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楼牲口棚里的臭味怄得李冶鼻子都不想要了。他跺跺脚,才刚要转身,楼上冶子妈的警告声就飘下来了,“冶子,你敢乱跑看看,我明天就扭着你耳朵送去山后的寺庙。”那架势,好像她就看到了冶子的想开溜。
依巴尔的筷子正夹住块滚在红汤里的腌鱼,听了话后,忙将筷子往饭碗旁一搁,“姐,你要送冶子去寺庙和那伙汉人的娃一起读书?那可不成,他是要继承姐夫的手艺的,和那些坏肠子坏心肝的汉人一起,可别学坏了。”
“他别带坏别家的孩子就不错了,这事你姐夫早就有打算了,要不他怎么打小就让冶子学说普通话,冶子早晚是要去山外看看的。”和白天玩耍的几个苗家男孩不同,冶子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也都是他姆爸和姆妈打小培养的结果。
苗寨和葛村以及周边都是荒山野林的,山后有间寺庙。镇里的小学远,又没老师肯到山沟里呆着。有文化的也就是寺庙里能念经文的和尚了。依巴尔也知道姐夫姐姐都是有见识的人,只得闷头喝起汤来。
楼下的冶子转着个小圆脑袋,乌溜溜的眼珠子怀疑地打量着牲口棚里的几只哼唧叫唤着的猪,姆妈怎么就知道他想开溜。
冶子的耳朵灵,听到肩膀上有很轻微的扇翅的动静,瞪大了眼一瞧,肩膀上停了只灰斑大蛾子。那花纹可不是和姆妈常穿的那件蓝褂围裙一模一样嘛?可不是么,他咋就忘记了姆妈真厉害的可不只是那张嘴。
“姆妈趁着姆爸不在,又偷偷用养得小东西监视我了?”要是来的是只普通的蛾子,冶子早就捏死它了,可惜栖在了他背上的这玩意儿可不是好惹的,要真不小心捏死了,可是要手脚麻痹好几天的。
李冶倒不是怕和汉人一起读书,他只是不想被寨子里的孩童们嘲笑,跟和尚学学问,要学他也跟婆婆学蛊去。
满天都是玉碎星辰,苗家寨子的最后一丝灯光也熄灭了。白龙潭的另一边,雷公山的某一处,那棵早上吃了盆洗脸水的白梨树上,飞来了几只啄食梨果的夜鸟。
鸟喙才尝了果肉,夜鸟就扑起了翅发出了欢喜的叫声。
13 屋后垦田忙
诸时军接下来的几天就忙碌起来了。那天从山上下来回了村后,他就让莲嫂在村里雇了四个赋闲的壮实汉子每人给了二十块的工钱,找了八条编制麻袋,一起又上了趟山。
再下山时,每个汉子的两头肩膀上都扛着包扎得严实的山土。
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了个遍,九十年代末那会儿,人工可不比现在,一个水泥工一天也就才那么点工钱。扛两口麻袋,就得了那么高的工钱,赶得上普通人半个多月的收入了,也难怪村里的长舌公闲嘴婆们眼红地直嚷了。
“花八十块钱弄了八大口袋的泥土,你说那老头子可别是傻了?”村头的汉子们都说,山区最不值钱的就是土,雷公山满沟满壑都是红色的酸性土,土力不肥,种出来的作物个头也小,诸时军还花钱雇人搬土,那不是傻是什么?
东南苗寨位于黑山的半山腰上,海拔足有四五百米,从葛村过去,必须通过白龙潭上的那条破败索桥。诸时军一忙活起来,也就忘了让小鲜去对山苗寨道歉的事。
“老爷子手脚还挺麻利的,赶得上村里的工匠了。”莲嫂折着豆荚,看着诸时军老人在屋后忙活着,逗着小鲜说话。
诸家后面的一亩三分地,被彻底改了模样。诸老爷子刚搬来时,还放不下京市的事,又见小外孙女不习惯山里的生活,心思压根就没放在屋后的荒地上。在山上看到了那棵韧性十足的老水杉后,算是悟了过来。他一生之势跌宕起伏,承得处高处的寒冷,也该受得了低潮时的内心煎熬。
老旧的丝瓜脚手架子被拆下了,还没朽掉的竹篱也被挑拣出来。诸老爷子又从村长家借来了工具,锤子、锯子、铁钉,锄头满满地摆了一地。那棵白梨树长势正好,诸老爷子也就没舍得伐掉,就用那几根好的竹篱条圈出了块地,当做是梨圃。
“小鲜,过来给外公捶捶膀子。老骨头不中用了哟。”诸老爷子已经连着忙活了三天了,拆了丝瓜架,用锄头把那亩老田里的土翻了一遍。休息之后,再将地里没用的石头捡掉,准备用水杉落叶积成的山土做基土,一亩地的土力改造那样才算是完成了。
莲嫂忙打了盆水,给老爷子洗了手,又搬了张梯子,赶在白梨树上的梨子老得养不住前,把最后的几个梨子也摘了下来。小鲜搬了张凳子,给诸老爷子坐下,再抡着小拳头一上一下,捶得诸时军全身很是舒坦。
“外公,你都累了好几天了,就让小鲜给你帮个忙?”有了李冶那件事后,莲嫂看管得小鲜更加严了,整日都是被困在了小屋子里。
“我们家小鲜也长大了,那就去替外公帮地里的石头捡捡,”诸时军见小鲜这几天还真是长进了不少,吃饭时也不挑食了,每天早上都会一早就起来,端着个小脸盆小牙杯,跟在京市时,完全是两样了,就放心地让她在地里倒腾起来了。
“好的,”小鲜二话不说,在屋外找了两个木棍子,在那亩地里捡起了石块来。
太阳很晃眼,诸时军觉得头昏沉沉的,就靠着墙根站了会儿,等着眼前的景物恢复了正常,才又睁开了眼。
摘了梨回来的莲嫂正瞧着篮里那几个梨,“老爷子,您来看看,这几个梨好像不一样了。”
白梨树上,前几天还挂着几十个难以采摘的梨子,莲嫂见诸家的爷孙俩也不爱吃山里索然无味的野梨,也就没急着摘下来。可不知咋的,那些连鸟雀都懒得啄几口的梨子,每天晚上都会少掉五六个,某个早上最早起床的小鲜还说看到了树上停着十几只雀儿,正在啄食其中的几颗梨子。
诸时军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副老花镜,随手接过了一颗梨子。莲嫂摘下来的梨子中,只有少数的五六个没被鸟啄过,他手里拿着的这颗卖相不错。果实没经磕碰,皮表已经转成了黄褐色,看着果体很是饱满,诸时军用指甲轻轻一掐,透明的梨子汁就流了出来。果肉的清香味立刻喷涌而出。
“莲嫂,这颗白梨是梨树上摘下来的?”饶是诸时军老人那样吃惯了名贵水果的人,闻到了那阵清新甘甜的梨香也被勾出了馋虫,他咬下一口。梨肉落在了牙齿间弹性十足,果肉紧实,梨汁甜津爽口,吃上好几口还不见梨核,诸时军先前的那阵疲劳在吃了这颗梨子后一消而空。
“就是从梨树上摘下来的,也不知是不是我眼花,一棵梨树上摘下来的果子看着咋就是不一样,个头大倒还差不多,就是掂在手里,沉手了很多。”莲嫂将梨子放在了手压旁,逐个清洗了。
诸时军手中还捏着那颗梨核,并没有立刻丢开,踱到了屋子后头。
他刚要看梨树,就被一旁忙碌的小身影给吸引去了注意力。
诸时军可没见过如此表情的诸小鲜,那双京市里带来的小牛皮鞋,被小心地搁在了脏土沾不到的阴凉处。小鲜光着脚丫,手里抄着两根木棍,用拇指和食指固定在右手虎口处,哈着腰,眼睛瞪得大大的,甭提有多认真,手指挪动,那两根木棍就如灵蛇出了洞,快速地翻开的土里挑拣着,比诸时军用手捡还来得利索。
葛村的土是山土,往年山里也经过几次泥石流,土里混了好些小石块,数量又多,真要挑拣整齐了,起码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可被她齐齐剔了出来,堆在了旁边,足有一堆小山那么高了,看着进程,已经过了大半了。
“小鲜,停下来歇歇,”诸老爷子看得喉头发堵,拿了个梨子过来,削了皮,让小鲜先歇歇。
是他连累了自己的小外孙女,要不小鲜这个年龄该和京市那些小女孩们一样,穿着崭新的公主裙,在爸妈的怀里撒着娇。
“不累,这么点地方,和以前比可差多了,”小鲜习惯了在云腾山的四处跑来跑去,每天捡得石头可比今天多多了。她刚要接过梨子,瞥了一眼,手停住了,小嘴张得大大的,“外公,这梨?”
14 吃货空间
就穿越前某人的眼光,只要是梨子没进嘴,她是瞧不出几天前的梨和今天的梨有啥大区别的。可今时不同往日,就算是小鲜不想看,她脑中也会自动反映出所见植物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