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超级学霸(140)

石油系统内的福利待遇好,逢年过节都会给员工发各种福利,有时候是米面粮油,有时候是棉花红薯,当然,每一次都不会缺‘汽油福利票’或‘柴油福利票’,这是石油系统的特色。

想到苏娇杨开车,石油系统的领导就想了个辙——送苏娇杨汽油票。

送苏娇杨米面粮油,苏娇杨回收吗?也就是这种石油工业部自个儿印发的汽油票才会被苏娇杨收下了。

对外人来说,这些汽油福利票很之前,毕竟汽油的价格很高,但苏娇杨知道,对于石油工业部而言,她用的那点儿汽油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用她的理论帮助一口井提产,多生产出来的石油她用三十辈子都用不完,毕竟她只是养了一口车,又不是养了一个车队。

如若苏娇杨不收下这些汽车福利票,反倒是会让石油工业部的领导心里总觉得有亏欠。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要不得的就是亏欠感,甭管谁亏欠了谁,亏欠的那个人总会觉得矮人一头,关系能处自然呢?

除了大忌的亏欠感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要一日比一日好,还需要建议‘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就和两个木块,如果双方都方方正正,那凑一块儿吓唬吓唬人还行,一旦有人动手掰,很容易就给掰散了,若是两个木块变成了卯榫结构,那让人上手来掰着试试?

有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说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说到底,你能让出一些弱点作为把柄送给别人,那别人肯定会对你卸下不少心防,这叫示敌以弱,当然,是真的弱点还是假的弱点,那另当别论。

————————————————

那测试员听了苏娇杨的安利,麻溜地去找了《应用数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从那一堆一堆又一堆的论文中找到了苏娇杨写的那几篇与计算材料学相关的论文。

原先听苏娇杨说‘有看不懂的可以来找我’时,那测试员心里多少是有点不高兴的,他好歹也独立搞了这么多年的材料学研究,怎么可能连一篇讲材料学的论文都看不懂?

计算材料学也是材料学!

心里有多么的不服气,最后遭遇的旋风打脸就有多疼。

翻到苏娇杨写的那几篇论文后,那研究员满怀信心地去看,结果才看了三行,他就实在看不下去了。

一脸恍恍惚惚地抬起头看向窗外,那研究员有些怀疑人生,“这真的是讲材料学的吗?怎么和我之前研究的材料学完全不一样?”

材料学已经算是理科中的理科了,对数学功底要求极高,计算材料学还在材料学的基础上加了‘计算’两字,能简单么?

能登顶数学界顶刊的论文,可能简单么?

如果简单的话,苏娇杨也不会发表在《应用数学》上了。

计算材料学是苏娇杨当初研究超级列车铁轨材料的时候搞出来的,如今用到了高能电池上,苏娇杨没感觉到丁点儿生疏,貌似还因为数学能力与工程学能力的提升,她对计算材料学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一定有三更,已经回到学校了,不够三更我渣浪歪脖直播吃键盘!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PY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月饼饼饼饼~ 100瓶;郗幼菱 30瓶;是小白呀 20瓶;依依墟里烟、123、27246164、宝帘 10瓶;秋依、翛然 8瓶;书虫、h19lou、小羊 5瓶;有何不可、大头短发、就是看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2章 买不到就自己搞!

如何让负极材料腔体中的锂金属不再变成导致锂硫电池‘短命’的锂枝晶,这个问题摆在了苏娇杨面前。

这个问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从本质上来讲,这个问题与‘如何防止铁生锈’是一样的,解决方法其实早就有现成的思路了:第一种方法是在材料表面加一层‘保护膜’,常见的方法有刷漆、电镀等,第二种方法则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改变材料的性质,如不锈钢等。

甭管是哪一种办法,应该都可以解决问题,苏娇杨犹豫再三,她选择了第一种方法,即:在负极材料的外包腔体上添加一层可以抑制锂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材料。

“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抑制置换反应?”

“要么是惰性金属材料,要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惰性金属材料的成本太高,暂时不作考虑,那无机非金属材料又该选那些?”

苏娇杨提笔在纸上不断地推导,脑海中浮现出了数十种材料的参数,最后又被她给一一划掉,最终留下来的材料只剩下一种——石墨。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石墨,而是石墨的一种改性材料,如果要准确命的话,应该叫碳材料。

经过繁复的计算,苏娇杨最终将这种碳材料的参数约束计算了出来,看着得到的结果,她犯了难。

这种材料的设计图倒是有了,但高能电池研究所的实验条件根本制不出这种材料来。

国内唯一有这种实验条件的,只有材料学的顶尖学府——江大。

江大乃是江浙省的最高学府,科研学术能力十分厉害,尤其是理学方面,而苏娇杨之前研究的领域一直都是工学,所以才没有去江大挖人……苏娇杨想,她同江大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去江大借实验室做个实验,应该没问题吧!

事实证明,苏娇杨还是低估了自己臭名远扬的程度。

寒冬腊月里,她给家里打了通电话,让苏白杨开车去超级列车站接葛君,自个儿则是顶着南方的雨夹雪跑去江大,刚到江大门口就被门卫给拦了下来。

门卫盯着贴在墙上的报纸看了一会儿,试探着问,“您是国防科大那个重点实验室的苏主任吧!”

苏娇杨没想到自己的名气传得这么快,她点点头,“是我,我想找你们材料系的方主任借一下实验室,是不是得在你这儿登记一下?”

那门卫习惯性地想点头说‘可以’,但是想到校领导在职工大会上三令五申强调过的东西,又连忙摇头,“不行不行,别人来了只要登记一下就能进,您来了之后,我得给我们领导打个电话,让他亲自过来迎。”

苏娇杨问,“为啥?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那门卫心里吐槽,“为啥?这还用得着说吗?您要是不全国各地挖人,我们何至于像是惊弓之鸟一样防着您?”

不过这些话肯定是没法儿直接同苏娇杨说的,那门卫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委婉的说法,“我们领导交代过了,您是国内顶尖的科学家,拿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还拿了诺贝尔奖,这样厉害的人来了我们学校,怎么能不迎一迎?您稍等一下,我现在就给我们领导打电话。”

电话拨通,江大的领导正在办公室里处理事情呢!

高等院校同小学、中学不一样,小学中学的寒暑假是切切实实的寒暑假,学生放假不用上课,老师和学校里的领导都不用上班,可高等院校不仅仅承担着教育任务,还承担着科研任务,故而哪怕是到了寒假,学校里的学生已经走了七七八八,每个系、每个部门都依旧有留下来值班的人。

原先苏娇杨满世界挖人的时候,江大的校领导紧张得要命,连着开了好几天的会,将‘防火防盗防苏娇杨’的指令严格执行了下午,门卫室中贴着的那份印有苏娇杨照片的报纸就是江大校领导的手笔。

如临大敌地左等右等,结果苏娇杨没来,江大的校领导们还讨论分析过苏娇杨不来的原因:像江大这种水平的高校,苏娇杨肯定是不会嫌弃的,那门原因只有一个,江大各院系的研究领域与苏娇杨的研究领域没有重合,苏娇杨就算挖了人去,那也没啥用。

这个原因虽然是推测出来的,但相信它的人很多,对江大的校领导来说,这个推测出来的原因简直就是定心丸。

就拿正在值班的这位领导说,他原先还同一个老同事感慨呢,“提防苏娇杨挖人提防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见到苏娇杨,我都快怀疑是不是苏娇杨根本没听过江大的名字了!不过她没听过也好,风平浪静地过了一年又一年。过惯了安静日子的人,谁愿意一天天地瞎折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