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夫人端庄秀丽,二夫人温柔标志,四夫人活泼明艳,虽然样貌各有不同,但本质上也差不太多。
唯有三夫人很不一样。
容貌太过艳丽,身段也太过妖娆,和时下的审美并不相符。
世人多半喜欢随大流,既然成了“异类”,就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
哪怕是心里认同了,嘴上也绝不会承认。
可今日阮棉棉这一身胡服着实太过惊艳,让两个大丫鬟全然忘了多年来形成的固定审美模式,发自内心地夸赞不已。
其实阮棉棉也觉得自己今日这一身打扮很是吸引眼球。
可这俩丫鬟是不是有些过于夸张了?
她知道自己如今肤白貌美胸大腰细,但她们也别这么大惊小怪的好不好!
把韦氏昨日让人送来的月钱取了一部分,吩咐大丫鬟们守好屋子,阮棉棉一个人去了凤凰儿的院子。
迎接她的又是一阵赞美。
“三夫人,您今日真好看。”红儿的一双圆眼睛里都快冒红心了。
阮棉棉一阵恶寒。
自己是不是穿错衣裳了?
女孩子们都迷成这样,到了外面被男人看见那还了得!
凤凰儿也由衷赞叹:“我见过的女子中,娘穿胡服是最美的。”
阮棉棉笑道:“你可别跟着她们瞎起哄!赶紧走了,咱们先去尝尝那什么馉饳儿胡饼的,我肚子早就饿了。”
母女俩加上一个小丫鬟红儿,三个人有说有笑地朝国公府侧门走去。
刘大早已经候在侧门处。
主仆三人很快上了马车。
刘大一挥马鞭,马车一路朝东街茶坊驶去。
经过二十年的经营,大宋京城的繁华程度已经不输大燕京城。
虽然时辰还早,早市却已经开张,坐在马车上都能闻到食物的香气。
阮棉棉捂着空空如也的肚子,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明明一路上卖早点的小店很多,干嘛非要听红儿的话认定那什么东街茶坊!
天知道那破地方还有多远,她馋得都快不行了。
凤凰儿虽然也没有用早饭,却并没有觉得太饿。
或者说她的注意力并不在食物上。
因为车外的那些热闹于她而言太陌生也太有吸引力。
叫卖声,吆喝声,争吵声,车马声……
原来普通百姓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或许会很辛苦,或许也会很单调,但始终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她上一世过得太冷清了,此生入了这繁华,便再也不想失去。
凤凰儿带着浅浅的笑容倚靠在车壁上,继续聆听车外嘈杂的声音。
阮棉棉和红儿都不明白她在笑什么,但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样的选择——保持沉默。
因为凤凰儿此刻的笑容实在太过美好,美好得让人根本不忍心打扰。
马车终于停了。
刘大在外回道:“三夫人,六姑娘,东街茶坊到了。
凤凰儿醒过神来,搭着红儿的手下了马车。
母女二人刚一站定就小小吃了一惊。
昨晚听红儿说东街茶坊,她们以为这里只是一间普通的茶肆。
就算顺带经营一些点心小吃,规模也定然不会很大。
可今日一早真的来到这里,才发现自己之前想的有多离谱。
东街茶坊十多年前的确只是一间小小的茶肆,但如今却成了大宋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尤其是饭馆酒楼特别多,而且生意都非常不错。
最热闹的要数茶坊左侧的蔡家胡饼老店。
别的不说,单是规模就刷新了阮棉棉对古代点心铺子的认识。
五十多个炉子一起开工,一百多个师傅前后忙活,和面的、擀剂儿的、掌炉子的、炭火熊熊热气腾腾。
已经出炉的胡饼在大笸箩里堆积如山,看起来诱人极了。
第七十章 烤羊腿
上一世的阮棉棉是南方人。
虽然从十八岁起她便一直生活在北方,饮食方面基本还是保持着原先的习惯。
馒头可以接受,烧饼也能吃,但早餐她最喜欢的还是带汤水的东西。
蔡家胡饼老店大笸箩里那些刚出炉的烧饼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丝毫不比从前她见过的烧饼逊色,但单吃还是有些太干了。
其他东西倒不敢奢望,至少也该弄碗豆浆搭配一下。
她仗着个子高伸长脖子四处看了看,视线所及之处却都是正在吃早饭的百姓。
而且他们当中十个有九个都在啃烧饼,别说豆浆了,连白开水都不见喝一口。
阮棉棉光是看一看都噎得难受,觉得自己的嗓子都快冒烟了。
难怪蔡家胡饼老店的规模这么大,实在是大宋京城的百姓们就好这一口。
“三夫人,您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烧饼,奴婢这就去买。”红儿见自家夫人迟迟不发话,忍不住询问。
阮棉棉低下头看着凤凰儿:“你说呢?”
她并不是不想搭理红儿,而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昨日小丫头介绍了好多种烧饼——满麻、门油、菊花、宽焦、侧厚、髓饼……
大部分的名称她甚至都没听清楚,又怎会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
凤凰儿有些为难:“娘,咱们寻个地方坐着吃好不好?”
她非常乐意深入体会百姓们的生活,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捧着个大烧饼啃……
至少眼下自己真是做不到。
听了她的话红儿赶紧吐了吐舌头:“都怪奴婢,昨日我阿娘交待过的话全忘了……”
“红儿,怎的不请夫人和姑娘进茶坊?”
说话间刘大安置好马车已经折返回来,见三夫人和六姑娘竟还站在烧饼店门口,忍不住轻斥了小女儿一句。
红儿嘟囔道:“我这不是还没来得及……”
刘大忙躬身对阮棉棉解释:“三夫人勿怪,小孩子家办事就是不牢靠,此处多有不便,您和六姑娘还是茶坊里请吧。”
阮棉棉笑着拉起凤凰儿的小手:“走吧。”
刘大示意红儿头前引路,却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只是老老实实地候在茶坊门口,并没有跟着进去。
阮棉棉三人都不太懂茶坊里的规矩,但跑堂的小二哥非常有眼力介儿,一看就知道是贵客来了。
他带着极有分寸的热情把三人迎进了二楼的雅间。
上过热茶后才询问贵客们想要用些什么早饭。
那意思就是无论想吃附近哪家店的东西,他都能立刻让人送来。
阮棉棉之前还有些搞不懂吃早饭为什么要选择茶坊。
总不至于大宋人也有喝早茶的习惯吧?
听小二哥一说她才算明白过来,笑道:“我们平日很少到这里来,也不甚清楚什么好吃,小二哥不妨介绍几样有特色的吃食。”
那小二哥笑道:“夫人到东街茶坊用早饭,蔡家的烧饼一定少不了,小的这就让人给夫人取些刚出炉热气腾腾的。
还有王家的馉饳儿,您索性是鹌鹑和鲅鱼的都尝一尝,小的这便去唤买馉饳儿的王老爹。
另还有钱家的面,您看是喜欢羊汤面、三鲜面、烂肉面、笋泼面、药棋面还是鸡丝面?”
阮棉棉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这小二哥的口才真是一绝,一碗面条都让他吹出花了。
不过大宋的饮食听起来倒也算得上丰富,只不知味道是不是也一样多彩。
她对那小二哥道:“那便依你,烧饼和馉饳儿都要,面嘛……”
又看向两个小姑娘:“你们自个儿选。”
凤凰儿笑道:“我要三鲜面吧,羊肉的味儿太大,吃不了。”
红儿却嘟着小嘴道:“奴婢就爱吃羊汤面。”
阮棉棉噗哧笑道:“你们俩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又对那小二哥道:“怎么全都是面食,就没有其他好吃的?”
小二哥微微一愣,大早上的不吃面还想吃甚?
红儿忍不住插了一句:“三夫人,奴婢听人说过东街茶坊旁边的一品居烤羊肉特别好吃。”
小二哥偷偷睨了她一眼,忙对阮棉棉解释:“夫人有所不知,一品居的烤羊肉都是酉时之后才开始售卖的。”
阮棉棉很理解凤凰儿,因为她从前也不是很喜欢羊肉汤的味道。
不管是哪个地方的羊肉汤,她总能喝出一股或浓或淡的羊骚味。
但烤羊肉却不一样,她非但吃不出那股味,甚至比烤其他肉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