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异世种田教书+番外(152)

作者:翘袖折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纪修然想完这些,看向地上的那人,脸色缓了缓,问道:“你可有证据?”

那人已经从坐着的姿势,改成跪坐,低着头回答:“草民没有证据,不过可以帮大人找到证据。”

纪修然点点头,算是认同他的说法,回头吩咐刘强:“你带几个人跟着这人一起,去收集证据,最好查清楚是何人与盐监做这个生意。到时候我们来过一网打尽。”

说完看向地上的人,沉吟了一下,问道:“你可愿跟着本官办事?”

这人眼神清亮,看到他也神情坦荡,人品和智勇都不缺,而且之后的计划,纪修然还缺少一个能够了解制盐的能人,这人便正合适。

此人听了纪修然的话,激动的俯身行礼:“草民根生愿意跟随大人。”

纪修然满意的点点头:“现在你回到盐场,暂时协助刘强等人进行调查,等此事了结之后,本官还有新任务给你。”

根生行礼应是,纪修然示意刘强把人带走。刘强便带着自己手下的人下去,开始排兵布阵,争取用最快的时候,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纪修然回到自己房间,又忙活到半夜,他翻看了一下记忆之书,找到了一个有用的法子。

归根结底,盐政这么艰难,盐利这么巨大,盐价这么高,都是因为产盐量太低。既然产量低,那么他就找一个增加产量的法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记忆之书有记载古法晒盐的讯息,纪修然把这些整理出来,就算现在对于改革盐政,他无能为力,但是找人实验出晒盐的法子,总是可行的。

而且有了晒盐的法子,产盐量上去了,盐场里的煮盐工也可以解脱了。

到时候他还可以再给他们找到新的出路,而且他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就让人传授海水养殖的法子,现在珍馐阁,飘香楼都需要大量的海产,但是按照现在渔民每天的收获,很难支撑。

如果可以发展海水养殖,就算开始只是简单养一些海藻类,也能解决一大部分的原材料。

而且就算产量大,这两家吃不下,还可以制成干货,销往内地,这样的海味,在内地还是很受欢迎的,还可以顺带的传播几个吃法,刺激销售。怎么看都是很划算的买卖。

只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一个处理好盐监这些人,二建造晒盐场,实验晒盐的可行性,三开班授课,教大家海水养殖的事宜。

理清楚要做的事情之后,纪修然就着手做计划,除了要安排人手之外,还要整理材料,这些都要他自己亲自完成,没有人能够帮他。

第二天上值的时候,纪修然便把自己昨天做好的公文拿给于文渊看,这个公文是关于在各个县学开设成人班的,在传授技艺之前,他要先教化自己下辖的百姓。

而且作为一个致力于发展大夏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他一直贯彻一个思想,走到哪里便教到哪里,而且面向的都是那些没钱读书,而错过年龄的成年人,他们是最需要教化的一部分人。

纪修然并没有天真到要在全国推广这样的教育理念,在这个年代,上位者大多推行愚民教育,这样自己的百姓才好控制,因为受了教育便懂了道理,懂了道理便有了思想,有了思想便不可掌控。

作为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的子民太有思想,这样他们便不能好好的掌控他们。

纪修然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并没有想过要做全国去推广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做到最好。

而且他也明白自己的小动作,上面的人都一清二楚,之所以一直没有反应,一个就是他的小动作,不至于动摇国本,再一个便是,上面的人也在考验他,看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另一个就是,有人保他。

纪修然正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行动上才会没有顾忌,这样反而打消了那些窥视者的疑心。

于文渊拿到纪修然给的公文,看过之后,沉吟了一瞬:“大人,此间所述虽为利国利民的好事,只是每个县学里面人手有限,恐难以抽出人手负责此事。”

纪修然当然也知道各个县学的情况,这些问题他早就想到了,拿出自己写好的名单,递给于文渊:“这些是本官从家乡带来的人手,已大致做了分配,他们此时正在门外等候,于大人可以考核一番。”

于文渊接过名单,听到纪修然的话,点头应是:“既然是大人找来的人手,应该是一些有才之人,只不过此事关系重大,按照规定还是要进行一番考核,还请大人见谅。”

纪修然对于这些并不在意,也不认为是为难他,大方的点头:“于大人不用在意本官,一切按照规矩办事便是,要是有人不合格,本官也不会包庇。”

于文渊听到纪修然的这话,也放心了下来,着手安排考核的事宜。

不过纪修然推荐的这些人,都是青山书院出来的成绩优异之人,衙门里的考核,自是难不倒他们,所以这些人全都顺利的通过了考核。

被安排到各个县学里,进行开设成人班的事宜。等成人班的课业结束之后,便开课教授海水养殖等内容。

在开课之前,纪修然先在海边,人迹罕至的地方划出一片滩涂,实验海藻养殖。像海带,紫菜,裙带菜,莼菜等等比较好养的海藻类,他先让自己手下的人,实验出一种真实可行的种植方案。

实验成功之后,正好可以教给成人班的这些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也可以选择其他内容。

纪修然还利用闲暇时间,从记忆之书中整理了一些海洋生物,和一些航海常识。这些内容整理出来之后,他为了切合这个时代,还去查阅了本土人士著作的,关于海洋内容的书籍。

两方印证,把附和这个时空的,常见的生物和常识单独整理出来,自己有闲的时候,还会亲自去找有经验的老渔民聊天,自己没空就让人走访有经验的渔民,各放印证,最后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候整理成册,总结了一本《海经-生物篇》。

其中不仅介绍了海里一些常见的生物,鱼贝虾蟹,还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海星,水母,海绵之类,另还着重介绍了一下颜色亮丽的危险生物,和一些不常见的庞然大物,一些通常碰到都会被当成海怪的生物,大王乌贼,大型章鱼,鲸鱼之类,除了介绍外观,还介绍了食用方法和特殊功效,算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海洋知识总结。

对于这些渔民和在海边生活的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就算是内陆人看了也会对海洋的生物有一个大致了解,而且全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看了都会忍不住对神秘的海洋,心生向往。

只不过纪修然没想过要靠这本书,扬名立万,所以只是当做一个教学工具一样,发个成人班的学生们翻阅,并没有在全国传播。

只不过于文渊拿到这边书之后,惊叹于里面收录的内容的全面和准确,便送了一份去京里,这才让京城里的人听到了消息。

这份便自然而然的落到,现在主事的三王爷的手中。现在皇上身体越来越差,很多事情都交给三王爷负责,三王爷现在虽未被封为太子,也行如太子。

公孙子瞻进门的时候,便看到一直兢兢业业的三王爷也有闲情逸致,没有伏案处理公务,而是在看闲书。

不免的好奇的看了两眼,恰好被三王爷的余光瞥到,收回放在书上的眼神,抬头看过去,难得的看到,严谨负责的年轻尚书脸上露出好奇的表情,兴味的挑了挑眉。

恶作剧的轻轻扬起手中的书,便看到公孙子瞻的眼睛跟着转过去,一时间觉得有趣的眼里含满笑意。

等公孙子瞻反应过来的时候,有些懊恼的瞪了一眼耍坏心眼的那人。

三王爷也不着恼,嘴角微翘,心情颇佳的扬了扬手中的书:“子瞻有兴趣?”

公孙子瞻不舍的又看了一眼那书,刚才偷瞄到里面一下内容,很有趣的样子,说不感兴趣那是假的,但是一时间又有些拉不下面子承认,所以轻咳了一声,面色正经的回复:“下官只是一起好奇而已,没想到克己复礼的三王爷也会在办公时间看闲书,所以下官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奇书,有这么大的魅力。”

三王爷听他这么打趣自己,眼里笑意转变成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子瞻想看便明说,何必编排本王。”说完便把手中的书递过去,示意他看封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