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甜妻宠入怀/七零甜妻火辣辣(194)

她也有些愕然,这傻孩子,该不是真的从来就没想过,自己的终身大事?

“姥姥,这事你就别管了,我们是朋友,很谈得来的那种朋友,咱们不提这个还是朋友,万一多想多说,我怕,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乔木兰嘟囔了一句。

其实张学东的好,姥姥只看到其中一点,这个人最大的好处是学识谈吐,能让人和他相处的时候很舒服,根本就没有一点压力。

而且他的见识和知识,也跟一般的男人不一样,很让人欣赏,更何况,现在两人是出于合作的状态。

自己路子没有他的宽,空间里那么多的货物,真的想变卖出去的话,没有靠得住人根本就不行,而他目前来看。

却是最合适的人!

这样的人对她来说太重要了,她不想拿什么东西去试探,或者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不考虑。

而且,她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

因为实在是不想,用一纸婚约把自己给捆住,然后给一个人生儿育女,甚至操持家务,看看姥姥这个模样,她心底就害怕。

因为在这个年代,女人似乎都是这样的,她不喜欢!

“啊,你们年轻人,想法真奇怪,好了,好了,我们的木兰有主意,我只是建议建议……”

黄秀莲叹了一口气,有些惋惜,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木兰到底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或者说是,什么样优秀的男人,难道比这张学东还好?

或者,木兰偶尔流露出不嫁人的想法,是千真万确的?

知道了乔木兰的态度后,黄秀莲对于忙来忙去的张学东,就有几分的歉意,对他却是越发的好了。

“小张,你别忙了,赶紧坐下来吃饭,来,这是特意给你留的大鸡腿!”

在黄秀莲的眼里,鸡腿怕是最好的东西了,她连最小的老八都没舍得给,而是一根给了乔木兰,另一根直接给了张学东。

那肥硕的炖的酥烂的鸡腿,放在张学东碗里的时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你别不好意思,这鸡还是你拿来的,我们倒是跟着沾光了,中秋节团圆,还能吃一只鸡……”

乔木兰很喜欢吃土鸡,这一点张学东早就知道。

“对呀,对呀,这是最近十年来,过的最丰盛的一次中秋节!”

金顺利感慨不已,端给酒杯就给了张学东一杯,而后一看旁边坐的金贞财,想想也给他倒了一杯酒。

“阿财,过年后也就有17岁了,你有什么打算?”

其实,金顺利今天说着话,还有其他的意思,因为村里还真有人开始打听,金贞财有没有定亲,甚至已经打听到他这里。

那意思很明显,现在金家的条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要是金贞财没有定亲,他们打算明年就给他定一门亲。

过两年,就可以结婚了,而农村条件好点的,大多数都像这样过的。

“啊,我,我,我,我听木兰的!”

金贞财一下子结巴了,脸刷的就红了,最近爹娘经常在一起嘀咕,这让他也有些懵逼。

实在是出于本能,还是觉得拉着木兰做大旗好一点。

“听我的,真的还是假的?”

乔木兰一看金贞财那模样,乐了。

其实十六岁的男孩子,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正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

早熟一点的,已经有大人的见解和知识了,淳朴一点的,还是懵懵懂懂的像个孩子。

“真的,真的不能在真了,我就知道木兰很厉害,连张哥不都听你的,你说是不是张哥?”

金贞财和张学东关系最好,而且他是最崇拜张学东,只觉得这人相当的厉害,可是,他却偏偏听木兰的。

那么听木兰的准没错,没看到家里大小事,大家都会尊重木兰的意见吗?

“你要是真听我的,过完中秋和国庆,你就去县城读书,还有金贞典,你们兄弟两人给我住在县城,好好的补习高中的课程,要是不合格,我可饶不了你……”

乔木兰脸一板,这可是她早就想好的,只是今天遇到机会好,顺便说了出来。

“啊,去县城学习,我都可以挣八分了,还去学习,学习是挣不到工分的!”

金贞财有些不乐意。

他现在在队里可是能挣工分的人,真要去了县城学习,吃住咋办,那可是大问题。

“对呀,我也在挣工分了,我和大哥二个人一天能挣十六个工分,还能抓一些鳝鱼和泥鳅卖,要是我们真的去读书,家里的负担太重了……”

一向有主意长的也最帅气的金贞典,也不乐意。

第255章 惟有读书高

他们也都是今年,才开始拿八分的工分,这已经顶的上一个妇女挣的工分。

在江西店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要是他们去县城学习,这工分肯定就没有了,还得额外吃住都需要花钱,虽然知道木兰貌似不缺钱,但是他们还是有心理负担。

想凭着自己的本事挣钱,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减轻一家人的负担。

“目光要放长远一点,你们眼下能挣八分十分的,觉得很了不起,钱可以以后挣,但是学习的机会错过后,就真的没有了,你们相信我……”

乔木兰有些急,其实这屋子里的几个孩子。

金贞玉和金贞秀小,但是聪明好学,又以为是女孩子跟自己接触的多,学习成绩自己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金贞元在学校里接受系统的学习,她也不担心。

最让她担心的是金贞财和金贞典,因为他们年纪慢慢大了,而要是想着和别人一样定亲结婚,不思上进不读书。

可能就是自己知道过二年恢复高考,他们也考不上。

这又不像别的东西,自己能代替他们?

何况,让姥姥一家过上好日子,并不是说,能吃饱穿暖就是好日子。

等到村里人条件都好了,吃饱穿暖已经是最基本生存要求后,多读书长见识走出去,凭着自己本事有一番作为。

那样的话,才叫过上好日子。

而高考是几个孩子目前最好的出路,只是她担心,长期在家务农挣工分的老大和老二,最后难保名落孙山。

那么自己苦心经营的,希望姥姥一家过上好日子的计划,就要全部被打乱了。

也许到时候姥姥家情况不好,自己也于心不忍,暂时离不开,那么等形式好,想去南方,想去上京看看的梦想,怕也不能实现了。

“好了,好了,你这马尿一灌下去,就没话找话说,你不会多吃点菜呀,老大老二你们既然口口声声听木兰的,什么事情都别想,就听木兰的!”

黄秀莲先是埋怨了丈夫一顿,她是知道金顺利的意思。

不就是村里几个眼皮子浅薄的男人,在丈夫面前嘀咕,自己家闺女侄女给金贞财般配之类的话语。

这才让他今天借着酒兴,来问大儿子?

“恩恩,爹娘,我要吃月饼,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有吃过月饼,听人说是甜的,有人说是咸的,我就想尝尝……”

金贞秀一看大家的气氛不好,她也聪明的很,忙岔开这个话题。

而一边的张学东,赶紧给金顺利倒上一杯酒,就把这事情圆过去了,而桌子上有鸡,有鱼,有肉还有月饼。

这么多好吃的,又有十几个人在一起过中秋,满满的一大桌子,别提有多么热闹。

乔木兰发现,这个年代人的幸福感真强。

哪怕吃一次鸡,穿一件好衣服,甚至吃一块月饼,都能让他们感觉到幸福感爆棚。

而且这种幸福感是会传染的。

乔木兰哪怕对月饼没什么感觉,那种老式的月饼,硬的砸在桌子上砰砰响,一口咬下去,里面能看到红的绿色的馅,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

那馅甜甜的软软的,孩子们特别的喜欢。

“我吃到冰糖了,好甜!”

金贞秀突然喊了一声,却是炫耀的一般露出嘴巴里的冰糖。

农村招待贵客最高的规格,就是一碗白糖水,所以一般人吃到冰糖的机会并不多,难怪金贞秀会觉得无比的兴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