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巧大喜,猛冲着曾志国挥手,她正盼望曾志国呢,没想到他就过来了。
曾志国猛地加快了力气,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你别急,小心伤口!”
在乔巧的叫声中,曾志国好像眨眼间就过来了,“我很小心的,没事。”
“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我忙完了,看你还没回去,就来接你。”乔巧出来之前只和曾思源交待了声,没想到曾志国竟然还过来接她了,笑嘻嘻地说:“你过来了正好,我正想要过去找些画,怕自己拿不住,你过来了正好陪我一起去看看吧。”
何文华心里有些酸涩,刚开始乔巧明显不信任他,过来就找了借口说下一次,这个曾公安一来,她就又欢天喜地愿意进了。不过想想两人的第一次相遇,他又觉得也不能怪乔巧。
“这里走。”何文华引着两人,率先进了院子。
乔巧和曾志国两人推着各自的自行车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拿着钥匙开了其中一间的门,“请进吧。”
乔巧把自行车放在门口,走了进去。这是一间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屋子,到处堆满了各种杂物。
何文华走到靠墙的一个浅黄色破桌子前,拿起了一个卷起的画递给了乔巧,“你看这个您喜欢不喜欢?”
乔巧打开一看,猛一喜,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明明后世这幅画是存放在湾湾的博物馆,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她囔囔道:“不应该啊。”
曾志国随口问:“什么不应该?”
“这幅画不应该在这里啊。”
何文华问:“怎么了?”上次见乔巧喜欢国画,他专门找了这幅看着不错的好给她,听乔巧意思,有什么不对?
“怪不得,这幅画是仿制的。”
不过仿制者笔力很强,图上那种高山远止,壮气夺人的气势很足,几乎让乔巧误以为是真的。
“那就没什么价值了吧。”
“还是很值得一观的。”特别是原作已不在内地的情况下。
何文华又拿起一个卷轴递给乔巧,“那你看这个。”乔巧打开看了眼,发现这个是元朝一个画家的画。她把判断说了。
“那这两幅画换你两条鱼可以吗?”何文华小心翼翼地问。
大概也只有这个时候,两幅古画才值两条鱼了吧,乔巧点点头。
何文华就怕乔巧相不中,看她点点,高兴地说:“你看那里还有不少书,有什么你喜欢的,只管拿走吧。”
第35章
乔巧去那堆书旁边看, 曾志国问:“你想找什么?”
“我觉得我文化不行,在自行车厂里看制造都不理解原理,想着找书看看。”
“找什么书?”
乔巧目光马上被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的数学版吸引住了, 她捡起来一看,这还是一本九成新的书, 里面也只是个别地方写的有字。
“你看, 就类似这样的, 或者初中、高中的课本也行。”
又扒了一会儿,乔巧真找出一本高中的语文课本,还有小学的语文及数学课本, 让她惊喜的是, 竟然还有好几本宋代的古本,是古人的笔记。乔巧全收了起来。
曾志国找出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的物理部分。
何文华找出初中的地理及历史各一本。他很大方地说:“反正这也是要被当废品用的, 你喜欢就全拿走吧。”
乔巧又抓了一条鱼给何文华,“那太谢谢你了,下次再有这样的书麻烦你帮我留着。”
“行。”
乔巧欣喜地拿了书及画告别何文华走人, 出屋来曾志国把桶放在了自己的车把上,“放着桶不方便骑车,还是我来吧。”
乔巧把画及书放入前面车篓里,“行啊, 反正是给你补身体的,你带着也应该。”
给自己补身子的,没想到乔巧这么关心他,曾志国觉得心里像吃了麦乳精一样甜, 充满了力量,回去后他和乔巧说,“你在楼下先看着车,我把这一辆搬上去马上就下来。”
乔巧担心他伤口再崩开,有些犹豫地说:“你伤口还没好,还是我把自行车扛上去吧。”
“我没事,哪用得到你来出力,你能过来我和思源已经要谢天谢地了。”曾志国一手拎着桶,一手扛着自行车就上楼了。
想象原来在洪家,与现在真是天地之别了,乔巧也并没有完全依靠曾志国,她也扛着自行车准备上楼。
其实真是还挺重的,她刚走了没几个台阶,曾志国就下来了,把车篓里的书给她,接过她手中的自行车,“哎,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非要自己搬,等我来就行了。”
从小到大,她一向懂事,即使心脏有问题,也是能忍就忍,好多次她都听父母说她懂事乖巧得让他们心疼,原主的生活更不用说,成年后到洪家就是不断地干活,柔顺之极。
这是头一次被人说不听话,乔巧不知怎么觉得有种奇妙的感觉,就像一颗已被浸泡的种子,正要冲破外面的封堵努力发芽。
两人默默回了房,乔巧准备去剖两条鱼做了吃,曾志国把袖子一挽,露出一截结实的手臂,“我在家的时候,这点事哪用得着你来做。”他拿出了两条鱼,很快给开膛破肚,完全没乔巧发挥余地。
他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怎么看怎么赏心悦目。
乔巧突然有了个灵感,干脆拿出了画纸,把曾志国手拿鱼的画面画了下来。等曾志国洗干净鱼过来,乔巧已画得差不多了。
曾志国凑过去看,画面上,他正骑在自行车上,单脚驻地,带着满脸的笑意双手正捧着鱼往桶里放,那满满的喜悦好像要溢出了一样。
等乔巧停下笔,他才说:“这么喜欢画我吗?”
眼前是最欣赏的相貌,耳边是温热的呼吸,乔巧不由心漏跳了下。
不能被美色所惑,她拿起画板,向后退了一点,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宠儿,而你的身材是最符合人体美学,比例很完美。”
看着乔巧那亮亮的眼睛,曾志国笑了下,喜欢他的身材也行,早晚有一天会喜欢上他这个人的,“我们去接思源回来吧,做的鱼正好让他也尝尝。”
乔巧休息,曾志国却忙着上班,他们只好把曾思源放在了他奶奶家,“那把鱼给你妈带2条吧。”钓到9条鱼,给了何文华3条,他们准备做2条,还余4条呢。
“乔巧,你真好。”曾志国没想到乔巧会这么说,高兴得心花怒放。
“你别多想,上次你妈还给我了粮票,解了燃眉之急,我这是算还她的谢礼。”
反正不管怎么说,有这两条鱼带着,去哪里都算一份重礼了,曾志国一回去,就急忙献宝,“妈,您看乔巧钓的鱼,过来她就想着带给您和爸尝尝。”
看到一向少话的儿子一脸高兴,杨利娟忙堆出笑脸,冲着儿子孙子面子,她也得给乔巧好脸啊。
何况乔巧教育孩子有一套,自身又有本事,关键是儿子、孙子都喜欢她,杨利娟恨不得儿子能早点把人娶进门,见二人过来就热情得很,又是拿糖又是拿瓜子给乔巧吃,全是外面难以见到的东西。
走的时候,她还硬塞给乔巧10斤粮票,乔巧不收,杨利娟说:“我这边照顾不到思源,心里就够不舒服了,这是给你们改善生活的。”
曾思源也说:“阿姨,你拿着吧,免得你没粮票饿着了。”
乔巧接过,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想了半天这太像去婆婆家,婆婆客气说让照顾她儿子及孙子了。
明明说不想成家,可现在和曾志国父子两人一起生活,除了没有更亲密的关系,又和成家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生活能一直这样,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回去后,曾志国赫然道:“我只能做粗活,鱼要怎么做?不然你指挥我,我来干怎么样?”
“算了,还是我来吧。”
“那你看我来做什么?”
就连曾思源也说:“阿姨,有什么我能做的,只顾吩咐我哦。”
“那思源你剥块姜,曾志国你把鱼片成薄片,越薄越好。”
两人听吩咐去干自己的活,乔巧把炉子打开,烧了锅水。
不得不说,曾志国刀工很好,很快就把鱼片切好了,乔巧拿姜片把鱼抹了一遍,又用盐腌上,现在油少,但新鲜的鱼,没有油也能做出味道。
水开后,她把鱼倒了进去一焯就捞了出来,用了点酱油加盐调了,又点了几滴香油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