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殇之雁门飞雪(1)

=================

书名:梨殇之雁门飞雪

作者:唐斤

文案:

他,破匈奴,却虎秦,他是一生无败绩的赵北大将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她,貌比孟姜,骑射非凡,一曲胡笳凄绝婉转,吹哭了三军,还虏获了间探。

他与她的故事,犹如那雁门飞雪一般,有落花缤纷的烂漫,有锥心刺骨的寒凉,深沉,梦幻,厚重,不可忘。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虐恋情深 爱情战争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牧,常梨 ┃ 配角:司马尚,延陵钧,铎烈太子,李原 ┃ 其它:李戈,句豹,司马高

==================

第1章 紫金山下梨花香

赵孝成王十二年仲春

不寒不暖天气,正是踏青消遣的好时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这紫金山下便聚满了前来游玩的人。

紫金山位于邯郸西北三十里外,山上随处可见裸露在外的深深浅浅的紫色和金色的巨岩峭壁,春夏时节紫气蓊郁,烟雾氤氲,夕阳残照下,更是紫光金影交相辉映,云蒸霞蔚,宛若人间仙境。

山脚下有一片天成的梨园,此时正当雪香风软,蝶舞蜂唱。梨林旁有个长亭,长亭里聚了些派头十足的贵族子弟;亭子周围是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三三两两围坐着前来踏青的人;再远一点靠近山脚的平地上,还有几个总角孩童在放纸鸢,其中一只黄灿灿的长尾雉纸鸢绞到了树上,急得一个孩子直跺脚。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位翩翩少年,锦衣绣裳,气质潇洒。他左手一把葱翠的山韭,右手几枝含苞待放的梨花,笑眼盈盈,只见他转头不知对着侍从说了些什么,转而嫣然那么一笑,宛若繁星璀璨,万紫千红齐齐放,羞煞了这漫山春色,更魅惑了一众前来赏花的佳人,甚至才子。

李牧喜静,他在离人群较远的地方找了块大石头,扫开上面的落叶,背靠着紫金山坐下。一边吃着侍卫李戈准备的浆糗干粮,一边茫然的看着山前庄稼地里百姓忙碌的身影。

三年时间,仿佛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秦、燕、赵三国都与胡地接壤,其边地的百姓长期遭受游牧族的侵扰。而赵国东临东胡,西接林胡、楼烦,正北还有匈奴,三面环胡的边境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中原与游牧族的战争由来已久,也不可避免。他们居于北边蛮荒之地 ,隨蓄牧沿寻着水草而迁徙,以射猎禽兽为生;他们居无定所,不农耕劳作,靠天吃饭,赖地穿衣,遇上天灾地变,生活则更加无以为继,与其说侵袭抢掠是游牧族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如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

赵国从三家分晋前的赵襄子时期开始,就一直在跟游牧族进行着长期的战争,而到武灵王继位,他为从根本上解决赵国三面受敌的状况,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推行“胡服骑射”,改变风俗,教导民众脱下中原长袍,改换胡人服饰:短装长裤蹀躞带,羽饰武冠兽皮靴。训练骑兵,练习马上射箭运动作战技能。历时十载,武灵王消灭了中山国,向北大破林胡与楼烦,又修筑长城 ,从代地沿着阴山 ,一直修到高阙 ,建起关塞,设置了云中郡,雁门郡和代郡来抵御游牧族的抢掠。自那时起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边地百姓的生活都还算安定。然而,过去几十年间,中原内部兼并战日益激烈,以秦、楚、齐、魏、赵、燕、韩七国为首的诸侯国间,各相侵伐,战事频频,近几年已至白热化的程度,几乎是一年一小战二年一大战或更甚,这无疑给了北方游牧部族喘息的机会并趁机发展壮大,他们对边地的骚扰大有回到修建长城之前的势头。十年春,赵王丹任命李牧为北方大将,驻守代地、雁门郡,以保边境安宁。因为北方地广,代郡和雁门郡各有驻军,李牧是总将,常驻雁门,代地由将军司马尚负责,他需定期向李牧汇报军情,而李牧每隔三个月也都会亲自去代地视察。

赵王给了李牧特别的自主权,在其管辖边区内,他可据时所需,自行设置任用官吏,军市所得租税也都直接进入将军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所有军中因功封爵奖赏之事,都由他一人决定,赵王从不干预。

李牧到任后,开始整甲缮兵,日习骑射;他优待士卒,隔三岔五地就会宰杀牛羊来犒赏将士们。军队士气高涨,大家都摩拳擦掌等着跟游牧族大干一场,可几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机会,为何?只因为李将军有一条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军令:“急入收保,坚壁清野”!他命令守卫严谨地把守烽火台,预警急报,如果有外族入盗,将士们需即刻清理所有物资退守堡垒,有胆敢捕捉俘虏者,斩!几年下来,虽然没有大的伤亡和损失,外族侵抢却也一直未减。不用说各游牧部族认定李牧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久而久之,连众边境将士们都私下里议论。朝中官员三天两头地向赵王进谏,要求撤换李牧,赵王迫于压力,责令李牧出战,然而李牧却依旧我行我素,独行其是,终于惹得龙颜大怒,一道令下把李牧召回了邯郸,命代地守将司马尚取代了他的位置。

“兄长!”一个声音突然在身边响起,李牧寻声抬头一看,竟然是刚才闪耀紫金山的美少年,李牧还没来得及反应,又见他对同行而至的紫衣男子略施礼道:“小弟多谢郭兄盛情,只是兄长在此,实不便与郭兄一同游玩,还请见谅!” 李牧转头看向那紫衣男子,淡眉细眼,唇红肤白,身形单薄,约莫二十来岁的样子;左手托一个赤色雕花鸟笼,右手一把四季不离手的白羽扇,很有邯郸富家纨绔子弟的风范,整日里斗鸡走狗,弋猎博戏,不学无术,游手好闲。那滚着阔金边的领子和袖口在日光下闪闪亮亮的,刺得人不能直视;三寸宽的绣纹腰带上挂着一个足足两指厚的白玉吊饰,浮华张扬;一双小眼直勾勾的盯着美少年的脸,好像眼前的人不是男子,而是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兄长来晚了!”美少年见紫衣男子满脸怀疑,赶紧对李牧使眼色。

李牧在两人脸上扫一眼,牵强地扯了扯嘴角,道:“有点事耽搁了!”换做平时,他绝不会理会这些无聊的琐事,可不知为何,美少年那祈求的眼神让他无法拒绝。

紫衣男子虽然满心疑惑,可听得李牧这么说也不好再强求,只是实在不甘心就这么走了,道:“如此不如请兄长一同去亭中略饮几杯......” 话还未说完就被李牧冷冷地打断:“不去!”

紫衣男子吃了个瘪,可眼前这位兄长八尺之躯,铜筋铁骨,刀剑在配,一看就是个练家子,而且还是个他惹不起的练家子,无奈之下只好讪然施礼离去。

美少年见紫衣男子走远,才感激不已地对着李牧施礼道:“多谢兄长相助!”

“不必!”李牧看一眼美少年,他的眼珠是很特别的深绿色,赵国三面邻胡,自晋初以来,上至王室下至民间,中胡通婚甚为平常,这少年想必是有着中胡血统的贵族少爷,只是这么如湖水般幽绿的双眼即便在胡地也是不多见的。

“小弟姓常,名离,分离的离,兄长可唤小弟阿离。兄长如何称呼?”这阿离也不问李牧是否同意,自顾自地在他身旁坐了下来。

“姓李。”李牧道。

“李兄!”阿离对李牧拱手施一个礼,又吩咐侍从把一个筐箩打开,从中取出一个布包,解开纽结递给李牧,道:“李兄想必已旅途多日,这是小弟亲自做的一点吃食,李兄不嫌弃的话,请尝尝看。”

李牧不说话,也不伸手去接阿离递过来的东西,只是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阿离。阿离那浓密的睫毛象两把小羽扇,随着他说话时脸上表情的转换而不时颤舞,李牧恍惚有一瞬间的眼花,竟觉得这阿离是身着男装的妙龄女子。

阿离见李牧如此回应,前一刻还放着光彩的眼睛陡地黯淡了下来,宛如受伤的小兔,满脸的怅然与失落:“李兄是不喜欢阿离,还是不敢吃阿离做的东西?”

像是感染了阿离的忧伤,李牧的心居然也生起了几许莫名地伤感。他盯着阿离手上那一个个像花儿一样的东西,沉默片晌,问道:“是何物?”

“是阿离刚学会做的,还没有起名字呢!” 阿离的脸转得比那六月的天还快,明明是阴阴沉沉就快下雨,一眨眼又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了。“阿离先吃一个,这样李兄就不用担心了。” 他随手拣了一个塞进自己嘴里。

上一篇:非君不似下一篇:荼蘼花底当年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