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只想种地[穿书]+番外(96)

作者:也算逍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知道让天下文人闭嘴的最好方法吗?”高纯眨了眨眼,轻笑一声道。

“考试?”高洛神疑问道。

高纯摇了摇头,她眸光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杜家人一直不肯入朝,在文人中声望极高。一个杜子牧只能让他们暂时收声。她缓声道:“既然老太师告老还乡了,那便拜杜老爷子为太师。”

尚书台的改制并未引起什么热议,反倒是拜杜家老爷子杜陵为太师,引起了各种讨论。谁不知道老爷子一身傲骨,说起话来犹为耿直刻薄?近几代,杜家子弟不出仕,便是杜家的家规。

杜子牧乃杜陵少子,自然不少人前往士人屋想要打探消息。

当初天演帝礼贤下士都没能请动杜老爷子,这位镇国公主难道真的可以吗?

“子牧兄,近来传出消息,难不成老爷子真要出山了?”有人与杜子牧的关系不错,趁着杜子牧得闲的时候,大声地问道。

杜子牧冷淡地扫了他一眼,轻哼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这话似是承认了此事,人群中自然是一阵哗然。等到那些人心情平静下来,杜子牧才又慢条斯理道:“老爷子身体抱恙,不便远行。”

“推辞了?”那人一听,眉头一皱,带着三分遗憾道,“不过当初圣上都没能请动,此番看来也没什么。”

杜子牧扫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等到他清了清嗓子,底下的士子便摆出了一副听书的模样。杜子牧却道:“公主曾经前往杜家,与父亲谈经论道,父亲对她极为欣赏。此番父亲虽不能入朝,不过推荐了我大哥杜子衡入仕。”

杜子衡乃杜陵嫡长子,年纪轻轻便已经是经学大师,此人博通古今,一身才学,却只在京兆私学执教,当朝士人有不少想与他相交。杜子牧提到杜陵不会入朝,使得不少人一阵唏嘘,但是提起杜子衡,却又是别样的欣喜。毕竟杜子衡也是杜家代表人物,更加年轻,未来有无限可能。至于杜子牧,众人早就将他归于镇国公主的谋臣。

早朝本就不常置,高纯不宣,那些朝臣也不会主动入宫。偶尔能够见到的身影,便是定国公高峻。原本群臣与高纯之间就是一场拉锯战,等到他们发觉送入宫的折子不再被打回,紧接着便是一道去职的诏旨时,这才开始心慌意乱。坐不住的,便去找权臣说事,而剩下的便是等待着,看各寺瘫痪后,高纯如何收场。

司徒、司空见黜,太傅和大将军都闭门谢客,能够求的也只有与凤城公主有着莫大关联的定国公。

高峻入朝的时候,见到高洛神与高纯并肩站立,亲昵如常。他有些晃神,更多地则是欣慰。从这点上看,是不是说明纯儿还是当初的那孩子呢?但是他的愉悦和轻快只有一瞬,想到了朝中的事情,他的眉头又紧锁起来。如今还在做事的,除了他的亲信,便是凡是不管的中立派。苏家和萧家则是各种摇摆,让人也难以抓到口实。他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大步迈入了殿中,朗声道:“臣高峻,见过公主。”

“定国公不必多礼。”高纯抬眸,眼中掠过了一丝喜意。

“父亲。”高洛神低低地喊了一声。见高纯与父亲议事,她本想着退下的,可是手腕蓦地被高纯握住。

高峻瞥了眼她们的手,眉头皱了皱,但没有做声。半晌后,他才问道:“不知圣上身体如何?”

高纯内心一蹙,忧虑道:“时醒时昏,我也不瞒着您了,都是用药吊着命。”

高峻大惊失色!朝中尚未平稳,若是传出这样的事情来,只怕引起大乱!他定了定心神,又问道:“殿下罢免不少朝官,可是有了替补人选?”

“此事不该是太尉的职责吗?”高纯淡淡地说道。本朝并未置丞相,相权分割,但是豁免权全部归于太尉一人。他既是外朝官,又是内朝官,可谓显赫。

锐利冷峻的神情与天子酷似,高峻无端地感觉到了几分寒意。他不觉得高纯真愿意将人事权全部交到他的手中。思忖了片刻,他佯装不知高纯的敌意,应道:“臣尚无人选。”顿了顿,他又道,“纵使尚书台分担政事,可九寺停摆,终非长久之计。”

“二姐,你以为呢?”高纯将话题抛给了高洛神。

高峻先是怔愣,继而有几分不悦。他以为自己知道高洛神的本事,就算高纯与她再亲近,也不该如此随意对待朝中大事。

高洛神没想到高纯会把话题抛给她,她也是一愣,继而微微一笑道:“天下有才之士众多,不如择优而取。原本察举制也需要考试,不如再来一场。”这本是高纯与她商议的事情,即将实行,说与高峻听也无妨。

高峻眸光一亮,他沉吟片刻道:“可以。”

“定国公以为谁可负责此事?”高纯又问道。

高峻冷峻道:“杜子衡。”他自然是观察着朝中要员的变动。杜家人肯出山,在他的意料之外,可也不算太惊喜。他是高洛神的父亲,这士人屋是自己女儿弄出来的,他可是一清二楚。“京兆杜家乃士林领袖,让杜家人来主持便再好不过。太常寺如今一片混乱,或许可以从它开刀。”

高纯颔首,不紧不慢道:“太常寺亦是太尉所领,便是您说了算。”

第90章 090

组织太学生考试,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消息传出去的时候,满城哗然。不少权贵感到诧异,却也没有阻拦,毕竟太学生里面有不少自己的门生子弟,仍旧归属于自己人。至于几个寒门的,想来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京兆杜家的杜子衡被拜为太常,此事便有他全权负责,协同国子监中的几位博士一道组织。此回考试与贤良秀才不同。高纯一开始就是针对空缺的九寺进行的,需要的自然也是有专长的人才,那些个只会死读经书的,从来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高纯对杜子衡的能力很放心,再不济,还有定国公在背后盯梢着,她便不再管顾此事,而是将心思放在另一件大事情上。如今官拜司空的乃是清河崔氏嫡脉的崔望,崔氏在政治中极为敏锐,并没有任意站队,而对女主当政,也是抱着事不关己态度的。对高纯来说,没办法直接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三公这种高位,但是一个没有任何倾向的世家大族,眼下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崔望这人吧,虽然门第可以服众,但是论起能力来,却只有一般水准,他根本压不住萧毅安插在各寺的亲信。说起来萧毅也是个机警的,当初抗议的人里面确实有一部分是他的党羽,但是一些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明面上恭恭敬敬的,没有任何的错漏,因而在清算的过程中,没办法将他们给彻底罢免。

“并州和朔方送来的消息,说是一冬百姓兵士冻饿死亡,不计其数,请求朝廷派粮。”打发走了前来禀事的崔望,高纯的眸子骤然沉了下来,她望着从边关送来的折子,眸光沉沉。如今已近五月,才传来去岁的消息,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操弄。并州、朔方与匈奴交接,戍守的将士不少,军粮不可拖,不然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怎么事情都凑到了现在?”高洛神也神情凝重。

高纯沉声道:“可能是之前有人把消息压下了,毕竟欺上瞒下的事情历来不少。若是边关动荡,恐怕天下就要不太平了。”指了指桌上的折子,高纯又道,“如今以云中郡和五原郡的问题最突出。”萧家几代都是将军出身的,而且萧毅已经坐到了大将军这个位置,虽说这几年他并没有领兵出征,但是萧家的声望还在。不过也亏得先太子时的动荡,萧家在军中的势力被铲除了很大一部分,不至于掀起大的战乱,使得江山易主。然而鼓动鼓动将士的情绪,想来也是轻而易举。

高洛神闻言叹了一口气,这朝中的事情远比想象得复杂,她问道:“你打算如何?”

“送粮。”高纯毫不犹豫道,顿了顿,她又说道,“我得去父皇那儿一趟。”

高纯倒不会刻意躲避天演帝,时常前去请安,但是天演帝却不愿意见到高纯,直接闭门谢客,因而这段时间,高纯都没有登门。这日她到了殿外,守在门口的郎卫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她眉头一蹙,便大步迈入了殿中。

天演帝仍旧是不能下床,但是气色好上了许多,不至于看着像是下一瞬间就会咽气。

上一篇:星火燎缘下一篇:风华当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