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与张相爷相交甚好,九年后神龙政变,其即是武将中之主谋者。
李将军这些年,也教授了碧婷马上□□与刀法。当然他亦知晓相爷心意,李家人虽皆知相爷千金才貌不凡,但在李将军叮嘱下,也皆不外宣。
李将军膝下次子,唤名李承况,年龄大碧婷两岁。此子亦是才智聪颖,深得李将军喜爱,故其少时就常随其父登门相府。因相爷与李将军不外,碧婷又与承况年龄相仿,故则允许这两个孩子一同玩耍。师父玄真子亦不反对,任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因其早知这两个孩子前世未来之因缘。
碧婷生得如瓷娃娃般可爱,又聪慧贴心,承况当然甚是喜欢与她玩耍。两个孩子在一起玩,时间长了,少不了扮夫妻过家游戏。
承况道:“碧婷怎生得这般可爱?!如瓷娃娃一般,等我长大后,今生只娶婷儿一人为妻!再无旁人。”
碧婷闻言甚喜,应道:“嗯!我此生除承况哥哥,也不嫁第二人!”
两人于是拉勾许诺。随两人年龄增长,耳鬓厮磨间又多次许下此诺。这一诺,竟牵系了一千三百余年。
碧婷虽不宜直接抛头露面,但在李多祚将军带领两个儿子出征之时,亦常扮男装随军出征。
出征前,其父张柬之亦请教其师玄真子,问当否出征?玄真子应允。
于是碧婷亦如承况兄弟二人顶盔掼甲,英气十足。看得承况父子二人甚是欣喜。李多祚早已看出,这碧婷必是未来儿媳。
战场上碧婷小姐武功谋略,着实令李将军叹服。她恰如花木兰再世,妇好重生。一路攻城斩将,使得唐军所向披靡。
李将军依然叮嘱部下,不要向外声张这员漂亮小将情况。故待每次凯旋,朝廷上下依然不知。
待到碧婷二十岁那年,师父告之,师弟太虚真人相邀研习道法,可带得意弟子同去。师父带其同去,千里之外,师徒二人不消须臾即到。期间太虚真人小女弟子元贞邀她赏花,二人聊得甚是开心投缘。待到玄真子与师弟谈完正事临要走时,见其与玄真在一起甚是开心,于是说道:“汝若愿与元贞再聊须臾也可,为师有事就先行了。等汝要走之时,让其他师兄送汝即可。但不要过于留恋,这里是仙府,一个时辰就是外面一年。”碧婷回复称喏。
二人玩得兴起,无意间闯入太虚真人丹房,元贞见一种丹药,向碧婷说道:“我见师尊曾给过我一颗这种丹药,助我加持净化。”于是取了两粒,两人分别服下。但其不知,这次竟是弄错,这丹药与那种甚是相似,却并非用以加持,而是助其开锁通脉之用,此外亦有嗜睡诟弊。即服用此丹后,需昏睡几个时辰。
通脉倒不打紧,反正修炼就需通脉。这开锁也是无妨,就是打开功能之锁了。碧婷本就根基甚好,已然修出些功能法术。只是过去于世间修道,故师父一直为其锁着。
关键是这瞌睡,可就不得了。二人在这丹房一睡八个时辰。待其醒来,已是公元708年。
碧婷睡醒后,揉揉眼睛,见元贞还没睡醒,猛然想起师父叮嘱,就慌了神。也不知自己已沉睡多少时辰,立即拜见太虚真人师叔,真人命一师兄送其回府。
到了家中,家人见其甚是惊喜。称其已八年未归,老爷与赵夫人均已去世。碧婷听后,悔恨异常。旋即想起李承况,当即赶赴将军府,李家已是人去府空,府邸被封。
一问知情人才知,原是去年景龙政变失败,李将军与次子李承况,均当场被杀。
碧婷听后泪流满面。
此时,师父出现于面前,对其说道:“碧婷,汝误食丹药昏睡,亦非偶然,皆为定数。如今汝父母均已离世,承况也已不在。也是放下一切情结痴缠之时。就随为师专心修炼去吧!”
碧婷听了,擦干泪水,回头看了看李府旧宅,在师父加持下,瞬间斩却了一切情丝纠缠。二人随即遁形而去。
☆、碧婷仙子
师父带其至昆仑山,寻一向东山坡洞府让其住下。这就是后来宇文婷获得道身之处。
碧婷每三日去师父洞府听讲道一日。回来后打坐,吐纳天地精华之气。每隔一段时间,服一粒深红色丹药,味道苦辛。净化肉身,化出五行。配合通脉,运行药力,化尽肌肤,于全身毛孔排出胶状颗粒,胶粒由深变浅,由浊变清。待其排尽,身体肌肤亦更为白皙细嫩。
如此修炼三十年,即可起空飞行。施展各种法术功能。
学习高层道法之余,也间复习外炼掌法剑法。一日,附近一座山峰忽现神光,师令其前去查看。碧婷飞临亮光处,见光芒从一洞内发出。待进得洞内,见正中央一块巨石崩裂两旁,剩下未崩一段正中赫然插着一柄带鞘神剑。这光芒即出自于他。
宝剑见碧婷进来,竟然震动飞出,在空中旋转一周,复归鞘中,收了神光,静立不动。
碧婷上前观瞧,只见鞘上端然两个字:清风。遂蓦然感到似曾相识,甚是熟悉。不觉用意念摧动,此剑亦随其如意而动。
念随心动,剑随意走。手中无剑,心剑在手。运剑于无形,诛魔于无声;一剑在手,运天地之正气。
碧婷右手持剑,伸左手上前取了剑鞘,将剑归入鞘中,返转回复师命。师父告之,此剑为至宝,与其有缘,可收好。之后,师父又授其号令正神符篆之法。
如此在昆仑山上,寒来暑往,勤修苦炼不辍。一晃已是二百年。
一日,师父对其说:“碧婷,汝在此修道已二百年,道法小成。但仍需入红尘世间历炼,以助道法。今后就下山去吧。”
碧婷谨遵师命,带上宝剑及随身物品,向师尊辞行后,随即下山去了。
下山也是飞出山麓,见大路落定,一路向东。不似现代麻烦,没钱你寸步难行。那时皆敬重佛道修炼,以碧婷仙姿,行路更是容易。
待行至江南,景色依旧,亦是她当年与李承况常来之地。
“又逢闲情会子规,
西湖烟波翠柳飞。
白堤诗语今犹在,
辗转沉浮人已非。”
静修多年,故地重游,往日世事如旧梦一场。不觉随口吟出清净诗句。
碧婷于山川五岳间游历,斩妖济民,修为大增,于一百年后回转昆仑。继续听师讲道,于山中静修。日月轮转,时空变换,转眼又是二百年。
这一天,师尊讲道后对其说道:“碧婷,汝随为师修持归元修道大法五百年,修为已大成。因汝根基甚是深厚,归元道法相较浅渺,不能度你至更高境界。此次修道仅作日后助基。待到八百年后末法时期,神州将出圣人,具足四德,统一信仰,统领穹宇,如紫薇光芒,照耀十方。汝将于六百年后,应天轮之象再入轮回,又于二百年后得此圣者真传修道大法。故今后勿再称归元道门弟子。”
碧婷听明允诺,心有不舍。
玄真子又道:“此后吾也将不在世间,勿寻勿念!八百年后,五千风流齐聚法坛。那时,或再相见。”
此后,玄真子撤了凡间仙府,云游十方不见了踪迹。碧婷则再下昆仑,游历世间。修炼界与世间皆称其为碧婷仙子。
一日,碧婷仙子行至东岳山间小镇,见此地方圆几里瘴气甚浓,知有妖邪。
待行至镇中,但见市井萧条,难见商贾行人。偶遇一妇人行色匆匆,忙上前问道:“这位大姐,请问镇中街市为何如此冷落?”
妇人见其仙姿清丽,遂答道:“姑娘,是刚从外地来吧!你一人在此需小心谨慎。本地方圆几里村镇,近来发生多起怪事。相继已有十几人失踪不见,其中亦有数名幼儿。街里皆传闻,为妖孽作祟。镇中何员外,本为乐善之人,遂聘请多位法师捉妖。然待法师到来做法,或亦失踪,或寻妖不得,未果而返。这不是,今晚又请来一位,均称法术高强。尚不知可否。姑娘你生得这般俊俏,千万要小心。如来寻亲访友,不如暂行返回,待过些时日再来;如是路过,还是绕道从别处去吧!”
碧婷仙子听了,谢过妇人好意,又问明了何员外府邸位置,遂向何府而去。
待其行至何府,但见此宅院甚是宽阔,大门敞开,院内设了法坛,一位道人正在准备。街里亦有胆大之人,站在里外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