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也把目光投向那处,明白他是因布盖着,所以才没认出这瓷瓶本就是刚刚他赏给自己的交泰瓶。
既然弘历问道,傅莹便走了过去,揭开苫在上面的布道:“我听人说,这交泰瓶只有两件,皇上留了一件,赐了我一件,太后那里没有总觉得不妥。所以,我想着过几日给太后送过去呢。”
傅莹打算把这瓶子送给太后,似乎是弘历的意料之中,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于是说道:“这是我给你的,你收好便是,太后那里还缺什么稀奇东西吗?我知道你私下把我分给长春仙馆的瓷器、珍宝都送太后那里,虽说是为了孝道,但你的孝心额娘已知,自己留些,额娘也不会计较的。”
傅莹自有自己的打算,她本就对珍宝什么的不太在意,于是解释道:“皇上你也知我这里有掌珠,长生也常常来这里过夜,孩子们多,瓷器放这里怕他们打闹弄碎了呢。再者,我与太后本就同住长春仙馆,放在我这里同太后那里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确确实实是傅莹如此做的缘由之一,果然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她没有听到弘历的辩驳。
他将走到案前,让人将交泰瓶上的布掀开,然后问掌珠喜不喜欢这瓶子。
掌珠见那瓶子颜色青白,素雅无常,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说道:“我看着不太好呢。”
听女儿没有夸赞这瓶子,弘历多少有些失落。他不甘心,把女儿放在案旁边的凳子上,然后自己提起那瓶子放到掌珠面前,道:“你看着瓶子上下是断的,但却可以连在一起。”说完,又提了提瓶口。
掌珠听弘历这么说,方才明白这瓶子的奇妙之处。她拿着手指去抠那如意纹样式,等察觉出确实是不连着的,忍不住叫了一声,道:“哎呀,太好玩了。”说完,还尝试着去分开这两截瓶身,但尝试都失败了。
傅莹怕弄坏了,忙命人好好看着,若掌珠有什么破坏性举动,也好及时阻止。
弘历道:“这瓶子你好好收着吧,太后那里……不是还有另一只吗?我把另一只送过去便是。”
“可这样皇上那里就没有了。”傅莹想他最喜欢新奇之物,如今不给自己留,这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感觉就像自己“夺”了他的喜欢之物,傅莹忙道:“这有什么呢?把我这只送太后便是,反正太后也住这长春仙馆的。”
弘历一时没有说话,而是莫名其妙地问了她一句:“你可知这‘交泰’二字是何意?”
傅莹知道他是指这交泰瓶,但她不知具体是哪两个字,当然就不知其中的意思了。
于是他问道:“这‘交泰’是何二字,我还不知呢。”
弘历把她的手拿过来,然后在她的手掌上写下那两个字,傅莹明白之后道:“此二字寓意天地祥合,万物通泰,自然是极好的寓意。”
“还有呢?”
傅莹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旁的意思,只能摇了摇头。
弘历道:“交泰二字,亦有君臣同心之意,你可明白?”
这个含义傅莹还真不清楚,听弘历这么说,她道:“皇上,既然这‘交泰’有君臣同心之意,那以后多得了此瓶,赏赐肱骨之臣是最合适不过了。”
弘历道:“可你明白,我既然是天子,万民皆可以称为我的臣子。”
傅莹也不傻,想自己贵为皇后,但在皇帝面前还是称臣的,他这么说,无非不就是想让自己同他同心罢了。
他这番用意,傅莹岂能不领,于是垂首说道:“皇上的心意我知晓了,这瓶子我留下了。”
见傅莹终于肯收下瓷瓶,弘历高兴道:“过几日就是你的生辰了,虽说不能大办,可总得送你些生辰贺礼,这就算其中之一吧。”
傅莹想如今又添了另外一个理由,看来她不收不行了。
她看着那个素雅的交泰瓶,忍不住微微一笑。
第111章
长春仙馆这边的工事虽然结束了,但弘历又打算扩建圆明园, 在圆明园的基础上再扩建个长春园。
傅莹本想把这差事再争取一下, 虽然园林设计更不在她的职业范畴之内。不料弘历这回丝毫“不通人情”, 拒绝了她的要求, 说是皇后还是应以宫闱内事为主,这些修园子的的卑贱之事,她还是不要再管了。
虽然皇帝住的园子、房子,都需要有人来设计、建造, 但工匠还有画师们的地位却不怎么高。就拿弘历最喜欢的郎世宁来说,官阶品级也高不到哪里去。
看到这些,傅莹苦笑自己颇为自豪现代的职业, 在古代就是个不入流的行业, 远不是正途。
既然没办法直接参与,那傅莹就间接影响吧。她趁着陪弘历去如意馆的时候, 看到画师们的设计图纸,便装作无心, 然后提出自己的些许建议。
皇后的建议, 如意馆的这些画师自然不敢怠慢。每每傅莹提出之后, 他们皆依照傅莹的要求进行整改。
傅莹提了几回意见, 见他们都唯命是从地答应了,自觉得很是无趣,她本来希望自己可以同他们交流进步,如今自己的建议变成了命令,那她的不合理之处便没有人可以指出来了。
即便是无趣, 因为这是傅莹的兴趣所在,所以依旧找机会去如意馆,和画师们交流。
一日,她随弘历去了如意馆。弘历说,他让郎世宁绘的西洋楼设计图已经弄好,让她去看看眼界,虽然他不喜欢妻子一门心思地折腾房子、园子设计这些不入流的事,但知这是傅莹所好,所以也就上了心,邀她去看视也算是“成全”她了。
傅莹在去年就听闻郎世宁在设计一处仿西方的建筑,心里估摸着,他设计的就应该是很着名的圆明园西洋楼了,那西洋楼的遗址还成了着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呢。
傅莹同弘历去了那里之后,郎世宁便将绘好的图纸交给了他们二人看,虽说这图纸不同与实物照片,但她还是能依稀看到某些熟悉图景。
想到这些美丽的图片有一日会变成漂亮的实景,然后再变成了残垣断壁,来警示后人,国弱遭欺,傅莹立刻不安起来。
她看了身边的人,见郎世宁正用流利的汉语对弘历说道:“奴才打算将大水法的出水处弄成十二生肖的样式,然后对应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皆有对应时辰的生肖喷水,等到午时,十二生肖一起演水法,定然极好看。”
弘历拍手赞道:“郎卿的想法果然不错,只是那十二生肖该用何材质。”
郎世宁回道:“奴才以为铜制最好,若用石制损坏不易修复且不说,更何况也不方便连接水法机关。”
弘历有些为难道:“只怕现在也弄不出极好的铜制物了,工匠们不擅此法。”
郎世宁回道:“无妨,这楼估计一年半载也不可能建好,让工匠们慢慢琢磨便可。”
弘历点头道:“是呢,想必此楼的材质多是要从西洋运来,那些物料运输也是极费时间的,想必他们查阅先人古籍,还能按照郎卿的要求做出铜像的。”
傅莹看着郎世宁,他有着典型西洋人的面孔,想他最初远道而来这里,并非只是想当个如意馆的画师,她知道他一定会有诸多先进的见识,这些见识对于这个朝代来说,是有极大帮助的。
她放下图纸对郎世宁说道:“郎大人在老家可曾见过一种叫‘蒸汽机’的东西。”
郎世宁惊讶道:“皇后竟然知道蒸汽机?这种东西在西方多用在矿区,皇后娘娘见多识广,确实令奴才叹为观止。”
弘历听傅莹说出“蒸汽机”也很是意外,但他没有多想,以为妻子平日好学,说不一定从哪本书上知道到这么个东西,也是极有可能的。
傅莹见他知晓,心里生出些许希望,继续道:“我听闻蒸汽机此物可以代替人力,不知郎大人可否将此物做出来呈于陛下面前。”
郎世宁虽然听说过蒸汽机,但他一个传教士,如何能知晓这种东西的构造原理,于是回道:“请陛下和娘娘宽恕,奴才不知这蒸汽机该怎么做。”
弘历不就是件替代人力的玩意儿罢了,既然人都能做的事,何必要那什么“蒸汽机”去做,更何况郎世宁在他眼中不过是个西洋画师,工匠之类活,他肯定是做不到的。
于是对傅莹说道:“郎卿不是说这玩意儿在矿区用吗?皇宫里又不能挖煤,要这玩意儿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