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 中华门及其以西城垣数处倒塌,一部打头阵的第五中队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由缺口突入城内。
中华门内只有第88师264旅两个团三千多人在守,主要兵力还是布置在城内各处要点上,城内的302团就如救火队, 哪里缺口补哪里,302团长听闻他们的师长不知所踪,顿觉不妙,果断带兵回中华门,正好把涌进门洞里,近一百多号日兵全都歼灭!
这原本是一场值得欢庆的歼灭战,但264旅丝毫没有喜悦的心情。因为大敌在前,中华门后还有五万精英部队军已经从雨花台转移过来,要进行攻打。他们区区一个三千人,能抵挡多久?
所以,他们一边打,一边都搬着碎石破砖麻袋,填补门洞的缺口,这填补的质量比原先的填补差了不知多少,一会儿肯定守不住,大家都心里有数。可此填补缺口都是拿命在干,指不定远处日军的狙击手正在瞄着这儿。
池槿秋到达中华门的时候,264旅正好把洞口填补完毕,但就在这时,门洞外突然传来几声大喊:“兄弟们!我们是262旅部的!你们怎么把中华门给堵上了?劳烦给我们开个口子,让我们进来!小鬼子已经追到我们屁股后头了!”
“老子们好不容易把门堵上,你说开口子就开?把你们放进来,小鬼子也会跟着放进来,咱们264旅都得交代在这里!”说话的是264旅旅长高致嵩,他站在中华门后,对着外面的262旅残部问:“你们旅长呢?让他带你们走护城河,绕道过来和我们汇合!”
外面沉默了一阵,一个带着明显哭腔的士兵回答:“旅、旅长被小鬼子的炮炸死了!”
“朱赤死了?!”高致嵩大惊,铁骨铮铮的男儿,眼圈一下就红了,想他昨天还和朱赤两部联手在雨花台击退日军一个联队,却因师长逃亡在即,匆促给他下达死守中华门的命令,随后消失无踪,他只能按照命令退回中华门防守。
谁料在今日一早得知,日军主力已突进雨花台中央,猛攻雨花台核心阵地,集中百余门火/炮向262旅猛烈射击。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炮击结束后,数万日军士兵在50多辆战车、装甲车的掩护下猛攻262旅士兵。日军各个大队集中全部轻重机/枪掩护步兵冲锋,子弹密集的程度,连天上飞的苍蝇都能打掉。
所以他得知此消息后,立即下令264旅士兵把中华门两个门洞都给堵上,避免日军装甲车、坦克驶进城内,他好率兵伏击。
果然不出他所料,日军派了一个中队过来做先遣部队。他率领全旅好不容易把这个中队全灭了,却收到了如此噩耗!
高致嵩的手剧烈震动了起来,外面的262旅士兵还在哭诉,补充旅第一团团长华品章也死了,三个营长也都壮烈牺牲……262旅士兵现在剩下不到两百号人,而日军已经近到咫尺了。
开门洞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开洞,就等于给日军坦克开了方便之门,他们264旅在炮轰下,便一刻也守不住。而在他们身后还在逃亡的中华门居民们,便会成为炮灰目标,死伤无数。身为军人,高致嵩他们首要的职责,就是守卫国土,保卫百姓!
但外面已经能听见日军的坦克、战车、装甲车的行进声,伴随着262旅残部一边让他们开门洞,一边有一发没一发朝日军开枪的声音。
站在城墙上向他们抛绳的想法,已经不可行了!高致嵩噙着眼泪,一边让262旅赶紧作横向移动,沿护城河绕城北进来,一边深呼吸了一口气,命令站在他身边的副旅长廖龄奇,带领百余伤兵撤退,他自己仍然尽其军人本分坚持抵抗,最终于下午1时许中弹身亡。
当然他中弹死亡是后话,此刻在门洞外的262旅残部,听到高致嵩拒绝开门洞的话,叫骂声一片,各种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说得最多的就是高致嵩不是个好鸟,让他们走护城河,实则是让他们做炮灰,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此时日军已经架起炮/筒,开始劈里啪啦的炮轰中华门了,262旅残部骂死高致嵩,他都不搭理,只能走护城河。
池槿秋是知道日军不会放过262旅残部,会派一个中队一直跟着他们,杀到只剩下十几个人活着。听着他们要走了,急的扯起嗓子大喊:“二哥!二哥!池启航!你死没死!没死给我回个话!”
外面一片轰乱,枪声骂声响个不停,池槿秋连喊几遍,感觉自己喉咙都快喊哑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喊:“是谁在叫池排长?”
是个陌生人的声音!池槿秋心中一紧,想到某种可能,眼泪汹涌而出,几乎拼出这辈子最大的声音回答:“我是他妹子!亲妹妹!我哥呢?”
“池排长被炮炸晕了,胸口和脑袋被弹片划伤!我现在背着他!池小姐你去城北吧,一会儿我们去那里的安全区汇合!”
“好的!谢谢你!”得知二哥没死只是受伤,池槿秋感动的眼泪直流,一面祈祷背着二哥的士兵能安全到达城北,一面拼命往城北方向跑,希望自己能早点到达城北护河入口,去接应二哥。
可此时中华门内大批居民为逃避炮击和日军,纷纷向城北部难民区逃跑,正好与光华门、通济门溃退的散兵拥挤在街道上寸步难行,城中秩序开始陷于混乱。
看到大街小巷全是人头攒动,密集涌动的人影,池槿秋想起南京部队溃败大逃亡,被人群挤死踩死的军官士兵都被册入历史时,想着自己现在这副瘦弱身躯,要是过去挤,肯定会被挤得只剩下骨头渣。
不由打了个寒噤,心中虽然着急去找二哥,但她也有命活着绕过这群才是,只能原地等待。
等到下午两点钟,早已打算弃掉南京的唐生智,指示第36师负责维持城中及溃军逃亡下关的秩序。
就在他下命令的同时,日军第6师团一部已突入至中华门内,第16师团已逼近中山门,第6师团左翼旅已逼近水西门。守军第2军团退至乌龙山,教导总队退至紫金山,第74军派人去三汊河架设浮桥,企图渡江撤退至浦口,被第36师制止,南京守军已开始呈动摇态势。
这些战况,池槿秋已经无暇顾及,她此刻正一路飞奔到护城河北门,途中遇见的士兵越来越多,原来下午五点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唐生智首先简要地说明当前战况,询问大家是否还能继续坚守,会将领无一人发言。
唐生智遂出示蒋命守军相机撤退的电令,即由参谋长周斓分发了参谋处已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突围计划的基本精神是大部由正面突围,一部随司令部由下关渡江。但在书面命令分发后,唐生智又下达了口头指示,规定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及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这就大大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也为不执行命令制造了借口,以致计划中规定的由正面突围的部队,除广东部队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实施突围外,其余各军、师均未按命令执行。
有口头指示为依据的部队,一起拥向敌人尚未到达的下关,以便迅速、安全地渡江北撤;许多未接到撤退命令的部队因发现友军撤退而撤退。虽接到命令而并不知道撤退计划详情的旅、团长们也都认为上级既然要军队撤退,在下关必然已准备好大量渡江工具,因而亦皆拥向下关。
自行决定由下关渡江的军、师长大多未按命令规定的时间开始撤退,而是在散会后立即部署部队撤退。有的单位在接到命令前即已撤走。
这就导致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而挹江门左右两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抡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这其中就有许多高级军官死在里面。
第068章
池槿秋赶到城北时, 已经过了下午五点, 她知道现在大部分参战的部队都在往下关逃亡, 心情便前所未有的焦急起来。
她不知道背着二哥的战士是否死亡, 二哥是否被丢弃在逃亡的路上,又或者他们活着入了安全区,或者去了下关。
总之,她现在站在城北护河前,看着被炸断的铁桥,以及桥对面密密麻麻正准备扑桥的日军, 只觉得心一阵阵的冷,转身就朝战地医院跑。
外城激战了好几天, 日方聚集起来的攻击根本没有停歇的迹象, 中方的大火力武器太贫瘠了,以至于在日军连环炮轰下, 中国军队都不顾一切的弃城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