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失败以后(143)

作者:樱笋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山陵崩这样的大事,令整个文官系统皆是在震惊了一刹那之后,发出了嚎啕大哭,景耀帝还这般年轻,他才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寝,如今竟真的就要仓促用上了么?

纵然可能在帝王之道上有许多不足,可归根到底,对于国家的稳定运转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再者,忠诚于君王乃是臣子的本分……一个壮年的帝王死于这样的意外事故,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智上,谁能接受?

“陛下!陛下呜呜呜呜呜呜……”

“陛下!”

而军中将领虽不至于这般当场失声痛哭,刀口舔血之人,实在不会这样做作,可是,对于这位亲自到边关来激励将士的皇帝,大家终究还是有期望的,就这样死了……

许多中低层将领心头更是哇凉,陛下是在要祭天之时祭台坍塌,这会否意味着极大的不祥——帝王横毙,无论如何北狄是再也打不下去了,还有比这更大的不祥吗!

围拢在外围的世族们却是在极度的震惊之后,心思渐渐活络起来:大军在外,帝王驾崩,这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全要看领兵之将啊嘿嘿……

杨氏家主小心翼翼地在外围喊话道:“国公,陛下驾崩,还请国公节哀顺便,为天下保重身体啊!”

安国公自空空茫茫间回过神来,低头看到那血肉模糊的尸身,一阵悲凉痛意之后,清醒与理智彻底回笼。

他毕竟不只是在边关杀伐,更是立足朝堂数十载,岂能不知杨氏家主那句“为天下保重身体”背后之意?

景耀帝亡没,边关数十万大军皆在他宋远恒手中,但凡他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在国家接下来注定动荡不安的局势中,皆可以实现……

但是,安国公只是冷冷看了那位杨氏家主一眼,这一刹那,安国公很快做出了决定:一,尽快传信回朝!朝中必须要有准备;二,将眼前局势稳住,不论文臣武将、不论哪一方的兵,都切不可生乱;三,如何应对北狄接下来亦废思量,发生这样的大事,必定军中人心惶惶,北狄却绝不会轻放过,如何应对,魏京的消息抵达之前,恐怕都要他来拿这个主意了;四,……

安国公冰冷的目光落在一旁悲痛欲绝的封书海身上,声音阴沉:“来人,将他拿下!”

所有文武登时恍然:“啊!祭台不正是亭州府修造!”“竟连累陛下身故,这封州牧百死莫赎!”

封书海却双目通红又从容不迫地道:“我自己走,不必谁来拿。”

自从祭台坍塌的那一刹那,为景耀帝安危牵心之时,他早已经猜到会是这般,毕竟,山陵崩,总是要有人出来背负这天大的罪责。

封书海却是整肃了衣冠,向景耀帝的尸身叩首,心中无限悲痛,再度失声痛哭。

然后,他才擦干眼泪,要随那兵士走之前,最后向安国公道:“国公,祭台坍塌,亭州督建,下官难推卸此责,可是,此事背后必有人密谋,还请国公彻查亭州治工从事!”

这一刹那,即使是安国公,也对封书海心生敬意,大事之前,不为自己推托,先从大局出发……实是君子。

只是,眼前这局面却由不得安国公为封书海开罪,帝王驾崩这样的滔天大罪,势必是要有一个有相应分量的人出来扛。

政治现实面前,封书海恰好是有相应分量、却没有相应政治靠山的那一个。

风骨从来难以以利益来衡量,却偏偏是在衡量利益的时候,最先牺牲的那一个。

此时,秦二奉了岳欣然的命令抵达营外,但里头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他却哪里进得来?他急得额头直冒汗,大声叫嚷道:“我有要命的事情通知封大人!你们莫要拦我!你们耽搁不起!”

他一时间哪想得到什么好办法,他也晓得里头阅兵必是大事,只能一声声叫嚷,可是里边封书海已经被拿下,为首的校尉一听,怒从心中起:“封书海都被扣下来了!你嚷嚷个屁!我看你也是从犯,给我拿下!”

这一刹那,秦二就想到了岳欣然那冰冷的叮嘱:“……如若见不到封大人,你无论如何一定要见到安国公……”

难道,小陆夫人那个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

秦二急出一身毛毛汗,登时嚷嚷着:“那你带我去见安国公!同祭台有关!这是天大的紧急要务!”

祭台?!

校尉打了个寒战,原本要将秦二随便投到哪个营中、一层层上报的心思登时止了,立时飞马前去通报。

秦二见到安国公时,祭台之下已经收拾干净,他不敢去多想那摊血迹,只略一扣首,按照岳欣然的吩咐,老老实实将那头发生的事情一件不落地向安国公回禀:“……如今黄都官与小陆夫人前去十里铺追查那群贼人了。”

安国公此时为稳定局面,早将那些世族、文臣寻个为陛下哀思的由头看管了起来,此时身边只有一众武将,听到竟是那修建祭台的治工从事跑路了,竟还有一群贼人牵连,登时个个明白过来:“好哇!北狄人竟敢弑君!”

安国公先时一直思虑局势,没有分神细想前后,此时亦忽觉祭台之事疑窦重重,这祭台他亦先后数次亲自查探,稳固之处毋容置疑,哪里会这般轻易坍塌!

念头闪动间,他霍然起身:“去祭台!”

大军在畔,很快将祭台清理出来,根基与台面之处,果然隐约可见锯切的痕迹,可是最近三日瓮城戒严,又哪里能够轻易靠近?如果是一群收买了治工从事、从头到尾参与其中的贼人……

忽然有兵士大叫:“将军!”

沙尘掩盖之下,一道木门渐渐显露,长枪对准之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漆黑的洞口露了出来,却是寂静无声。

有兵士小心翼翼地跳上去查看,却是很快回来:“回禀国公,没有人,只有这个。”

那是一小块明黄衣料。

安国公捏着这一块柔和细致的丝绸,面色倏然难看:“派一队人马立时从这地道追过去!”

然后,他自己脚步不停,直直向瓮城中央,临时搭建起来的白色大账而去,不顾文臣们的惊呼劝阻,他竟开始解起陛下“尸身”上的甲胄来!

==================================================

十里铺,这是一个荒弃的小镇。

从镇外的拴马桩数量,依稀可见昔日繁华,只可惜,现下只有凋敝的沙尘与深深的杂草。

岳欣然与黄都官便是在此时下得马来。

第84章 景耀帝的下落

一个捕快迅速来报:“大人, 丘边有处院子有车马痕迹!”

黄都官好歹掌着一州刑狱,此次仓促被岳欣然找来, 身边却也有几个捕快与衙役, 俱是刑名老手,平素在州府破案亦是无数, 很快就发现了贼人的蛛丝马迹。

黄都官紧张地追问道:“可有人声响动?”

捕快摇头。

到得现在,不论是黄都官和岳欣然都可以肯定,这伙贼人在祭台上动的手脚绝不会小, 否则,何以会叫一州治工从事携家潜逃?

治工从事,这已经是从五品的官员,这已经进入了大魏中级官员的序列,在地方上, 算不得什么小官了, 而且管着诸多工事, 油水丰厚,竟着带上全家老小一起逃跑……除非,他犯下的事情已经可怕到了他知道留下来定会抄家夷族的程度!

联想到那祭台, 黄都官的手心都在冒汗,说不得这便会是他这一生要办的最大要案。

他深吸一口气, 道:“走!围上去!”

原先被岳欣然叫到工棚之时, 他满心不耐烦,自然没有大张旗鼓搜罗人手,现在只恨自己所带之人太少, 就这么七八个人,若真遇上悍匪,生死当真难料。

那是小镇边上、挨着小山丘的一处破旧小院,颇不起眼,黄都官这群人也曾抓捕过穷凶极恶的要犯,可这一次,又格外不同,敢打祭台主意的,不问而知会是何等心狠手辣之辈。

里边一直静悄悄,浓重的血腥气却隐约可闻,黄都官深吸一口气,目中流露悍勇,踹倒木门便冲了进去,他舞着刀护住周身,却很快发现,这院中竟真空无一人。

这个陈述或许不对,不是空无一人,而是没有一个活人。

看着地上的鲜血和着黍饭,还有十数具尸体,黄都官不敢放松警惕,几个捕快跟着他,朝屋中一一搜索起来,很快,情况得到确认。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