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一品/天师上位记(511)

作者:漫漫步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们不帮忙,我与卫天师相识一场,一见如故,总是要帮忙的。”智牙师嚷道,“来啊,那个学生同我一起,我们带着人去找找看……”

卫君临连忙跟了上去,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众人的视线。

崔璟看了眼那睁开眼的周方,见他只是被吵醒了,便收回了目光。

一旁的吏部官员互相推了推,还是忍不住问道:“崔大人,这……就由他们去么?”

“随他们去吧!虽说本官也觉得卫天师应当是中途有事离开了,”崔璟道,“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我们这位阴阳司最年轻的天师大人当真一不小心,走了晋景公的老路呢!眼下有他们帮忙不是更好?”

这……好吧!虽然觉得不可能,但万一卫天师没留意脚下,马失前蹄……不,不能这么形容,方才发生的事情委实有些匪夷所思,以至于两个吏部官员只觉头脑发胀,糊涂了。

……

日光明亮,长安城里的气氛随着黄少将军的归来轻松了不少。月心湖中心的亭中或坐或站了七八人,有坐在正中石桌上喝茶的,也有惬意的举着鱼竿垂钓的,更有手搭着栏杆,有一茬没一茬与身边人说话的。

真真好一派惬意之景。

“年纪大了,爬山什么的都是虚的,不若与尔等喝茶、钓鱼、聊天岂不自在?”坐在亭中喝茶的国子监祭酒虞世基感慨道,中元节才过,他便开始聊起了下一个节日重阳登高。

“听说那个匈奴左贤王昨日带人翻遍了我大楚国子监的茅房!”有个举着鱼竿垂钓的老者轻哧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嘲讽和不屑,“蛮人就是蛮人,举止粗鲁,连那臭气熏天的地方也不放过。”

虞世基闻言干咳了两声。今日,他们这几个朝中走得近的文官趁着清闲时候,出来小聚了一场,都是文人,难免清高,又读孔孟,多学儒家经典,信奉“君子远庖厨”,连庖厨都远,茅房那种地方更不用说了。即便国子监的茅房打扫的很干净,也燃了熏香,这茅房依旧还是茅房,代表着脏臭,自是要远离的。

虞世基坐在其中很是坦然,国子监祭酒的官职虽说不高,但论地位却非比寻常,毕竟这朝中的官员,除了偶尔的一两个真正从死人堆里厮杀出来的武将之外,大多数在朝的官员都曾在国子监就读。就连如今刚刚回京的武将黄少将军,昔年也在国子监就读过。

世人尊师重道,是以即便他不过是个正四品的国子监祭酒,也没什么人敢不给他面子。

虽是嘲讽匈奴的质子,但说穿了到底还是心里不痛快吧!

长安城里官兵随处可见,街头巷尾人人在谈黄少将军,他们未必对黄少将军有怨言,但对眼下重武轻文的局势却是不满的。太平盛世里,文官出头,时局动荡时,武将扬名。

而现在显然处于后者,他们又不比位高权重的左右相、一品公等人,不管文武皆离不开他们。他们是真正靠读书起势的,在座的七八人接作的一手好文章,属于真正的文人。这其中自然以站在一旁,手搭着栏杆向远处望去的徐长山先生为首。

徐长山不但官阶最高,还是文渊阁十儒之首,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官。

可即便同为一品,他虽肩太傅之名,却已然许久未近到陛下跟前了。倒不是说陛下不尊重他,而是所学眼下似乎并无可用之地。

坐在虞世基对面,同为文渊阁十儒之一的陈硕陈先生冷笑了一声:“说来说去,还是陈善那个孽畜。早知他今日如此,当年他年幼时,我陈家就不该赏他一碗饭,那今日还有他陈善什么事?”剩下来的话就不消说了,若非陈善,时局又怎会动荡?他们文官又怎会到如今这无事可做的地步?

虞世基尴尬的低下头,并未接话。倒是站在虞世基身边,国子监的教学博士柳闵之忍不住瞟了陈硕一眼:这位陈先生真是一如既往的虚伪。

陈硕是陈善一家的远亲,但两家关系极其恶劣,当年陈善家未起势时前来投靠陈硕,谁料陈硕着人从门后送出一碗白米饭,就打发人走了。美其名曰“我陈硕家门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种大字不识的武夫就别来我陈家打秋风了。”

自此两家便断了关系。当时说陈硕此举不善的人可有不少,只是没想到如今,这种恶行反而救了陈硕一命,未被牵连。

除此之外,有不少知晓内情的知道,这位开口闭口孔孟之道的陈硕先生有个女儿也曾是名动一时的才女,在黄少将军出征前夕嫁了黄少将军,才女配英雄本是一段佳话。可没想到这位才女陈小姐不但有才还多情,受不住闺中寂寞,同黄家的表侄有了私情,这等丑闻传出,当时陛下险些砍了这位陈小姐和黄家表侄的脑袋,最后还是黄少将军求情,自此了了这一段旧事。

陈硕面子挂不住,说要将同有才女之名的小女儿嫁给黄少将军。他柳闵之不知道黄少将军怎么想的,反正换他的话,他是不敢再要陈家女儿了。戴了一顶还想戴第二顶不成?最后黄少将军以“边关未定,何以为家”拒绝了陈硕。

陈硕面上是不敢说什么,但心底里未必没有怨言的,尤其如今以黄少将军为首的武将颇受陛下信任,他们文官位置却愈发的尴尬。只是不能明面上抱怨黄少将军,那就抱怨陈善好了。

柳闵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想着:这位陈硕先生也是个万中无一的人物了,能同时跟这世上完全对立的两位将星都结下梁子,是个能人啊!

第676章 为何

“闲着不好么?”比起陈硕的愤怒,有一旁悠悠垂钓的老者反问,“俸禄照发,又不需做事,不好么?”

陈硕冷笑:“怕就怕闲久了,陛下都不记得我们这些人了。”顿了顿,他又加了一句,“毕竟贵人事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又一个文官开口了,语气中满是嘲讽,“咱们这些读书人还能上战场杀敌不成?毕竟……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武夫耳!”陈硕哼了一声。

有人推了推他,提醒他隔墙有耳:“胡说什么?怎么能一概而论?黄少将军和陈善还是不同的。”

陈硕显然也意识到了,哼哼了两声,没有再说话。

但话题一开却不是那么容易收回去的,有人道:“我前两日遇到兵部尚书左流生,听说京南和东川路两路兵马已经快抵达西南府了。”

“现在陛下也不再颁旨了,太平了多少年了,这一次又……诶!”有人说着摇头自叹,“说来说去,谁能想到先王养虎为患?”

“话不能这么说,当年若无陈善,那陈王起兵造反说不定都成了,那还哪有咱们陛下什么事啊!”有人接口道,只是话才出口,便意识到自己多话了,忙又补救,朝着皇城的方向行礼叩拜,“陛下圣明啊!”

柳闵之被这官员的举动逗笑了:“大人,您在这里叩拜,陛下看不到的啊!”

那大人白了他一眼,忍不住蹙眉:“年轻人真是不懂事,老虞啊,下次不要带他来了。”柳闵之是跟着虞世基过来的,若非如此,他们这些人聚一聚,也不会轮到他出现在这里。

不准他来了啊!那可不行。这群儒生有时候有意思的很,虽然其中有些人就是个酸儒,但也有真有学识之人,这般良莠不齐的一堆文官聚在一起也是有意思。

柳闵之连忙上前施礼道歉:“大人,是小子不是,还请大人不要跟小子一般见识。”

那大人哼了一声,又有虞世基似假还真的骂了几句,众人都在帮腔,也不敢做的太难看让众人下不了台,便道:“这次就罢了。若非看在虞大人的面子上,哼,老夫定要参你一本目无尊长。”

柳闵之连声应是,心里却暗道:这种时候,陛下有功夫管个国子监教学博士的目无尊长才怪呢!

这时,有人问在一旁站了许久,却未发一言的徐长山:“徐先生在看什么?”

徐长山摇了摇头:“并未看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一个人。”

“何人?”有人问道。

徐长山却笑了:“说起来不过一个寻常百姓,不过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本官也已许久没有见过他了。”

哦,这样啊,一个普通百姓,那确实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问话的人不再追问了,话题又回到了近些时日长安城里的事情上:“不是我说,莫看何太平那个府尹总是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那衙门虽小,可不管何时,都用的到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