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一把把银票拍回大嬷嬷怀里,让她收起来。大嬷嬷一见四爷那模样就知道这位小爷是真不高兴了,赶紧就拿着银票揣怀里,都不敢叫四爷再见着。
等四爷走了之后,十四才灰溜溜的从里间出来,“额娘,我就说他不能收吧。”十四是跟德妃哭穷来着,可是也没想说真拿额娘的银子去糊弄哥哥。这主意德妃说的时候十四就不同意,实在是太馊了。可架不住人老四来得快,十四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你还好意思说,我告诉你,额娘不是偏心你,我那是怕你不还银子,别人背后戳你哥的脊梁骨。”年轻的时候觉得生了这俩儿子是自己福分,在宫里能站稳脚跟。如今看来,大的小的都是债,那个都不是省心的货。
“这十万两算是借你的,不还不行,等额娘哪天老了,这东西你们兄弟一人一半,谁也别想占便宜。”演了这么一大出,就是不想让老四知道钱是自己出的,这会儿再借给十四,老四应该就不会往自己身上想了。
等到第二天四爷去十四府上,好家伙,厅堂里尽剩点桌椅板凳了。其余的?十四倒是不怕羞,一问就说是全当了。
“哥,十二万两银子,一分不少。”十四把银票拍在桌上递给自己亲哥,“我都快砸锅卖铁了。家里就剩您弟妹那嫁妆我没好意思动。”十四这话虽夸张,但是也不太假,德妃给了十万两,还有两万两自己还真就是找完颜氏拿的。
话说到这份上四爷也不能一点都不表示,本来四爷就是打算压着这小子出点血,自己再给他凑点。现在他自己凑齐了,正好省了自己出手。
四爷从兜里拿出五万两递过去,“把该摆上的东西都摆上,别背后说你哥心黑手狠,叫弟弟用媳妇的嫁妆过日子,我丢不起这个人。”
十四没想到四爷出手这么大方,半天才嗯了一声,等四爷走了之后,这五万两麻溜就又送到德妃那儿去了,这银子拿在手里烫手,真要自己花了,怕是出门都得摔个半死。
就这么着用了七八天,四爷跟五爷生是凑出将近二百万两银子,第一批往南边去的款子,到底没耽误事。
不过在自家人口袋里掏钱不算本事,剩下还有那么多臣子奴才才是大头。八爷原本是想跟在四爷后头混日子,自己干不成的活儿,总不能还帮着老四办成了。可谁能想到老四在这方面还真有两下子,平常那么不沾俗事那点脸面,这下一点都不要了。谁不还钱,甭管哪家的宗亲、大臣,都敢往户部请。
这明晃晃的打脸,谁受得住啊。康熙案台上参四爷的折子一时间跟雪花片一样多,可人老爷子护短啊,谁参的本子都不看,只要儿子能把钱要回来就行。
就这么着,八爷不下场都不行,再不出力,老爷子那头没法交代。要不说八爷还是有本事的人呢,四爷一个人吓唬他们,再是吓人也总有刺头。现在多了八爷,俩人一个□□脸一个唱白脸,真真把下头这些奴才唬都够呛。
京城里算是被三位贝勒爷搅了个天翻地覆,连废太子挪宫的事儿都没能掀起太大的水花。毕竟旧主子再是主子,还是没有银子重要。
这回能回来,也是因为欠户部的银子已经追回来大半,剩下的,能回一点是一点吧。有个几个府里,已经是把欠条打到十年后去了。每年的俸禄都别想沾手,全都得拿来还钱。
晚上吃饭的时候,阿若听四爷说这些,听得一愣一愣的,四爷在外面甭管怎么着,多少还要端着点范儿。也就现在回家了,关上门来跟阿若多说说。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四爷好容易回园子一趟, 总共也就待了三天, 第三天一大早就准备回城了。临走前阿若小孩儿一样拉着他衣袖不让走,四爷难得见她这般模样,“爷在的时候你就嫌东嫌西, 昨儿晚上是谁嫌爷身上太热,不肯跟爷睡来着?”
四爷说这话就是故意逗她,现在天还热着, 可她这肚子是一天比一天大起来,最是不耐热的时候。邵嬷嬷发了话, 晚上屋里不能留冰,两个主子在这事上头谁都得老老实实听话。四爷身上火气重,可不阿若不愿意跟他黏糊着嘛。
“我那就是说两句,那你还抓着不放了。”阿若知道他又拿自己打趣儿, 干脆松开拉着他衣袖的手,扭过身子不理人了。
“你说说你, 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说翻脸就翻脸的。”四爷见她这模样不像撒娇, 干脆又坐回榻上,想把人掰回来面对着自己。
阿若其实也不是不明白他这是在忙正事, 这么多年了,康熙难得在正经是上用他们, 以往这些贝勒爷们顶多也就是当个吉祥物。四爷装了这么多年的云淡风轻乖儿子,阿若瞧着都替他委屈。不说非要争到那个位子吧,正当壮年的皇子阿哥, 什么事办不成,偏偏只能缩着脖子混日子,时间长了谁心里舒坦。
道理谁都懂,可就是一见他要走,心里就抓心挠肝的不舒服,阿若把这些都归结到孕期综合征上,就是没法跟四爷掰扯明白这玩意儿。“我没事,你赶紧走吧,回去路上还要这么久,待会天就热起来了。”
这位爷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还是他养的那几匹好马,现在再不出发,到京城的时候非晒死人不可。
“真让我走?”四爷又不傻,这会儿谁起身谁倒霉,“这样,爷今儿下午就让人给你送点东西回来,真想爷了就看看那东西,爷们心里有你呢。”这话说得又肉麻又土味,可是怀着孕的阿若就好这一口,嘴角憋都憋不住的往上扬。
“送什么啊,银子我可不要啊。”阿若一张嘴就显得特别财大气粗,现在自己手头铺面越滚越多,加上宋家弟弟现在在广州府当县令,十三行里的货,自己能随便挑好的,才不缺银子首饰呢。
“放心,爷是那么俗气的人吗。”四爷见她笑了就放心了,两人又腻歪几句之后,苏培盛掐着点从门外探了个头进来,四爷这才起身往外走。
阿若原本已经计划好今儿要干的事,大格格这边把奶嬷嬷换成了教养嬷嬷,福晋那头干脆也花高价请了两个教养嬷嬷回来给二格格,说是学学仪态,管家。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大格格年纪也不小了,两人一合计,干脆每天下午都腾出一个时辰的空档来专门上课。
今儿是第一天,孩子学规矩,当额娘的当然要去瞧瞧,看看这新进府的嬷嬷成不成。可四爷走之前非要留一句下午会送东西回来,搞得自己一整天都不在状态,想挑嬷嬷的刺都挑不出来。
“额娘,您这是累着了?”阿若坐在大格格屋子外间远远看着,不小心就愣神了,直到爱兰珠坐到自己身边唤自己,阿若才突然惊醒。
小姑娘转眼就大了,阿若看着嬷嬷教她端庄的仪态,突然就有点想起了李氏。李氏这个人啊,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到这会儿阿若对她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她怀了爱兰珠之后到自己屋里去的时候。谁能想到一转眼,故人都走了这么多年了呢。
“额娘就坐在这儿有什么好累的,只不过刚刚看爱兰珠长得真好看,一下就看出神了。”阿若哄孩子那是一套一套的,嘴甜得不行。甭管到什么时候,小姑娘最喜欢的都是被人夸长得好,爱兰珠听了这话一下子就笑开了。
“额娘,您就别夸大姐姐了,您一夸她,大姐姐转背就得到我跟前来显摆,您说我多可怜呐。”说话的是三儿孟古青,三儿现在也四岁了,早阵子这孩子就提出了不许再叫她三儿、幺儿,得叫孟古青。
这孩子不知道像了谁,从很小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比别的小孩精灵些,这两年更是不知道从哪儿学的这一副特老练的做派,阿若教也教了,罚也罚了,就是半点用都没有。亏得她阿玛还说这样挺好,说他家的姑奶奶聪明伶俐,以后走哪儿都不吃亏。
“哪都有你的事,今儿先生教的字学完了吗,这么早就跑回来了。”孟古青今年年后才开始启蒙,所以四爷就给单独请了个女先生。两个孩子年纪差得远,就没在一起上课。
“学完了,就五个字,瞧上两遍就会了。”孟古青挨着自己额娘坐下,手里捧着一碗冰豆花吃得来劲,“额娘,你明儿还过来吗?”
小孩儿到底是小孩,总想家里大人陪在身边,阿若这一点做得一直都不够好。从弘昀出生自己没排斥奶娘嬷嬷们奶孩子之后,过后自己就更没有想要亲自养孩子的想法了。虽说几个女孩儿就养在一个院子里,天天都会过来请安,一起吃饭,但是像自己小时候妈妈跟在屁股后头管着自己的时候,就真的从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