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池容眼里看到一丝对自己的探究。
甚至觉得,池容邀请自己常去的话,都是源于这丝“探究”。
……可池容想知道什么呢?
……
……
“小少爷毕业了。”管家将一盘茶点放在老爷子的摇椅旁边,笑道:“您应该高兴啊。”
池容沉吟片刻,将象棋棋盘上的子微微挪动,叹道:“我当然高兴。”
雨一直下,天气慢慢热不起来。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舒服的天气。可对于上了年纪的池容来说,就有点不好受了。
好在屋里很暖。
管家又拿了毯子,帮老爷子披在腿上。他在这里干了大半辈子,只比池容小十余岁。算是看着池北杨、池南桑长大,又看着池珺、池瑶出生,几乎是半个池家人。对池容,也真心尊敬。
这会儿,他略有不解,“那您为什么一直叹气?”停了停,“小少爷之前打电话来,说他这周周末可能抽不出时间,干脆下飞机后直接过来,住一晚,之后再去公司。”
池容:“小钟呢?”
管家笑道:“没特地提,但大概也会来。”这半年,钟奕来这边的时间,都要远远多于池北杨、池南桑来的时间。
管家轻轻叹了口气。
谁能想到呢。他来这里时,少爷小姐也才读小学。那时候,南桑小姐争强好胜的性格就显露出来。而北杨少爷也与妹妹吵来吵去、半点不让。
当时,老爷子忙于工作,夫人身体又一直不好。除去平日斗嘴之外,两个孩子学习都不错,平日额外上课,也都专心听讲。
……怎么会成现在这样。
好在小少爷性格好,念着老爷子。小小姐被管束的多一些,不太来。可来了以后,便会乖乖坐在老爷子身边,给姥爷剥果子。
池容闭上眼,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摇椅把手。
他忽然问:“你怎么看小钟?”
管家一怔。
斟酌着回答:“小少爷的朋友,您先前都说了,是个聪明上进的孩子。”
池珺其实是不太拿公司里的事到爷爷面前说的。
但池容主动问起时,他也不会隐瞒,慢慢讲了自己与钟奕在做的事。
池容听了,不置可否,只说:“既然你觉得好,那就去做吧。”哪怕有什么问题,也有他做爷爷的兜着。
至于钟奕——
池容微微沉默。
有件事,他放在心底很久,却不知要如何说。
想与管家讲,又忧心是不是自己多想。
一直不说,却也不应当……
池容:“丛兰那边,有没有提过,给小珺介绍年轻女孩?”
管家笑了笑,说:“这年头,不兴相亲了,要自由恋爱。”
池容皱眉,喃喃说:“也不是不让他自由。但这都多少年了,小珺什么时候能谈个朋友,带回来,给家里看看。”
管家:“小少爷不是忙嘛。”他倒看得很开,“怎么着,也得等在公司站稳脚跟之后,才有功夫谈这些。”
池容再次沉默。
没办法。
真的很难说。
在钟奕第一次来这边时,池容就有了一种很莫名的感觉。
……是那个小伙子,看自家孙子时的眼神。
这辈子,池容见过太多人了。他知道钟奕外表彬彬有礼、温雅斯文,是个教养很好的孩子。可也能看出,钟奕眼里藏了许多野心。
所以在见到钟奕的第一面,池容便觉得,公司里那些影影绰绰、甚至传到自己耳朵里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他兴许只是打算拿小珺做一个跳板。
等到小珺扶他到高位,这个姓钟的年轻人,迟早会觉得“好友”给自己的“帮助”,已经成为束缚。到时候,别说甩开池珺单干了,就连直接拿在盛源多年的工作经历出来,说点半真半假的话,踩盛源一脚,都很有可能。
这种事,池容见过很多。如果主角不是自家孙子,他甚至不觉得意外。
但那时候,池容真的带了点惊诧,反思:是不是因为先前那些年,我们对小珺的人际关系把控太过,让他……不太能分辨围上来的人,到底抱有什么目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反倒是他的罪过了。
池容这样想。又更留意钟奕。
演技好的人,连眼神都会骗人。
但总有些遗漏的、忘记掩饰的时候。
池容成功地捕捉到了。
他看到钟奕侧头对池珺讲话时眼里的那点笑意,还有某种不加隐藏的情绪。
那一刻,池容心中震动。
类似的眼神,他见过许多。
在自己病逝多年的妻子眼里。
可面对如今关切询问的管家,池容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钟奕看小珺的眼神,就像阿秀看我。
他甚至觉得,很多时候,如果不是面前有自己、有管家,钟奕就要去亲小珺了。
池容一个激灵。
……这又算什么?
他想:不,兴许是我看错了。
需要多观察一段时日。
……
……
自机场至池家老宅的车上。
等池珺与钟奕对综艺节目的讨论告一段落,方源立马接上,迅速、准确地归纳了池珺不在的几天,公司上下有什么大事小事。
池珺听完,“嗯”了声,没说什么。
的确没什么好讲。
一切都按照他和钟奕走时的布置,按部就班地进行。
盛源情况如此,钟奕的工厂,就更加“按部就班”。在京市时,钟奕原本就已打开销路,不愁买卖。后来,乐园项目正式开张,183号玻璃的订单更是源源不断被送到钟奕面前。工人们加着班,拿着额外工资,倒是干劲十足、并不抱怨,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展望年终会发什么奖品,同时庆幸自己在钟总说要迁厂时主动报名、与工厂一起来到海城。
只是工人们来了,那几个在京市时,被张老师老友托付给钟奕的老师傅却未曾跟来。对此,钟奕谈不上遗憾与否。毕竟在刚开厂时,那几位老师傅给了他很多生产上的建议。感谢是有,但对方毕竟年纪大了,这下正式退休,也很顺理成章,于是并不可惜。
此外,这两年买下的其他几个专利,也颇有收获。
时至今日,钟奕大一卖出的隔热玻璃专利到期、配方公开。一时之间,生产者如过江之鲫。张老师问他,是否也要凑个热闹。
钟奕考虑片刻。
回答:“不了。这样下去,迟早供过于求,价格很快要跌。”只是成本摆在那里,再跌,也在一个限度上。
不过到那时候,也就达不到钟奕盈利的要求了。
张老师十分感慨,说:“当年,我们全仰仗美国佬进口,可没想到有天这玩意儿成了烂大街。”
钟奕笑了下,说:“不好吗?”
张老师摇摇头:“好是好。”只是很想不到。
仔细想来,认识钟奕至今,钟奕做的一切事,都出乎张老师意料。
但在钟奕身上投资,也是他这几年内,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
……
方源汇报完工作,池珺:“我记得你家在两条街外?王叔,绕一下,送下方助。”
方源受宠若惊。
池珺笑一笑,“嗯,这几天辛苦你了。”
对于自己亲自挑出的团队,池珺十分放心。
要说身在京市时有什么忧虑,也只能在于这段时日,莫元、池铭会不会趁他不在,给团队找什么麻烦。
但现在看来,各方都在观望。
一定程度上,又成了最稳固的三足鼎立。
十五分钟后,方源下车。片刻后,车子重新启动,驶向郊外。
池珺看着窗外连绵不断的细雨,慢慢地、不引人注目地,将手伸向钟奕。
然后与他十指相扣。
第89章 想让你
钟奕:“……?”
他低头,看了眼两人扣住的、压在椅垫上的手。
又抬头,看着状似漫不经心,实则唇角微微勾起、看着窗外的池珺。
小池总心情不错。
钟奕这样想,于是因为连绵细雨而来的、稍有阴郁的心情也骤然放晴。
他挪过视线,去看后视镜。司机在专心开车,似乎完全没有留意后座上的动静。对于这位“王叔”,钟奕知道最多的信息是:这原本是跟着丛兰女士的人。这半年来,池珺回海城,暂时没招到合适的司机——要嘴严、忠心耿耿,不被轻易策反。有多少重要方案,都要在车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