解决所有学科疑难问题的关键!唯有学好数学,才能到窥探世界的本质!宿主切不可动摇,否则将受到电一电惩罚!”

苏娇杨脸上的笑容一僵,想到当初被智障系统在怒江边‘电一电’的滋味,生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立场瞬间坚定无比,她正色同许老先生说,“许教授,我是喜欢数学的。”

许老先生懂了,他心中虽然惋惜,但也没有再坚持,而是问苏娇杨,“那你明天有空吗?到化学系来一趟吧,把任务分配分配,你也好给自己找个事情做。”

“北河省的高考试卷可不简单,你能考出数理化满分的成绩来,证明你高中的基础是没有问题的,这半年的课你上不上都无所谓,不如就待在我们化学系吧!”

“就算你喜欢数学,那多学点东西总归不是坏处,你觉得呢?我们化学系也时时有些数学上的问题需要解决,数学系的老牛鼻子个个都傲气得很,你要是能解决的哈,我们往后就找你!”

苏娇杨答应下来,送走许老先生,稍微修整了一晚,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赶在热水供应时间洗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然后便清清爽爽地出门了。

在食堂吃了个饭,去图书馆转悠了一圈,借阅了几本经典的数学著作,苏娇杨背着书包在国防科大内转悠了一圈,总算在校园边角的一个地方找到了化学系的牌子。

化学系在一个刷着棕红色漆的三层小楼里,隐藏在翠竹青松间,刚刚走近,便觉得燥热的空气清凉了不少。

许老先生已经在门卫室里等着了,见苏娇杨进来,直接把人引到了一间小会议室,指着书桌上形形色色的资料同苏娇杨说,“苏丫头,这是我们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高中化学教材,大体上大同小异,但还是略微有所不同的,桌子最那边有一套国防科大原先用的《大学化学》教材,二者之间的连贯性很差,这些工作就需要你来做了。上班时间,化学系的老师都在办公室,你要是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去找,如果你想看一些化学专业的书,也可以去系里的资料室借阅,我给你打过招呼了,一次能借阅五本,一个月之内还掉就可以。”

苏娇杨看着会议桌上摞了一摞一摞又一摞的书,突然有些头大。

貌似化学系的这个助教不好当啊……

不过她既然答应了许老先生,自然要做的最好。

苏娇杨默默拿起一本书,翻了翻,发现书中的知识自己大部分都学过,智障系统也能准确地给出书中那些她不熟悉、尚未完全掌握的部分后,悄悄松了口气,冲许老先生道:“您把计划安排表给我,我保证完成任务。”

许老先生也松了口气,“待会儿我让人送一份化学系这一学期的授课安排过来,你只需要在相应的课程开设前,把讲义给编好就可以,不急。”

“得慢慢把苏娇杨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出来,再让苏娇杨参加一些化学系的项目,看到化学系的光明‘钱途’,这样才能把人给挖过来!”许老先生如是想到。

作者有话要说:许老:哈哈哈,我的锄头挥起来了,就问数学系慌不慌?

陈老:不慌不慌,我们数学系自有贵人相助。

智障系统:谁在cue我?

……

之前有个毒点,现在已经全部修改掉,谢谢小天使们提醒~

第14章 数学系抓狂

化学系想要编写出一套适用于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着实有些小题大做了。

哪家大学会这么搞?

多数高校都是求同存异,找一本适用范围最广的教材作为标准,通知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到不足点去补就好了,怎么会费力气重新编写一套书?

许老先生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用活儿把苏娇杨给拴在化学系,利用时间来慢慢培养苏娇杨对化学系的感情罢了。

挖人是水磨工夫,心急不得。

苏娇杨拿到化学系的授课课表之后,对照着授课课表给自己规划了一排‘截止日期’,然后便一头扎进各种各样的教材中去了。

对于高中化学,她是有基础的,而且基础还不错。

许老先生给苏娇杨找来的教材虽多,但经过智障系统的鉴定与筛选之后,留下来的那些需要苏娇杨去学的,并没有多少东西。

昨晚临睡觉的时候,苏娇杨就往专注水壶中添满了水,如今干起活来,自然是心无旁骛,专注得很。

在那间狭窄逼仄的会议室里忙活了一天,苏娇杨堪堪将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化学课本看完,提炼了一个讲义编写大纲出来。

苏娇杨计划再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将许老先生提供给她的那一套《大学化学》学完,然后拍板确定最终的讲义大纲,拿给许老先生审核通过之后,便可以动笔编写了。

心中揣着计划去食堂吃了饭,苏娇杨原本打算回宿舍休息一会儿,可是想到自个儿背在书包里的那几本书还没来得及看,她就拐去了图书馆。

若是搁在后世,新入学的学生指不定三五成群地约到哪儿去浪了,但苏娇杨这一批学生不一样,他们都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对知识的渴望也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别看这才开学头一天,来图书馆里学习的人已经相当不少了。

只不过国防科大的图书馆是新建的,里面宽敞得很,苏娇杨在角落里寻摸了一张空桌子,掏出自个儿借的那几本数学书,找到实用度最高的那本开始从头看,吸饱墨水的钢笔在纸上划过,留下一片沙沙的微声。

头低下去再抬起来,三个多小时已经过去,图书馆的老师催促学生返回宿舍,苏娇杨活动了一下脖子,将那本已经刷过大半本的书收进书包里,决定等晚上回去之后再接着看。

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宿舍里或许会吵闹分心,但对于她而言,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而且她也已经了解过了,她住的那个楼没有‘熄灯政策’,晚上想学到几点就学到几点,她准备连夜将这本书刷完。

回宿舍的路上,苏娇杨回味了一遍今天学数学时的状态,和十年前在津大学习时的状态对比了一下,心潮越发澎湃。

专注水壶固然有用,但那效果仅仅局限在让人聚精会神上,并不会对学习知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她学习的速度、对数学知识的领悟程度却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想来是从那本《数学——上帝的密码》中获益了。

回到宿舍,苏娇杨简单地洗漱了一番,然后继续沉迷学习无法自拔。

第二天一大早,她拎着满满一壶水早早地赶到了化学系,等化学系的老师上班时,她已经将那本厚厚的《大学化学》看了将近五分之一。

化学与数学不同,化学学习虽然也涉及到推理,但更多的内容还是在吸纳与汲取。只有将书中的知识都学明白了,这样才能顺手地应用,而数学却是从头到尾都得推导推理。

一连好几天,苏娇杨都奔波在‘宿舍—食堂—化学系’这三点一线上,她自个儿觉得过得挺充实,殊不知当初迎他入学的陈教授却险些气歪鼻子。

这个苏娇杨跑哪儿去了?

系里通知开大会,所有人都到了,就差她一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