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新衣(33)

若是她们跟得再紧一些,那些腌臜之人岂能近得了苏禧的身?

苏禧手腕有些疼,低头就着灯光看了看,红起一片。

听鹤也看到了,自责道:“都怪奴婢没护好姑娘……”

那边听雁低着头,想必也意识到了错。

苏禧揉揉手腕,摇了摇头道:“回去再说吧。”

卫沨命李鸿将拐子送去官府,踅身见苏禧木木地盯着脚下,以为她是被吓坏了,安抚道:“已经没事了。”

苏禧抬头,眼睛黯了黯,指着角落里的灯笼遗憾道:“方才被人撞了一下,灯笼摔坏了。”

那盏四季灯笼躺在地上,因落地时里面的蜡烛摔了出来,此时已经烧得只剩半边了。卫沨想起这小丫头为了这盏灯笼兴致勃勃地猜灯谜的模样,脚步顿了顿,最后还是只道:“走吧。你若是喜欢,刚才那十盏灯笼都是你的。”

苏禧说不要,低落地跟在卫沨后头。她想要的只是那一盏绘了四季图的灯笼,别的都不是她想要的。

回到湘水湖畔,湖面上依旧笙歌悠扬,夜色阑珊。苏禧不想回公主府的画舫了,只想回自己家的画舫,向卫沨道了谢,让听雁去寻了苏府的画舫,告辞离去。

刚登上船头,便听后面有人道:“庭舟,你怎么拿着这么多灯笼?哪儿来的,该不是猜灯谜赢的吧?”

苏禧回头看去,远远地瞧着卫沨站在柳树下,因位置较隐蔽,看不清他的脸,也看不见跟他说话的人是谁。苏禧想起自己刚才猜灯谜的时候,粉唇微微弯了弯,好吧,起码那时候她还挺高兴的。

那人又道:“这盏宝塔灯倒是别致,比市面上的多了两层,送给我成吗?”

画舫渐渐远了,苏禧没听清卫沨回答了什么。她钻进船舱里,今儿走得太累,浑身软绵绵地倒在暖塌上,倚着妆花大迎枕,想起自己那个只提了一刻钟不到的灯笼,又是一阵哀叹。

湖畔,苏祒“嗳”了一声,“庭舟?”

卫沨看了苏祒一眼,勾了勾唇角,淡声道:“不送。”

*

苏禧原本只想休息一会儿,顺道等二哥回来,未料一闭眼就睡着了。

苏祉去了总督府的画舫,这会儿酒宴已经散了,苏祒醉得不轻,到岸边醒酒去了。唯有苏祉还算清醒,吩咐下人将席间醉倒的人送回各自的画舫,他揉揉眉心,看向地板上双目紧闭、一动不动的厉衍。

庐阳侯府的画舫就在附近,厉衍来时没有带下人,苏祉只好另外安排了两人,架起他,亲自将他送了回去。

苏祉把厉衍送回画舫时,恰好厉安宜从宛平翁主那儿回来,见着苏祉后一愣,呆呆地盯着他看了半响,忘了说话。两个侍从架着厉衍不知该如何安顿,苏祉看向她,出声道:“厉姑娘。”

厉安宜终于回过神来,吩咐人道:“快,快把我哥哥抬到里面去。”直到厉衍被抬进了船舱,她才敢再次看向苏祉,好在天色已暗,周围光线昏昧,看不见她脸上的红霞,“多谢苏公子送我哥哥回来……”

苏祉见天色不早,不想苏禧久等,只道:“举手之劳,厉姑娘不必客气。”行礼告辞,往船头走去。

厉安宜想说什么,翕了几次唇,可是都没想出合适的话题,眼睁睁地看着苏祉走远,登上另一艘画舫,远远地离开了。她心中一阵懊恼,直到再也看不见苏祉的身影才收回视线,转身往船舱走去。

这厢,苏祉回到苏府的画舫,见苏禧躺在暖塌上沉沉地睡着了,小脸挨着枕头,浓密的睫毛盖在瓷白的皮肤上,像一把精致的小扇子。他没让丫鬟叫醒苏禧,打横抱起她,坐上回将军府的马车,这才回了家。

第26章 谷桐先生

去年四姑娘苏凌茵与郑国公府的大公子秦修定亲了,婚期定在今年年底,如今苏凌茵正待字闺中。苏府的族学只剩下五姑娘苏凌蓉、六姑娘苏凌芸和八姑娘苏凌苒,以及苏禧。

七姑娘是苏禧三伯母的女儿,可惜三岁的时候夭折了,如今已很少被人提起。

这两年来,兴许二夫人郭氏被老太太敲打过了,苏凌蓉和苏凌芸安分了许多,也有可能是长大了,反正近些日子没惹什么事儿。

这日是姬先生的琴课,苏禧在琴课上下了不少功夫,她上辈子就弹琴弹得好,只是没人欣赏罢了。因为傅仪也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回寿昌长公主过寿的时候,傅仪弹了一首《春江花月夜》,据说琴声把黄鹂、百灵都吸引过来了,百鸟和鸣,获得了寿昌长公主的大肆称赞。之后傅仪的琴声便出名了,人们提起时,只会说一个字“妙”,两个字“绝妙”。

后来苏禧再弹琴时,就被人说是“东施效颦”。

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敢在傅大才女面前拨弦。

苏禧是没有参加过寿昌长公主的寿宴的,也不知道傅仪的琴究竟弹得如何,更不晓得琴声怎么吸引黄鹂百灵,说不好奇是假的。再过一个月便是寿昌长公主的寿宴,苏禧琢磨着这辈子说什么也要去看看,一睹傅才女的风采。

苏禧抬起手放在琴弦上,摒除了心中杂念,缓缓拨动琴弦,开始弹奏。

琴声响起时,台上的姬先生睁开了眼睛,看向下方端坐的小姑娘。

苏凌蓉也停了拨琴的动作,一脸复杂地朝苏禧看去。苏凌芸和苏凌苒则怔怔地听痴了。

一曲终了,姬先生摸了摸美髯,半响不语。就在苏禧怀疑自己是不是弹错了音时,姬先生终于开口:“明日起九姑娘就不必来我的琴课了。”

苏禧立即站起来,不解地问:“姬先生,为什么?”

姬先生道:“老夫已没有东西可交给九姑娘了。”

苏禧琴艺精湛、指法娴淑,再加上这两年勤学苦练,确实比一般姑娘弹得好。姬先生只教聪明的学生,再往上一点儿的他就教不了了,与其留在他这儿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回去感悟。

苏禧垂着双手站在原地,眼神有些无措,实话实说道:“可是我还想继续学。”她觉得自己还有好些东西没学到呢。

姬先生看了苏禧片刻,见她一脸固执,想必是不相信自己说“没有东西可交”的说辞,然而他确实是教不了她了。姬先生道:“我有一个同门师兄,姓谷名桐,琴艺造诣比我高出许多,如今正住在城外青水山上。九姑娘若是一心想学琴,不妨去找他一试,一会儿我给你写一张拜帖,他能教你不少东西。”

苏禧方才黯淡下去的眼睛陡然一亮,点头不迭,“多谢姬先生。”

苏凌蓉放下双手,故意问道:“姬先生,为何您只推荐九妹妹见谷先生,我们都是您的学生,您这么做是不是有失偏颇?”

姬先生面色不改,反而笑了笑,“四姑娘若是想去,我也可以给你写一张拜帖。只不过我这位师兄脾性古怪,未必肯见你们,倘若你们有幸能得到他的青眼,也不枉我教了你们这些年。”

课后,姬先生果真给苏禧和苏凌蓉写了拜帖,并盖上自己的私印,让她俩见谷桐时拿着此帖,然后问一旁的苏凌芸和苏凌苒:“你们两个可要也写一张?”

苏凌芸颇为心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点了点头。

苏凌苒是知道自己能力的,笑嘻嘻道:“我就不去给先生丢脸了。”

从学堂出来,苏禧拿着姬先生写的拜帖,嘴角弯弯,脚步也轻松了许多。方才姬先生让她明日不必再来时,她真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好在虚惊一场。她把拜帖折叠整齐,仔仔细细地放入红缎苏绣蝶恋花纹荷包里,同八堂姐苏凌苒道了别,坐上了回将军府的马车。

马车里,苏凌芸坐在苏禧旁边,拿着拜帖问道:“九妹妹,你打算何时拜访谷先生?不如咱们两个一起去吧?”

苏凌芸今年十三,快要定亲了,也不知是忽然想通了还是怎么,与其指望郭氏那位嫡母,不如好好亲近大房,毕竟现在后宅当家的是大夫人,兴许大夫人高兴了,还能为她相看一门好亲事。况且……苏凌芸看着苏禧日益娇美玉嫩的侧脸,头一回发现有人的皮肤能这般细嫩,像剥了壳的鸡蛋,一点瑕疵也没有,搁在两年以前,苏凌芸是打死也不相信小胖团子会变成大美人的。再看苏禧的衣裳饰物,每一件都精细,就说她身上这条明霞紫裙,用的是珍贵的霞光缎,裙襕用五彩丝锦绣着卷云纹,这样做工复杂的裙子,只有绣春居做过一条,如今穿在她的身上,足以见得大房有多宠爱她。

风荷游月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