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番外(112)

谢夫人和林玉滨等在门内,听见大门响起,林玉滨想也不想的冲出来,看到从车里下来的小姑,她眼眶不由一红,扑上去抱住她,“姑姑,您不是说没事的吗?”

林清婉拍了拍她的背笑道:“是没事啊,我不过是回族里一趟,路上耽误些罢了。”

谢夫人站在后面,见她看过来便微微颔首道:“回来就好。”

林清婉微微一笑,拉着林玉滨和谢夫人进门,俩人还未用晚饭,林嬷嬷见她们回来了连忙下去吩咐厨房把饭端上来。

林清婉看了林嬷嬷一眼,林嬷嬷便对白梅使了一个眼色,屋里的下人立时退下大半,只有林嬷嬷和杨嬷嬷留着伺候。

谢夫人给林清婉夹了一筷子菜,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林清婉将自己收集到的消息说了,道:“母亲,你回扬州去吧,或是回京城也好。”

谢夫人蹙眉,冷着脸道:“我身体不适,不想走路。”

林清婉叹息一声,看向杨嬷嬷。

杨嬷嬷也想劝,但见夫人冷着脸,便知她是已打定主意留在这里,便不由低下脑袋避开林清婉的视线。

林清婉蹙眉,只能先按下这事。

“你是要回林氏宗族,还是进城?”

林清婉垂眸想了想道:“城里未必会比别院更安全,我想先留在别院。”

谢夫人疑惑,城里怎么会不比城外安全?

但第二天她就隐约明白过来了,不是城里不比城外安全,而是别院可以变得更安全。

昨天钟大管事已经通知了短工们,今年的雇工暂时结束,大家可以提前回去准备过年,今天便可以提前把工钱结清。

工人们惊诧,没想到今年结束的那么快,去年他们可是快要过年时才结算雇期的。

林清婉也不瞒他们,等把人聚集起来时便坦白道:“南汉乱起来了,有流民涌入,近来外面可能不安全,你们家中也都有父母亲人,所以还是回家去吧。”

有短工不解,“东家,南汉的事跟我们大梁有什么关系,那边离苏州远着呢,流民就算越境也走不到咱苏州来。”

对于他们来说,离开苏州都很远了,更何况还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

但年纪大些的老人却没说话,而是默默地站到前面,打算领了东西回家。

林清婉当然不可能与他们说形式有多严峻,那只会让人心里恐慌,聪明的人自然会把她的话听进去并有所准备,蠢笨的人,再往下说也不过是让他们因恐慌失了分寸。

所以她微微一笑道:“这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府里银钱不够了。你们也知道,我才买了不少麦种,添置了不少农具,加之先前买的牲畜,果树和付给你们的工钱,还有建的着一排排房子,便是今年秋收还过得去,银钱上也有些不凑手了。我做过保证,工钱十日一结,随走随结,现在钱不够了,我也不好再多留你们。”

林清婉见他们面上有些紧张,脸上的笑容更加轻柔,“反正这果树也要到开春后再种,还不如待过完年再请你们。到时我府上织造的布匹也卖出去了,手头也能宽裕些。只希望到时候请你们时大家都还能来,不要因为碰上农忙而提价才好。”

众人闻言心中一松,连忙保证道:“东家放心,您现在给的工钱便很公道,我们不会提价的。”

只要还请他们就好,这一年多来,他们在这边干活儿可是赚了不少钱。

现在庄子已经开垦出来,只剩下果树和桑树没有种了,所以错过了这次,下次还不知何时才能找到这么好的活儿了。

林清婉见说服了大家,便退后一步对钟大管事道:“开始结算工钱吧。”

林顺便领着人从别院里抬出一筐筐的铜钱,钟大管事和林全、林安分了册子,一人支了一张桌子,喊道:“按照顺序来,叫到谁的名字,谁便上前来核算工时,结算工钱。”

虽然林家承诺了十天结算一次工钱,但除了最开始一段时间,到后面已经很少有人会十天跑来结算一次了。

因为钱放在身上不安全,还不如留在林家,等到要回家时再结算得好。

有的人家离这里近便逢十便来结算一次,把钱拿回家给家人有的人家离得远,便一个月结算一次,请两天假回家再来更有的因为离得更远,两三个月可能才结算一次,所以大家记录在册的工时不一样,工钱也不一样。

喊道名字,短工们便拿着发下来的工时条上前核对,算好了工时再计算工钱,一旁的家丁便从筐里拿出一串一串的铜钱。

一串铜钱是一百文,一天的工钱是二十文,不少人直接脱下衣服把发下来的铜钱包起来,一大包的抱在怀里。

兄弟,邻居,同村之人都聚在一处,免得被人抢劫。

而没有同伴的念到名字便上前和钟大管事道:“我先支取十天的工钱,剩下的还放在您这可以吗?”

钟大管事看了他一眼,颔首道:“可以,画押就行。”

短工大松一口气,拿了两百文钱,按了手印便悄悄退下。

他的工钱也不少,还得回家把家人叫上,不然可不敢一个人带这么多铜钱上路。

有一个老人驼着背上前,搓了搓手低声问,“管事,您看我能不能不要铜钱,直接换成粮食?”

林清婉正在翻看册子,闻言抬头看向老人。

老人脸有些黑红,他弯着腰,讨好的对林清婉笑笑,还弓了弓腰,眼露祈求。

倒是个聪明人,林清婉扭头对钟大管事道:“按照市价换给他。”

“可是不知今日的粮价是多少。”钟大管事有些犹豫,现在粮食可比钱贵重多了,昨天他特意把钱换回来的。

林清婉淡淡的道:“不知今日的,就照昨日的换吧,让人去粮库里把粮食搬出来,凡是想换的都给他们换。”

老人松了一口气,立即跪下给林清婉磕了一个头,“谢谢东家,谢谢东家。”

林清婉上前两步将老人扶起来,浅笑道:“老人家不必多礼,反正都是一样的价。不过粮食可比铜钱重多了,你可能运回去?”

“可以的,家中有不少子侄在这里,大家可以到城里雇几辆驴车。”

林清婉微微颔首,还是忍不住提醒道:“路上小心,要是路途遥远,还不如换成钱。”

老人心中感激,低头应了一声“是。”

第104章 推演

有不少短工见老人与他同行的十来个人都换了粮食,只支取了少部分铜钱,不由也学他要用粮食支付。

林清婉并不阻拦,让人选了二十来个短工,带着他们去库房里扛粮食。

虽然只有少部分人换成粮食支付,但所需的粮食也不少,直接把半个库房给搬出来了。

一包包粮食堆在门口很是壮观,本只想拿了钱便回家的短工们立时犹豫起来,也斟酌着换了些粮食。

不过他们不像老人及其亲属几乎把工钱都换成了粮食,而是只换了一两袋粮食。

这已经是极限了,相比于粮食他们更喜欢铜钱。

钟大管事忍不住看向林清婉,林清婉对他微微颔首,并不阻拦。

直到库房里的粮食越来越少,直到不足一半时林清婉才道:“粮食不够了,我手底下还养着长工和庄户呢,他们都是要吃饭的。现在只能换这么多了,大家匀一匀,多支取一些铜钱吧。”

有人便笑问,“东家今年秋收收获了这么多粮食,怎么会就没了?”

林清婉笑,“先前赊欠了不少东西,粮食下来便或卖或抵账了,剩下的并不多,不然我也不会这时候结算工钱让你们回家去了。”

钟大管事心中一动,立即领悟了林清婉的意思,接过她的话茬,一边给人结算工钱,一边哭穷道:“你们以为今年我们收获多?焉知我们支出的更多,别的不说,就文园那边的果树和花树就花了这么多。”

说着给众人比了个数字。

众人咋舌,“怎么这么贵?”

“一是那边地方大,要的果树多,二是买的树大,须明年开春就要开花的,你们看这一棵就要多少钱了?”钟大管事叹气,“还有你们这么多人,每日吃的喝的不都是钱?再加上工钱之前许多东西都是先赊账的,但现在秋收下来了,我们便不好再拖,这一结账才发现先前的开销太大了。”

他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道:“东家什么都好,就是年纪太不知节俭,如今快要断炊了才想起来节省,唉”

郁雨竹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