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启闭上眼,轻声道:“名利场,生死劫,谁都逃不脱。”
汤婂听出他话语间的苦意跟兔死狐悲的悲怆,有些难解,伏在他胸前听着耳边咚咚咚的心跳声,蓦地扯出一抹笑,“要我说海将军还是太武断,海家有今日本就是凭海将军一人生生拿命搏来的,如今更为了这一大家子这样凄怆的奔赴黄泉。他就这么走了,倒是成了悲壮的英雄豪杰,可是活着的人却得日日活在怀念痛苦之中。
殿下,往后无论发生什么,您都得保重自个儿,我跟孩子什么苦日子都能熬,只要你活着。过日子嘛,甜能过,苦也能过,只要一家子团团圆圆的在一块儿,旁的都不叫事儿。”
谢启胸腔间暖意翻腾,低头亲亲她的发旋儿,低低的笑,“傻丫头,怎么舍得要你过苦日子。”
初初见她,就觉得这该是个活在福窝里的宝贝蛋,又娇又软还会哄人。时候长了,他没厌倦,反倒越发留恋,她的好处太多,多的数不过来。
父皇年纪大了,越来越多疑,当年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们,现如今只剩下一个信国公还安稳尊荣的活着了。海将军宁肯自刎也不把盼头放在父皇身上,也是早已看清了罢。
子不言父过,何况这都是为了给子孙铺路……这个子孙并不一定是他,当了二十年太子,他却恍惚间醒悟,只要是父皇的骨肉,都可以是太子。
自古未能成功继位登基的太子是何下场,他太知道了。一步之遥,不是君临天下,就是粉身碎骨。
父皇……已经开始防着他了么?已经一月有余了,没叫他碰过一本折子,反倒是老二几个,接二连三的轮番去懋勤殿,一待就是多半日。
闭了闭眼,谢启强迫着把胡思乱想的思绪拽回来,看着乖乖趴在他胸膛上的俏丫头,摸摸她软软的长发,勾唇微微一笑。
他是顶天的梁,不能死,不能倒。
英雄已逝,英魂归乡,但边关离京城几千里地,魂归故里又谈何容易。而且海将军生前有遗言,死后让儿孙不必扶灵回乡,只跟枉死战士埋在一块儿即可,生前他守了一辈子国门,死后依然。
边关将士跟边城父老,莫不痛哭流涕,甚至耄耋老人跟垂髫老儿都跪在灵前苦苦不肯离去。
京中倒是安稳,只海家哭声震天,海家老太爷刚听到信儿就昏过去了,足足昏睡了三日才醒过来,望着拄着拐棍儿来看他的老伴儿缓缓道:“老婆子,我好着呢,儿子拿命换来的富贵,万万不能负了他,我好着呢。”
牙齿脱落的差不多的海老太君未开口已是流了满腮浑浊的泪水,哀声喊道:“我苦命的儿啊~~”
病床前跪了一地满眼凄惶的妇孺,哭都不敢哭出声儿,怕惹老祖宗伤心。
海家如今真是没有一个壮年男丁,汤铭胜擦擦红肿的眼眶,带着太医进来,“老太太您坐着,让黄太医给祖父瞧瞧。”
海老太爷面如金纸,气若游丝,双眼却是亮的发光,哼哼道:“好孩子,累了你了。”
汤铭胜还没来得及搭腔,就见老太爷猛地打了个摆子,一下子就过去了。
汤铭胜慌的手脚发软,脸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大喊道:“黄黄黄太医,快点啊!”
接下来的事儿,让人应接不暇,却又那么理所应当,海家两位七十多将近耄耋的老祖宗,同日去世。
信儿传进祥安宫时,汤婂正在细细挑选老山参准备捎去海家,闻言默默把山参撂下,眼泪吧嗒嗒的往下掉,哭了好半晌才停歇,利落的又收拾了几样虫草燕窝之类的,分成两份,叮嘱君眉替她走一趟,“去了把东西交给二爷,他这会儿指定在,再顺道去家里看看,老太太跟国公爷定然不会好受,去了好生劝劝,让他们切莫太过伤怀。”
海家世代久居海宁沭阳,老太爷老两口的灵柩定然是要回乡下老家安葬的,可没一个能扶灵柩的,汤铭胜再能干周到,也不姓海。
皇上当即下旨让海夫人带着三个儿子速速归来,还要将海将军遗体一块带回,同老太爷老太君一块好生送回故乡安葬。跟边关将士一块儿长眠的,换成了海将军穿了一辈子的盔甲和一柄长缨枪。
鉴于海将军生前筑成大错,皇上并未下诏追封,只厚赠黄金、布帛为丧葬费用。
佑堂可能也感觉到氛围不对,近来格外懂事儿,汤婂经常讲着讲着故事就开始愣神儿,手把手带他写字也心神不定的,谢启也不日日接他下学了,小家伙却一点不闹脾气。
每日上学下学,一点不叫人操心。用膳也乖的不行,遇上不喜欢的菜半点不挑食,汤婂喂什么都吃。
汤婂日夜唏嘘,偶尔还要念叨几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来宽慰自个儿,叫方嬷嬷拉着手念叨了一回,才醒悟自个儿不自觉忽略了儿子。
小佑堂这日下学依然没有人接,就自个儿背好书袋乖乖的让跟着的太监抱着回家。
进屋的时候蹑手蹑脚的,还巴着门缝往里看了看,汤婂见了心头酸疼酸疼的,忙眉开眼笑的冲小家伙招招手,“来,儿子,给娘抱抱,好半日不见,可想死娘了。”
被冷落多时的小皇孙晕乎乎的颠颠跑过去,差点摔个狗啃泥,傻乎乎的拿小胖手摸摸娘的脸,恍若梦中。
汤婂越发心酸,指着摆了一桌子的珍馐美食哄他,“看,好吃的多罢。鱼香豆腐酿肉馅,今儿要吃几块,上回娘记得你一人儿就干了半盘子,到了还要你爹给你揉了半日小肚皮。今儿也随你吃,娘给揉胖肚皮儿好不好?”
小孩子若是没人哄还好些,一旦有人哄了,知道有人疼他了,眼泪简直是说来就来。
汤婂抱着哭成小喷壶的胖儿子,差点也跟着抱头痛哭,一个劲儿的说对不住,心疼的跟针扎一样。
谢启步伐匆匆的进来的时候吓了一跳,连声问:“这是怎么了,今儿事情多了些,没来得及去文华殿。是不是受气了,还是哪儿不舒坦?”
汤婂回了个哭笑不得的眼神,附到他耳边小声道:“咱们这阵子忽略他了,小家伙抱屈呢。”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章走剧情氛围略微凝重了些,明儿又开始甜甜甜啦,么么哒,大晌午的大家定要吃好吃饱
第52章 护国
因着忽略儿子,小两口很有些心虚, 谢启前朝有事儿留不了多时, 抱着儿子狠狠亲了两口,拍着胸脯保证,就差赌咒发誓了, “等爹爹不忙了, 带你去庄子上骑马游水泡温泉。”
汤婂大闲人一个, 打叠起精神来还是很能糊弄人的。
小家伙上学时候也不短了, 奈何年纪真心小,就算拿着棍儿划拉绿豆面,写的字儿也好看不到哪儿去,依然跟道士闲来无事画就的桃符一样一样的。课上跟着夫子学了不算,回家来汤婂再把着手细细的教上十几遍才勉强能描个差不离儿。
小孩子屁股都轻,一日两日的坚持下来,如今心里委屈,难免就想懈怠。汤婂一个反对的字儿都没说, 反而握着小胖手教着画起了小老鼠。
白白胖胖的小皇孙这辈子都没见过老鼠是什么样, 拧巴着眉头想了半晌,看着眼前有头有耳朵尾巴又细又长的小怪物有些嫌弃, “画红糖糕,红糖糕好看,我的狗。”
汤婂索性把到处乱窜撒欢的红糖糕叫进屋来,哄着它窝在地毯上不要动。自打有了小佑堂,红糖糕一日赛过一日的稳重, 汤婂有时候瞧着真像个老大哥。在它的心眼儿里,估计也是把小佑堂当成傻弟弟疼了。
娘两个乐呵呵的画了半日的红糖糕,功课是一个字儿都没写,小佑堂很好学很上进的表示,用了晚膳打算加班加点也得写完。
汤婂欣慰至极,又心疼的了不得,摸摸扎了个小揪揪的大脑袋,叹道:“明儿你们候大夫家中有事儿呢,不上学,明儿吃过饭娘带你一块儿写,也快着呢。”
小家伙不疑有他,心中暗喜,一个不留神说出了心里话,“啊呀呀,夫子天天有事该多好。”
汤婂自此对自家殿下的育儿方针深信不疑,熊孩子什么的,果然是家家都有,自个儿既然舍不得下死手管教,还是早些找个靠谱的专业人士才好。
九月九重阳节,汤家蒋氏秀秀与正午时分生下汤家长孙女汤素青。第二日,柴家张氏张惠冉生下长子柴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