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群里面几个月不作妖的粉头还没忘记四个月前的那场骂战呢。
他们觉得到了扳回一局的好机会了。
[那陆瑶呢?我记得她今年也刚结束高考,有人知道陆瑶考的怎么样吗?]
[那谁能知道啊,她平时又不在网上发言,就拍了一部戏,消息少之又少。]
[肯定没白白考得好吧,不然你看她上次被别人说了两句,就一群人转发微博澄清的架势,这会儿肯定一群人发微博祝福她考了多少多少分了。]
言之有理。
[那机会来了,别管演戏怎么样,演艺圈演技好的明星多了去了,可要论成绩,能比白白考得高的可不多。]
[哈哈哈名字我都想好了,同为18岁拍戏少女,为什么她们的成绩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学霸与学渣哈哈哈哈,真希望陆瑶考到五百分以下。]
可陆瑶连微博都没有,自然不会主动公布成绩。
这群人泛坏水儿,想阴招,决定买营销号,买热搜,让他们去发布对比,逼陆瑶出面公布成绩。
等戚白白和顾家人聊完,回房间打开手机时,已经来不及了。
不少粉丝过十万的营销号都开始带节奏了。
看着下面一片对自己的赞叹,以及对陆瑶成绩的好奇留言,戚白白的不安也逐渐被抚平。
“也是,她要真的成绩好的话,还需要连拍戏的时候都天天用功努力吗?”
学习差才需要刻苦用功,学习好的就算认真,也到不了陆瑶这种地步。
她对于陆瑶的认知来自书,也停留在书里那个被全网黑的顾家童养媳身上,自认这种人不会有什么出息。
于是心安理得地看着事情发酵,影响面越来越大。
五个小时过去,她躺在椅子上刷到新的一条热搜——
不回应是没看到,还是成绩不好?
里面一边倒的对现在孩子为了演戏赚钱,而不顾学业的抨击,映射的是谁,只要早上看了热搜第一条的人都能猜得出来。
在踩陆瑶的时候,顺道捧一下戚白白。
她越看越开心,反正是躲在自己屋子里,没有顾家人看,就算笑也不会被发现。
戚白白觉得太解气了,几个月前憋到现在的不快一扫而空,看,还是要靠知识取胜。
演戏好有屁用?
初恋脸有屁用?
有本事你演戏好初恋脸的同时,再拿个状元打打她脸啊?
戚白白痛快地想。
谁都觉得陆瑶是默认了自己学习成绩不好。
只有较为亲近的人才知道,在成绩公布的前一天晚上,她的手机就被状元招生办的人打爆了。
而这个消息,在事情即将酝酿到最大时,终于被发现了——
他们不停在关键词里搜索陆瑶的名字,企图能搜出她身边的人爆料她没考好的分数。
终于在过了几个小时,他们发现了一条和陆瑶相关的微博。
来自本市官方微博。
题目是——《我市文理两科高考状元真面目已经揭晓,文科状元成绩刷新了历史新高》
不会吧……
大家还是不死心,决定点进去看看,而点进去后,看着上面的照片,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陆瑶身边的人从头到尾没一个说话的。
还用他们说吗?直接官方打脸好不好。
啪啪啪——
人家陆瑶考了741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沉溺乙女小娘子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薄荷乃绿、27264011、无名氏007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章 比较
“有本事你既是初恋脸,演技好,还能把学习也搞好啊?”戚白白还记得自己几分钟前,叼着葡萄嘟囔过的话。
她当时好像还特地给‘学习好’下了个特准确的定义——状元。
结果怎么样?
陆瑶还真是状元,本市文科状元,考出了史无前例的高分,741!
她从刷到那条消息起,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原本为了护肤涂在脸上一指上千块的昂贵护肤品,卡在她皱起的眉心缝隙与忘记仰起舒展的脖颈皱纹中。
搭配着那条微博内宣传本市状元的视频讲解,对陆瑶的介绍,以及对陆瑶的老师以及校长的采访,让戚白白觉得粘腻烦躁至极。
“历届文科状元,分数从未达到过741的高分,这接近满分了!”
“在记者看到这个分数时,第一反应是想,今年的高考题会不会太过简单了?可是经过调查后才发现,考生们纷纷表示,今年的题达到了历年来最高的难度,尤其是作文题目,刚高考完结束那天就上了热搜。”
“经调查,不少文科生都以为今年的文科分数会普遍偏低,并且各所大学也会因为这次的分数下调分数线,没想到,竟还有人在这样的逆境里,考出了顺风难拿的高分!”
什么破报道?
哪家的娱记,这么会吹彩虹屁,陆瑶给他钱了?
戚白白冷着脸退出了视频,看了眼发布视频的微博名字:“……”
本市官方微博。
她闭嘴了,又重新点开了视频。
……
记者将话筒转交给了学校老师,校长的官话就不用听了,戚白白直接拖到了对陆瑶班主任的采访上。
老刘今天特地穿上了西装,仔细看的话,连眉毛都修理过了。
虽然早就料到陆瑶会考一个历史新高,但741这样的分数,他想都没敢想过——应该是全校师生做梦也不敢想的好分数。
这分数把老刘差点刺激出心脏病,出门准备接受采访的时候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却偏偏没穿皮鞋,踢着人字拖就往学校赶。
还是师母取下围裙,拎起那双皮鞋追上老刘,才没让他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人。
“您觉得,陆瑶同学之所以能考得这样的好成绩,是因为什么?她的智商是不是特别高?之前有没有去评测过?”
老刘:“……”
这话听上去是在夸奖,细细一品味,还是在夸奖。
可大概是因为教语文的缘故吧,一句作者本人都没有任何意思的景点描写,都能被他感悟出七八种深刻的含义。
职业病所致,他难免多琢磨,越琢磨,越觉得不舒服。
“陆瑶同学的确聪明,但这个分数,不是仅仅靠聪明就能达到的。”老刘认同聪明人学习是会比别人事半功倍一些,可不认同将考好的理由全归功于聪明这点。
老刘认为:“陆瑶同学之所以能考得这样的好成绩,与她平时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关系的。从入学第一天起,她就几乎没迟到过,每天都是早到,晚退,上课时也不会分心。”
“您说的这些,不少学生都能做到,可仅仅做到这些,就能当文科状元了吗?”记者问。
“当然不,”老刘嫌弃道,“这做一天容易,连续三年都这么做,谁能保证?要真的有人连续三年都像我说的那么做,不是状元,也必成大器。”
起码光自制力这一点,就足够证明他可以办成大事了。
记者奇怪道:“那陆瑶同学就没有迟到,或者请假过吗?按理说,这个年纪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应该都会有一点小小的叛逆吧?”
问错了。
陆瑶,还真没有叛逆期。
老刘皱着眉想了会儿,摇头:“三年来,她就因病请假过一次,然后在路边救了个心脏病突发的老爷爷,还送人家去医院,所以迟到了一会儿,唔……再有,那就是去年为了拍戏,请假了一周半。”
“拍戏?”记者眼睛亮了,他刚刚看到这班主任这么护着状元,还以为这件事需要铺垫很久才能问到呢。
没想到班主任自己就提出来了。
老刘嗯了声:“就是今年前半年大火的那个年代剧,《看从前》嘛,我家里人也在追,陆瑶演得不错。”
“听起来,你并不反对她演戏这件事?”记者惊讶道,“她可是为了演戏特地请假一周半呢,你不会生气吗?”
“这有什么可生气的?”老刘纳闷,他脾气是暴躁,可也没暴躁到这种地步吧,“她拍戏的时候还坚持完成每天作业,回来第二天就考了全校第一,而且不仅没有骄傲,还比平时更加刻苦努力学习,我……我为啥要对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