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番外(555)

作者:云月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让荀朗和涂浚直接去桂州,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这扩充水军的事,皇祖父是不是太过心急了?

宋燕之间必有一战,但决定最终胜负的一定还是骑兵和步兵。

莫非皇祖父想要……

御书房不是个适合胡思乱想的地方,赵重熙收回思绪道:“照如今的形势,户部能拨出那么多银子么?”

其实户部并非拨不出银子,而是边境战事一触即发,今后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

昌隆帝却已经下定了决心,他摆摆手道:“这点银子不算什么,朕从自己私库里出,不用户部拨银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赵重熙不好再劝。

“皇祖父思虑周全,以周夙的本事,一定能很快训练出一批能打仗的兵。”

昌隆帝道:“虽然朕没有准你一起出去历练,但你也不能做甩手掌柜,慕容离亭的下落要继续追查,南疆那边的事情也盯紧些。”

赵重熙躬身道:“是,孙儿一定尽力。”

昌隆帝点点头:“朕知晓你还要去会同馆找那夏司宪,就不留你用午膳了。”

“谢皇祖父。”赵重熙笑着行过礼后,离开了御书房。

※※※※

会同馆中,夏司宪命人备好了酒菜。

酒醇菜香,尤其那几道燕国没有的辣菜,让人看了食指大动。

可夏司宪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张方正的脸上却是愁云密布。

随从们不知他为何事犯愁,但却深知他的脾气向来都不太好,所以上过菜之后都躲得远远的,不敢在他面前晃悠。

终于,屋外响起了一阵问安的声音。

夏司宪脸上的愁云瞬间散去一半,他站起身略整理了一下衣裳便迎了出去。

赵重熙见他神色有异,温声道:“夏大人,你这是……”

其实他不过是顺嘴一问。

能让夏司宪情绪产生波动的事,要么就是慕容离亭,要么就是南疆。

照眼下的情形看,多半是后者。

夏司宪给随从们使了个眼色,抬手道:“长孙殿下请。”

随从们知晓主子和殿下定是有要紧话说,赶紧退了下去。

两人一起走进屋子,在饭桌旁坐了下来。

赵重熙真是一点也不着急,抬眼看了看桌上的菜色,笑道:“夏大人竟能吃辣?”

夏司宪本是想同他说正事的,却被他的笑容把话给堵了回去。

他笑着敷衍道:“下官之前便听闻宋国这两年兴起了一股食辣的风气,所以今日特地命人去寻了几样辣菜,倒是让殿下见笑了。”

“哪里。”赵重熙笑道:“燕京我也曾去过,那里的吃食口味本就比宋京重一些,喜欢食辣的人也很多。

夏大人远道而来,正好尝尝大宋的辣菜和你家乡的辣菜有何不同。”

夏司宪笑道:“不瞒殿下,下官活了三十多岁,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样子的辣菜。

听说菜里放了一种叫做‘辣椒’的东西,可这辣椒……”

赵重熙笑道:“辣椒的滋味,大人尝一尝便能知晓。”

这几年宋燕之间没有战争,两国百姓之间的来往也渐渐多了起来。

但阮棉棉的辣椒大规模种植不过是近两年的事。

加之盛四爷的火锅店和酒楼生意太好,种出来的辣椒根本不够用。

因此只有很少的一点点辣椒流传到了燕国。

以夏司宪的身份,那一点点辣椒还真是轮不到他的头上。

此时赵重熙盛情相邀,夏司宪不好拒绝,只能拿起筷子就近夹了一块香辣鱼。

鱼肉一入口,夏司宪的眼睛便睁圆了。

“这……咳咳……”

刚说了一个字,他就被辣得剧烈咳嗽起来。

好容易止住咳嗽,夏司忙又夹了一筷子鱼肉。

这次他做足了准备,细细品尝了一番。

“殿下,这鱼的味道真是绝了!”

赵重熙暗暗好笑。

今日的辣菜是会同馆里的小厨房做的,不管是色泽还是味道比起五味楼都差了许多。

当然,比起岳母大人做的就更加不如。

但比起只吃过食茱萸调制的辣米油的人而言,这道香辣鱼已经属于绝品。

夏司宪本是个古板不爱多话的人,今日却一反常态,就着辣菜和赵重熙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

赵重熙见他吃得差不多了,敛住笑容道:“夏大人之前是要同我说什么吗?”

夏司宪不敢大意,忙道:“想来殿下已然知晓南疆大乱的事情了。”

赵重熙点点头:“夏大人有话不妨直言。”

第八十一章 说秘辛

夏司宪也是世家子弟,幼时甚至还在司徒家的家学里念过书,算是与司徒曜做过几年同窗。

但他那时的样貌和性情都和如今完全不同。

这一点从司徒三爷那一年在晋州,闲极无聊时偷偷画的那两幅小像中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个是满脸横肉的霸道小胖子,另一个是留有髭须的冷硬中年男人。

司徒三爷能一眼看出夏司宪身上的变化,却并不知晓这些变化的缘由。

其实原因也不算复杂。

就在成国公府离开燕国后不久,夏府也遭遇了巨大的变故。

几乎是一夜之间,夏司宪就从一名娇生惯养蛮横霸道的小少爷,成为了一名衣食无着的孤苦少年。

如果不是楚王慕容绯慧眼识珠,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并且将他推荐到当时的刑部尚书门下,他甚至连步入官场都资格都没有。

三年前去晋州查案,夏司宪和燕国那位大理寺卿林望一样,一开始并没有把赵重熙放在眼里。

十六岁的少年郎,年轻单纯待人诚恳,除却身份之外,和寻常的少年也没有多少区别。

说是前来晋州查案,其实不过是借着查案的名头给自己镀一层金,以便尽早在朝堂中站稳脚跟。

否则宋帝为何会选择司徒曜那样的人做他的副手?

然而,直到那一日寿宴对峙,所有的人才算是看清楚了这位宋国皇长孙的真面目。

所以如今的夏司宪一点也不敢小觑赵重熙,对他的态度十分恭敬。

只听他压低声音道:“长孙殿下,您和离亭世子交情匪浅,想来应该知晓下官同楚王府的关系。”

赵重熙挑了挑眉:“夏大人是想告诉我,你如今乃是假意投靠卓太后,实则依旧是站在楚王府一边的?”

夏司宪道:“殿下玩笑了,下官虽然蒙楚王恩赏提携,但向来只忠于大燕皇帝。”

赵重熙哪里有闲心听他扯这些,冷声道:“夏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同我没有分毫关系,既然提起南疆,那便只说南疆之事。”

“是,是,请殿下勿怪。”夏司宪讪讪道:“非是下官喜欢东拉西扯,实在是楚王府同南疆渊源颇深,如若不是下官偶然得知,绝不会知晓此等秘辛。”

“楚王府和南疆渊源颇深?”赵重熙重复了一句,似是有些不相信他的话。

夏司宪道:“楚王府的老太妃,也就是楚王的生母,与南疆的王后乃是嫡亲姐妹。”

“竟有此事?”赵重熙目光微闪。

“下官如何敢欺哄殿下,这件事情是楚王府的秘密,就连大燕皇帝和卓太后都不知晓。”

“既是如此重要的秘密,你今日为何要与我说?”

“殿下。”夏司宪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下官不敢自诩忠诚,但对离亭世子的人品深信不疑,他就不会做出那等禽兽都不如的恶事。

虽然下官目前也不知晓世子爷的下落,但南疆此次动乱实在来得太过凑巧,由不得下官不生疑。

下官位卑言轻,身边也无有得用的人手,因此只能把这个秘密告知殿下,希望您能伸手帮世子爷一把。”

赵重熙微微眯了眯眼睛,伸手扶了他一把:“夏大人不必如此,这件事情牵扯甚广,咱们还是从长计较。”

夏司宪见他没有把话说死,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赵重熙却淡淡一笑:“南疆与宋燕皆是邻国,一旦发生动乱,两国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不瞒夏大人,我本来是打算亲自去一趟的,无奈京里有些事务实在脱不开身,只得作罢。

但不管离亭世子是否与此次动乱有关,我都会尽快查出他的下落。”

夏司宪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再次表示了感谢。

离开会同馆后,赵重熙又去了成国公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