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吃两顿都是年成好的时候了,似甄珠她们家这种每日三顿,说出去都会让人指责败家,地主家也不过这样了,这都是因为甄珠家中没有外债人口也少,甄屠户和秦氏二人都能挣钱,比一般土里刨地的好太多了。
当然,她们家在村里也有七亩田,这些时日刚刚插完秧,甄珠的祖父祖母外带请了亲戚过来帮忙种完的。
甄珠吃完后,秦氏让她们去摘药草,自己收拾碗筷,弟弟小毛跟在后面吵着要去,被秦氏安抚下来了。
六七月份正是天儿最热的时候,知了在树上叫唤着,麦穗和甄珠一起捂着耳朵跑走了,二人手拉着手上了山,麦穗同甄珠道“我可能过些日子就要嫁到廖家村了,我娘说哥哥成亲拿不出彩礼来,只好换亲了。”
其实麦穗年纪不大,还未及笄,她个头生的大,做事又麻利,之前就有媒婆上门了,可她家穷,两个哥哥都没娶上媳妇,换亲便是村里人一种很常见的方式。
可于甄珠而言,麦穗就比自己大一岁,她看了看同伴一眼,“麦穗,那家人怎么样呢?”
麦穗自嘲一笑“也和我们家一样穷的叮当响,他们家的那个女儿比我长的好看些,所以要的彩礼多,我哥哥也二十多岁的人了,再娶不到媳妇,可怎么办呢?”
她看着甄珠道“今天谢谢你,还是我头一次吃那么好吃的馍,你和你娘都是好人,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恩情的。”
她穷,并不代表她就真的傻,甄大娘为人慷慨,那次她肚子痛,甄大娘带她去看了大夫,以前她从来不知道去哪儿看大夫,也因为那次她认识了隔壁村的大夫,知道采药卖钱,她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是却很清楚谁是好人。
甄珠连忙摆手“你这么说就是言重了,你既然要成亲了,我也没什么好的送给你,以前你不是总说喜欢我的帕子,我有新的,送给你吧。”
她希望自己的好朋友能够得到一点快乐,她实在是太苦了。
麦穗不懂说什么好听的话,帮甄珠正了正草帽。
采了天门冬回来,麦穗准备卖出去,甄珠却准备自己做药,她手边有一本神农本草经,这是她攒了许久才买回来的,乡下的大夫医术不好,游医们又不放心,她便自己摸索,这天门冬膏将天门冬去皮、根须,捣碎之后用纱布取汁,文火将汁熬成膏,再用小瓷瓶装着。
上次,她咳嗽后看病也总是不好,自己照着做倒是好了,她都是野路子,所以治病也只能自己先试,如果行的话再给家人吃,弟弟小毛也是吃这个词好的。
秦氏替她收着“所以说读书识字就是好,我们小毛日后也要读书识字才好。”
甄珠笑了一下,想起麦穗,她又道“娘,麦穗要嫁去廖家村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她见面。”
“你若跟她好,便送些东西过去。”秦氏比甄珠还要早知道这件事情,可这种事情她也无能为力,乡下人还不都是这么过的。
有能力的早就跑外面去了,种田不过是图例刨食的,能有什么大出息。
“我知道,她喜欢我的荷花帕子,我把那条新的送给她,她喜欢吃我做的馍馍,我蛋馍给她吃。”
这便是她能够送的最大的礼了,粮食对于庄稼人来说十分金贵,秦氏进门十年,一直到生了儿子才名正言顺的管着粮食,否则以前家里什么都是甄老太说了算,多用一滴油,都给脸子看。
秦氏含笑点头“你有分寸就好。”
甄珠虽然比一般农村的孩子要娇贵些,但是许多打猪草捡野菜她也要做,她最快活的事情便是打完猪草后,再找找药草,今天是运气,找到了像大蒜头的野菜根子,她索性把这一窝都挖了,回去便兴奋的拉着秦氏说话。
“娘,这是百合,像得了痨病一直咳血的人吃了这个也能够缓解呢,还有头晕、夜不能寐还有一些疮病也能治。”
母女二人兴致勃勃的种下百合后,甄珠看天儿太热,把放在外边的水都照的热透了,索性到后院洗了澡又洗了头发。
而另一边,袁晴的生意做的很顺利,她的果酱卖的相当好,因为天气热,随意泡点水,喝进去竟然沁人心脾,商家索性定了不少,甄屠户自然为妹妹一家子高兴。
甄二姑快哭了出来,“我哪里想到还有这一天。”看了看手中的银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袁晴笑道“咱们回去就起了屋子,日后我们住大房子,请大舅过来玩。”
甄屠户欣慰一笑,越发觉得这个外甥女实在是贴心。
一行人返家,因为袁家要制作果酱,甄屠户便送妹子回去了自己再回来,不料,在路上牛因为走了太久的路忽然抽畜,牛忽然发狂撞到来人,来人是有名的赖皮,因有个姐姐做了县太爷的姨娘横行乡里,甄屠户自知惹不起这人便把牛陪给了他,还付了三两银子。
回去后,甄屠户因为失了钱财,被人打了一顿,又赔了银子,大病了一场。
秦氏却没有好言语,“你瞧瞧你,做了好事又如何?你那妹子也是奇人,送了一两银子过来,说是借给你看病的,真是好意思。”
这秦氏以前就对甄二姑不满,现在对她印象更是不好,甄屠户却想他妹子千辛万苦赶过来送钱,晴晴这孩子宁愿不赚钱也送了一只鸡给自己补身体,这秦氏就是小肚鸡肠。
眼看二人又要吵起来,甄珠把药端了进来,“爹,我再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在集市上摆的位置也被人占了。”
身体不好可以养着,但是赚钱的事儿丢了,他看着甄珠道“胡说八道,那是我多年的老东家了,怎么会……”
甄珠叹道“您这么久不去,人家又知道你惹了县令家的小舅子,可不就趋利避害吗?要我说现在想个法子做营生。”
甄屠户早年跟着别人学杀猪,去云州几年也是做力气活,再多的也就不会了,他现在大病了一场,也害怕别人报复,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要做什么好。
秦氏此时倒是坚强极了,“我的凉虾卖的好,但因为之前家里有生意做,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今看来不如再想想做些什么,总要熬过去,我的小毛还要读书呢。”
女人的韧性是很强的,甄珠也道“我跟娘去帮忙。”
“你甭去,我和你奶去就成,你生的这般好万一被别人看上怎么办?”秦氏想的不错,让婆婆甄老太过去帮忙,这甄老太却拎着包袱去了甄二姑家,说是让甄老头帮忙。
这甄老头是出了名的懒惰之人,如何会帮忙,秦氏气的半死。
只能等甄屠户好了再做打算,甄珠便开始做绣活挣钱,尤其是秦氏把儿子小毛送进私塾后,家里越发捉襟见肘。
而袁晴这一边却过的红红火火,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自从袁晴有了金手指后,什么运气都来了,家里盖了大房子,她还请了手脚麻利的外祖母来帮忙,每个月都给点钱,甄老太做的开心极了。
甄二姑笑道“多亏了我们晴晴厉害,知道去县里卖,这可不,生意好极了,我们已经找人买牛车了。”
提起牛车,甄老太遂道“你大哥也真是运气不好,在路上把牛车都给了别人,自己又病着这么些日子。”
“别提这个了,大哥性子一向鲁莽,我这个做妹妹的也算仁至义尽了,拿了一两银子过去给他治病。我大嫂还耷拉着一个脸,好似我们欠她的一样。”甄二姑对秦氏非常不满意。
她大哥原本有一把好力气,生的又壮,多的是姑娘要嫁,却选了穷的叮当响的秦家,这秦氏脾气还不好,每次他哥哥对她略好一点,她还吵架,闹的人尽皆知,不仅如此,对她娘也不孝顺,她那个女儿对晴晴也是不放在眼里,这次虽然她哥哥倒霉了,但她心里还有几分雀跃,这样秦氏一家子就翻不起来了。
甄老太正在切桃子,喝了一口水道“是啊,她好意思让我跟她帮忙去,若不是娶了她这个败家玩意儿,我们老大怎么会遭遇这个。”
袁晴进门就听到这个,她想原来自己真的是有福气的人,对她不好的甄家大房还真的出事了,这大舅虽然对她还不错,但是他倒霉了,受累的是甄珠,于她也是好事,再说她大舅也不过病一段时间,好了又可以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