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月娟使劲点头:“对,对!那样不干好事的人,就该关进去永远都别放出来。”
“好了,时间不早了,你快回屋吧,我骑了自行车,很快就能回去。”林茵一边说,一边拉开院门往外走。
池月娟陪着林茵一起出来院门,站在门口目送着林茵骑了自行车离开,一直到看不到影子了这才回屋来。
却说林茵从池家离开,沿着县城大街,蹬着自行车朝着自己的住处赶去。
时间已经不早了,夜色笼罩,路旁的路灯昏黄暗淡,根本照不了多远,路上几乎没有多少行人——这个年代里的人,晚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都休息的比较早。
林茵也想早点休息,所以不由自主的将自行车蹬快了些,想要早点赶回住处,早点休息。
从池家到林茵自己的住处,途中会经过县医院。
县城跟省城没得比,县城就这么一点地盘,从县城的这条主干大街走的话,沿途不仅会经过县医院,还会经过县城商场。这些主要部门,差不多都分部在县主干大街两旁。只有工厂之类的单位才会分部在距离主干大街较远的地方。
这天晚上林茵安全起见,选择了从县里最中心的主干大街走。却在途经县医院的时候,冷不防的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
林茵慌忙刹住车,下了自行车,朝着那道身影仔细看了过去。
借着路旁那昏暗的路灯光线,林茵依稀辨别出来,那道有些眼熟的身影,怎么这么像林家村的桂花婶子?
想着当初在村里时桂花婶对自己的诸多关照,林茵重新蹬了自行车,朝着那道酷似杨桂花的身影赶去。
走近了一看,还真的就是桂花婶!
这样的偶遇,让林茵又是惊喜又是意外,“叮铃铃”的按了一下车铃。
清脆的车铃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突兀,骇得杨桂花慌忙转过身来。
认清楚自行车上的人后,杨桂花长舒一口气:“茵子啊,你刚才吓死我了!”
林茵下了自行车,推着自行车几步走到杨桂花的面前问:“桂花婶,你什么时候来的县里?你来了县里咋不去找我呢?我当初不是给你留了我在县里的地址?”
杨桂花答:“我们这次来县里是来瞧病的,也不是什么好事,怕去找你了给你添晦气。”
林茵忙问:“瞧病?桂花婶你哪里不舒服?”
杨桂花摆手:“不是我,是我婆婆,最近生产队秋收,昨天中午我婆婆去地里给我们送饭时,在田埂上一脚踩空摔了一跤。本来她的腿就不太好,这一摔就摔坏了,镇上的卫生所治不好,我们治好来了县里……”
林茵想起来杨桂花的婆婆谢老太,那是个爽利泼辣的好心人呐!
当初林茵才刚穿来这个年代时,被自己那个心枯的奶奶磋磨的不成人样,多亏了杨桂花的关照才吃了顿救命的饱饭,而杨桂花为啥敢站出来和林老太那几人对着干,还不是因为背后有谢老太这个婆婆给撑着?
所以这么一捋,谢老太也是她林茵的恩人。
于是林茵不无关切的问:“谢奶奶的腿怎么样?来了县医院之后可治好了?”
杨桂花叹息一声:“腿骨折了,来了县医院之后就给接上了,就是年纪大了,从村里到县里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林茵了然,断骨可不是一般的痛,再加上这个年代里交通极其落后,从村里到镇上只能用牛车,从镇上来县里即便是坐客运车也得等上半天才能等到一辆……这么一路拖延下来,老太太肯定是遭了不少的罪。
于是林茵对杨桂花说:“你带我去看看谢奶奶吧。正好我现在有空。”
杨桂花拒绝了:“天晚了,你还是赶紧回去睡觉吧,你们城里人白天都是要上班的,可不能耽误你的正事。我婆婆这边有我和土蛋爹照顾着就够了。”
林茵知道杨桂花是个心善又贤惠的,此刻不让林茵去探望,只怕不是害怕耽误林茵的正事,而是因为自己家的情况太糟,不想拖累了林茵。
林茵不是傻子,这样的情况下留心一看就能看明白,杨桂花的怀里抱着的是个补了好几处的瓷缸,这样的晚上抱着个瓷缸出去显然不是找水喝,极有可能是去找吃的。
可是天色都这样晚了,县里的国营饭店已经关门,杨桂花能找到什么吃的?
其实就算县里的国营饭店还开着门,杨桂花也是没钱去买饭的,生产队里能糊住口不饿死,已经是万幸,钱和票证,根本是想都不敢想。
再加上正秋收的时候谢老太出了这样的事,家里的农活肯定全部耽搁了下来,不干活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就没有粮食……
没有粮食就算了,谢老太来县里看病还得花费不少的钱!
这么一想,林茵心里不觉一阵心酸,这样的晚上桂花婶抱着个瓷缸,该不会是去讨饭的吧?
自己的同乡,又是恩人,遇了难来了县城里,走投无路,大晚上的出门去讨饭,自己竟然豪不知情!
此刻的林茵自责到了极点!
第416章 大孝子
她将杨桂花的胳膊一拉,不由分说的道:“婶儿,跟我一起去我那里摸摸门儿吧,以前你没时间来县里就算了,现在来了,却不去我那认个门儿,是不是瞧不起我?”
杨桂花忙说:“怎么会呢!你可是咱们生产队里最出息的孩子,我怎么会瞧不起你呢。我……”
“没有瞧不起我那就去我那儿住。”林茵拦不等杨桂花的话说话,就拍了拍自行车后座,让杨桂花坐她的车。
杨桂花有些迟疑。
林茵劝道:“医院里床位都是给病人睡的,你和我叔留在医院也没地方住,与其在医院里熬夜守着,还不如晚上你去我那睡,白天再换了我叔找地方休息。”
杨桂花为难:“可是我们还没吃晚饭,我先……”
林茵再次拍了拍车后座:“去我那做晚饭,我那有锅有灶有粮食,想吃什么你就做什么。”
杨桂花过意不去:“这怎么行!我们一家子人呢,怎么能白吃……”
林茵辩解:“当初我在村里的时候吃了你们家不少东西,现在你家有难,吃我一点不算什么,婶子你再磨蹭,我就不高兴了!”
杨桂花朝着县医院病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大约是想起了饿着肚子的孩他爹,又想起来最近两天倍受折磨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的婆婆,只得点头答应了:“那好,那就麻烦你了。”
林茵笑着应道:“不麻烦,我正愁一个人住着太无聊呢,可巧婶子你就来了。”
杨桂花坐上了林茵的自行车后座,林茵蹬了脚踏板,骑上车座,车子便跑了起来。
一路回来林茵的住处,林茵很是客气的请了杨桂花进来院门。放好了自行车之后,就去点了油灯。
这是一处很有些年头的旧房子,当初林茵将这处房子租下来的时候,想着有空间可以居住并没有装电线,所以这样的晚上没有点灯可以用,只能点油灯。
林茵提着油灯带着杨桂花在房子里面四处看了一遍,然后带着杨桂花进来厨房,拿了米面蔬菜出来,将做饭的事交给了杨桂花,自己则提着炉子去院子里生炉子。
炉子生了起来,杨桂花这边已经将食材都收拾好,铁锅往炉子上一放,这便可以做饭了。
一边做着饭,林茵一边和杨桂花聊天,问一问村里面现在都是个什么情况。
杨桂花答:“村里面还是老样子,和你走的时候没什么不同,倒是你,没想到你在县里住的房子这样大!这片房子可是花了不少钱吧?”
林茵:“这房子是我租的,很旧的老房子了,一个月租金也没有多少钱。”
杨桂花不愧是做家务的好手,一边做着饭,一边跟林茵聊天,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做好了一锅蔬菜面疙瘩汤。
她将自己带过来的白瓷缸洗干净,这就准备往白瓷缸里盛饭。
林茵拦住她:“婶儿,你那个瓷缸没有盖儿,走路上容易洒出来。用我的饭盒吧,盖子一盖,保温还不会洒。”
杨桂花不太好意思用林茵的东西,现在林茵是城里人了,过得体面又干净的,自己是个乡下人,脏。
林茵这边直接打开饭盒,装了满满一饭盒的饭,又带了几双筷子,从菜柜里拿出个布袋将饭盒和筷子一装,这就招呼了杨桂花:“婶子,走了,我送你去医院,把饭给我叔和谢奶奶送去之后你再回来吃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