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有双重人格(穿书)+番外(100)

作者:微风纤妙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们从没想过传说中冷血无情的“主子”,在皇后娘娘面前居然是这副样子。

一开始,两人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后面见得多了,才慢慢习惯。

不过,两人并不敢因此产生任何轻视,因为,一离开皇后娘娘,主子就又恢复成不苟言笑、冷厉强硬的主子。

清词一开始还能坚持冷淡,后面被他缠得没办法,她又确实还有正事要跟他说,只能作罢,只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不过,只要不是完全的不理不睬,魏君顾都能接受。

“你把李竹溪拨给我用吧,我想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还有,我想建一个大书楼。”

“我想把天下经典都整理出来,集印成册,供天下学子阅览。”

说白了,这就是古代版的图书馆。

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不过,有了便宜的纸,就已经节约了大半成本,这倒不是问题,最关键的还在于运营,怎么保证大家有书可读,又不至于入不敷出,以及保证书本的完整性。

这也需要慢慢考虑,不过不急,离大书楼真正开放,还远着呢。

清词跟魏君顾要人要地,他无一不应。

这不是无底线的宠爱,而是他相信她。

“召人到后宫终究不方便,不如你给我个偏殿,我去前边议事。”

“你要亲自见那些人?”魏君顾的关注点明显跟清词不同。

“不见他们怎么议事?”清词奇怪道。难不成隔空传话?

魏君顾皱着眉头,眼里是不赞成的神色。

“他们都是男子。”

他只说这么一句,清词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虽然可能是他自己吃醋,并不是在怀疑,但清词还是很不爽。

“是男子又如何,你们男人三妻四妾都是正常,我们女子多跟男人说一句话就要说不知羞耻了是不是?”

他的话触碰到清词敏感的神经,她恼了,一时也有些口不择言,不管不顾说了一通。

“阿词!”魏君顾加重了声音,他脸色沉下来,眼里不复之前的柔光。

“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清词不甘示弱瞪回去。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最后还是魏君顾先败下阵来。他不顾她的挣扎,将她搂到怀里。

“我没想过三妻四妾,我也从不觉得你和外人多说一句话就不妥。我只是……”说到这儿,魏君顾仿佛是有些羞于启齿。

“只是什么?”

“我想把你藏起来,只有我一个人看到。”

他太清楚她的美,不仅仅是容貌的绝色,更有一种别的女子都没有的气质,很少有人能不被吸引。

他觉得没有人会不喜欢她,只是喜欢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许度就是一个例子。

清楚要被气笑了,他这什么理由,还藏起来,怎么不说把她变小后装袖子里。

“你知道我的,我不想在一辈子待在后宫里,我想做自己的事。”

以前是没机会,不敢奢望,现在有机会,她怎么舍得放弃。

魏君顾还是没松口答应,只是态度软了不少。

他不想叫她难过,但他一时间也确实很难接受她在诸多男人面前,跟他们同处一室,他光是想象就觉得受不了。

看这情况,清词也知道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她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也暂退一步。

两人终于心平气和用了晚膳,去洗漱时,清词泡在池子里,又忍不住想刚刚的事。

作为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男人,魏君顾给她的已经够多了,要让她随意出现在朝堂上,确实有点为难他。

可是,真的要这么放弃吗?

清词烦躁的用胳膊拍拍水面,溅起一朵朵浪花,又落在她脸上。

虽然面上没有吵架,但扎在两人心上的那根细刺终究还是存在。

他照例环着她,在她脸上亲了亲,“睡吧。”

“嗯。”

接下来几天,两人都没再提起这事。

现在还不那么急,清词不想逼得太紧,而魏君顾也怕她生气,刻意避开这个话题。

“现在春光正好,我们去看桃花吧!”魏君顾突然朝她建议说。

他一说,清词就想起去年他们一行人去郊游的场景。

那个时候最无忧无虑,在庄子上的日子更是快活得像脱缰的野马。

“好呀,正好我都好久没出去看看了。”

魏君顾这次没叫人清场,而是选择了隐藏身份低调出行。

他们去的地方是京城一处有名的桃花丘,整座山都是桃花,从观月楼顶端看去,一片粉白相间。

天气晴朗,惠风和畅,来游玩的不仅有贵族子弟,也有不少平民百姓,有些甚至还在旁边支起摊子做生意。

“公子,可愿给夫人作幅画?”有个小摊贩叫住了魏君顾。

即便是微服出访,看两人衣着和气度,也知道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正是这些小摊贩最喜欢的顾客。

而且两人十指紧扣,举止亲密,男子眼里柔光万千,一看就是极其喜爱他夫人的。

魏君顾看了眼,觉得此处景致还行,便朝清词道:“我给你画一幅?”

说着,他已行至小摊前执起了笔。

清词无奈,只好静静站在一旁。

春风悄悄地撩起她的衣裙和秀发,头顶的桃花漱漱而下,人面桃花相映红,她俏生生站在那里,就已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魏君顾执笔的手一顿,忽的没了动作,抬起眸子就这样看着她。

第102章 番外:搞事

别扭了两天,魏君顾最后还是同意了清词去议事,只是要让他知道每次议事的都有些什么人。

“我都同意你的要求了,你该不该做点什么慰劳我?”魏君顾擦着她的耳垂,极其暧昧地说。

清词很想装作不懂,不过即便这样,魏君顾也不会放过她。

“你别太过分。”她低声提醒。她可不想再经历一次荒唐。

魏君顾勾起唇角,很随意地应了声“嗯”。至于最后能不能做到,就不好说了。

清词正式有了自己的事业,造纸、育稻种两项最为重要,教学的事也要跟进。

她打算先在京城试点,不是国子监那种非权贵子弟进不了的,而是针对平民百姓的书院。

她也不奢求一下子就办多大,先建个雏形,出成果了,推行起来自然就容易。

“竹溪,我打算把此事交与你。”清词将他召进宫来,还从翰林院选了几个人。

这几个都是她亲自选的,在旁人眼里,他们或许有些不务正业,但对清词来说却是一个惊喜。

在古代,不是没有人去研究天文地理以及各种规律,但都不被主流接受,认为那是不务正业。

现在清词就需要这样不务正业的人。

“选址和基本规划我都写在册子上了,到时你差人去找工部侍郎组织人,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造纸的事还是交由曲平,不过我们要扩大规模,招收更多的匠人工人。”

“陛下已经拨了烟柳皇庄给我,届时将那里的房屋稍作整改,就可建成一个更大的作坊。”

“造出的纸,我们可自己开铺子售卖,也可与各大书肆合作。价格不用抬高,我们造出这纸也只是为了造福大魏的学子,得利能付得起成本工钱就行。”

“教书先生的事,你们贴张招人布告,以每月多少银钱招聘,这些细节,你们自己去定。”

……

清词跟他们说了整整半日,才将初步计划拟定下来。

毕竟是第一次搞事,她不事无巨细地盯着,总觉得不安心。

下午,她又把宋廷君跟黄素馨招进宫,跟她们商议女子学堂的事。

这个时代并没有不让女子读书,只是很多家庭供养男子读书都困难,谁还会让女孩上学。

估计女子学堂会受到不少阻力,但不管阻力有多大,她都不会放弃。

四月,京城里出现一种新纸,纸的品质较寻常宣纸稍次,但价格足足低了一半。

这纸一经上市,便被抢购,纸铺门前甚至排起了买纸的长龙。

作坊又赶紧扩建,招了更多工人,产量剧增,依旧不太能满足市场需求。

甚至京城周围的乡镇,听闻有这么便宜的纸,都忍不住来看一看。

光是清词手里这点人手,肯定满足不了全国的需求。

于是,她让曲平跟各大造纸商家合作,签订契书,规定售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