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书,喜欢文房四宝。上回出宫就为了这个。后来皇帝送她碑帖她高兴。这些太后都知道。
这个姐姐喜欢看书?胤禑竖起小耳朵听着。
京城里的书肆多了。当今皇上是个博学好读书的人。民间跟风成团,书肆开了一家又一家。
最大的那家反而是不好去的,怕露馅儿,只能是去少而精的。
马车偏离大道想要往胡同弄堂那里拐的时候,发现左右前后挤满了人,路子被堵得水泄不通。原来是庙会开始了。所有人都往庙会那边去。
动也动不了的马车,只好跟随大流先向前挪动一下。
古代的庙会有多热闹,据说啥东西都有。耍猴的,卖零食的,唱戏看戏的。
今的庙会比较繁荣,以前的话多是烧香拜佛,烟香袅袅。
柔琳带着十五阿哥趴在车窗口上看着外头的热闹儿。姐弟俩一边看,一边伴随外面的氛围心潮起伏。十五阿哥算也是第一次出宫见这么热闹的市井,一双小眼珠子瞪得目不转睛。柔琳忍不住把手放在小阿哥头顶上的瓜皮帽子摸摸。她那皇帝爹的儿子一个又一个长得都是那样的帅气。
被姐姐摸帽子的胤禑转过小脑袋,看看这个姐姐,忽然低下了小脸蛋儿。和十四阿哥胤祯一样好似有些怕生。
不不,只是这个姐姐的一双眼珠子好像月牙儿一样,笑起来亮亮的。
路边上有个表演的人喝了不知什么东西,抬起头一张嘴,从嘴巴里喷出一团火来。围观的群众吓得往后退了几步。
有几个人立在人群里头却是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口里喷火的人。
十五阿哥胤禑的小手揉了揉自己的小眼珠子,好像看不清楚谁。
小阿哥旁边的柔琳嘴里则吸了一口冷气。
坐在榻上和姑姑说着话儿的太后瞧见他们俩那动作表情,问:“见着谁了?”
小阿哥胤禑回头看着皇奶奶,奶声奶气的声音答着:“不知道是不是皇阿玛。”
明明就是皇阿玛康熙。儿子哪里会轻易认错老子。
皇太后被小孙子的话逗得一颤一颤的,笑得快歇气了。姑姑急忙给主子拍拍背递个水顺顺气儿。
柔琳也想笑,不过拿手帕捂住了嘴巴。马车要经过那地方了,估计要靠近到皇帝附近。笑声被皇帝爹听见会完蛋的。
胤禑不知道奶奶和姐姐笑什么,小脸蛋跟着红通通的,像是个蒸熟出热气的小包子。有点儿热,他拿小手擦一下小额头。再把小脑袋转过去看回外面。
皇帝到了宫外微服私访,换了身普通的衣物,所以别怪小阿哥瞧着那一模一样的脸但是不敢肯定。在宫外的百姓,肯定也没有想到皇帝会此时此刻站在他们中间和他们同乐同欢庆。
平心而论,她这个皇帝爹确实是位爱民如子的明君。
没有人察觉皇帝在这儿。习惯于这么做糊弄子民的康熙,左手抓着一石球玩耍着,偶尔摸摸嘴边的两撇小胡子。他穿的那身素净的深蓝色袍子,加一顶黑色瓜皮帽,是像极了给人上堂的先生。
站在他身后的梁九功,带着一帮乔装打扮的侍卫严阵以待。
陪伴康熙的臣子,仔细一瞧,居然是两个年轻的。没见到张英那些老臣子。不知道皇帝是不是怕老臣容易被人认出来,或是喜新厌旧了,带了两个新人,能在路上多点儿趣味。以康熙喜欢猎奇的性子而言,估计是后面那个缘故。
“你们说,他这个喷火,喷的好看不?”康熙对身边的两青年问着。
那两人像是有些一愣,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皇帝这个奇怪的问题。咋不问他们这人怎么能从嘴里喷出火。那是因为他们之前没跟过康熙这样出来,不知道康熙出来多了,喷火这种戏码康熙看得多了怎么会不知道其中门道。
有一人想了想,回答皇帝说:“草民觉得,这火应是没有皇宫里皇上面前的好看。”
“你咋知道在皇上面前有人用嘴喷过火?你爹告诉你的?”
被皇帝眯着眼这样一瞧,那人慌了慌,急忙澄清:“没有,草民自个儿胡乱猜的。”他哪敢说那是他爹把宫里皇帝的事说给自己家里人知道。
柔琳隐隐约约听见了这个舒服好听的书生声音,再定睛一看,她爹竟然是把书生哥哥带出来逛了。
让她汗一把的是,当她望过去的时候,另一个跟在她爹后头的男子回过头时与她不经意碰上了眼神。是那个京城的顶级纨绔儿。
无论是书生哥哥张廷玉,或是这个纨绔,今儿为了皇上,都穿得很朴素,都有点儿不像他们平日里的风格。导致一开始她没能马上认出来。
舜安颜看到她趴在车窗口那张脸,整个儿瞬间出了神。
她居然又私自出宫了?
站在他旁边的其他人察觉到他异常均转过头看。
柔琳急忙低下自己的脑袋,可小阿哥胤禑没有她反应快。在被她的手拉下去之前,胤禑的小眼珠子傻呼呼地和眯着眼睛看他的康熙对上了眼。
梁九功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这——皇上——十五阿哥——”
快把他们一群人吓死了。这是怎么回事?
吆呼!车夫拉住马绳。得知露馅了,太后让姑姑下了马车向皇帝交代。不然回头她这个皇帝的娘都得挨罚。
看着那下马车的姑姑,康熙一眼瞧出那是谁家的人,于是一个箭步上前,朝马车走过去。
其他人紧随他身后。
康熙单独上了马车。
车内,太后看见他,笑呵呵地说:“今儿过节,哀家知道皇上高兴。”
这娘开头先将了他一军,康熙无话可说了,只得弓着腰先祝愿老母亲福寿安康,再道:“儿子陪娘逛一逛这京城吧。”
康熙是个孝子,既然看见老母亲想出来玩玩的,肯定不能顾着自己玩了。
太后听了他话,向他点头。母子俩许久没有这样轻松地聊过天了。在皇宫里说话,总是必须肃穆许多。
柔琳赶紧牵着小阿哥的手站到一边给他们爹让出位置。
康熙看见两个孩子,车内狭窄,对人吩咐道:“到前头找个能歇脚的地方。”
马车向前再行了一小段,在一茶楼面前停了下来。
由于这里离庙会中央比较远,人们顾着去看庙会,这会儿茶楼里的人不多。寥寥的几个人坐在茶楼里天南地北地说着瞎话,压根没有看进来的人是谁。
康熙亲自扶着老母亲下了马车。
前面,已有人先进茶楼里安排座位。一行人直接上了茶楼里二层。二层设有雅座。用屏风等间开,其中最里面的那间雅座最隐私。
到了最里面,给老母亲挑了观景座坐。康熙坐在了老母亲对面,给老母亲又亲手倒茶水。
太后对这个养子道:“瞧你,到了外头还如此客气。”
“不用给人看,更要客气些。”
康熙两句话,逗得太后直乐。太后笑了一阵,对孙子孙女招招手:“来,找位置坐下。看你们的爹,是不是把你们忘了。”
对太后这话儿,康熙没有声音。他儿子女儿太多了,多到他自己都觉得对哪个好一点唯恐是不好。
柔琳走上来,在自己爹给太后倒完茶水后,亲自端着茶水给太后喝。
太后接过她手里的茶杯,说道:“你们出去玩会儿吧。出来不就是为了玩吗?不用顾忌你们爹。”
康熙抬眼瞧了下太后,继续不做声,他是孝子。
柔琳不见皇帝爹发话,手里牵着胤禑的小手动也不敢乱动。
这一回,康熙总算发现了,又一个小阿哥成了她这个姐姐的小跟班似的。十五阿哥看起来一点都不讨厌姐姐牵着他的手。但是康熙这个做爹的知道,他这些儿子其实很挑剔的,不给刚认识的人哪怕是宫里的人牵个手或是抱一抱的。
“他俩之前好像没有见过面?”康熙疑惑地问。
“今儿第一次见面吧。虽然胤禑一直在德妃那儿。”太后肯定他的猜测。
康熙听明白了,他这个女儿很会笼络小阿哥。于是他一转身,对着小儿子说:“你姐姐喂你东西吃了?”
胤禑傻呼呼的小脑瓜老实地点着头。
“就知道是这样。”康熙的手指着小儿子的小鼻头说,“瞧瞧,她两块饼能把你收拾了。”
“你说他?”太后不让儿子说自己养大的孙女,驳道,“你怎么不说你自己之前被她一碗饭给收拾了?好像饿死鬼似的,还送人家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