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凰为后+番外(384)

作者:云月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俊若谪仙、琴书双绝,这是很多年前司徒三爷留给他们的印象。

母老虎的夫婿,这是婚后司徒三爷唯一的标签。

直到几年前,听闻他在大将军的干预下终于步入了仕途。

但衢州距离京城太过遥远,人们渐渐把他给忘了。

又过了几年,外任的司徒三爷回京了。

听闻他在同燕国与契丹的和谈中立了不小的功劳,圣上将他安排到御史台做了一名侍御史。

京城里高官如云,一名小小的侍御史,几乎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人们都以为,关于司徒三爷的故事大约到此为止了。

没曾想,到御史台就任才刚几日,他就把自家二嫂的娘家给折腾没了。

朝臣们如何看待司徒曜,百姓们不得而知。

但对于扳倒贪官的司徒三爷,他们是发自内心地敬重和喜爱。

只不过杨宪品级低下,他的案子影响力终究有限,没过多久便被人淡忘了。

在那之后,司徒三爷也像是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听闻他有什么举动。

没曾想,蛰伏了几个月后,他却做成了这么大的一件事!

百姓们中,不乏失去土地后租种别人土地的佃户。

听闻司徒三爷此次竟是为同他们一般境遇的人出头,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不过短短一两日间,司徒三爷已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

官员们的想法和百姓们则完全不同。

他们大多出身世家,就算出身平民的,为官之后也和世家有了或深或浅的关联。

晋州私粮案和杨宪贪墨案不同,牵扯的不是朝中某一位官员,而是触碰了大宋所有世家大族的根基。

他们不能说司徒曜此举有错,但他为了自己的仕途,吃相也太难看了!

圣上打算对世家大族动手早有迹象可寻。

可司徒家好歹也是有近千年历史的家族,大家也算同气连枝。

司徒曜这厮动手之前却半点消息都不向他们透露,简直让人齿冷。

司徒曜不在京中,他们便只能把这份不满加注到成国公府一家头上。

这么一来,司徒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在朝中做官的成国公和世子爷在衙门中遭同僚冷落。

夫人们和少爷姑娘们也像是被孤立了一般,就连原先交情颇深的人家也几乎和他们断了来往。

眼看着中秋将至,成国公府竟一份节礼都未曾收到,自家精心准备的也一份都没有送出去。

阖府上下对三房一家人的不满几乎到了顶点。

京中和府中的情形司徒曜一概不知。

此时正值八月初,正是秋色最美的时节。

他携妻女沿途慢慢行来,算是把秋景赏了个足。

五日后,一行人才回到成国公府。

几辆马车沿着小巷一直驶到了三房二门处。

司徒曜正准备下车,就听车外有人在给他问安。

他掀开车帘,只见一名眼熟的小厮候在车下。

“石头,你不在府中好生伺候国公爷,来此处做甚?”他淡淡问。

石头躬身施了一礼:“回三爷,国公爷请您去书房一趟。”

司徒曜嗤笑道:“爷自己个儿都不知道哪一日能到家,你倒是乖觉!”

石头忙道:“小的已经在此处候了四日,今日可算是等到了您归来。”

离京几个月,身为人子的司徒曜是应该想念父母的。

可他觉得自己真是连装都装不出一副孝子的模样来。

他放下车帘子,对阮棉棉道:“夫人,你和箜儿先回房,为夫去父亲那里瞧瞧。”

有了上一世和这一世前半段的记忆,阮棉棉对司徒家的人更是半点都提不起兴趣。

她点点头:“国公爷这般着急见你,想来不会是什么好事,三爷小心应付,千万别吃亏上当。”

“夫人的教诲,为夫一定谨记在心,我先去了。”

司徒曜掀起车帘子跳下了马车。

两刻钟后,司徒曜和石头已经来到了司徒恽的书房外。

通传之后,他走了进去。

抬眼一看,不仅是父亲,连大哥竟也在书房中。

而且,父子俩都用同样冰冷的目光看着自己,有五六分相似脸庞也几乎一般黑。

他正想行礼问安,司徒恽便一拍书案,厉声喝骂道:“逆子,你为了往上爬,竟是什么都顾不上了么?!”

不等司徒曜辩解,世子爷司徒昌也冷声道:“三弟,人不管爬得多高,总也需要亲人们的扶持。

可你如今还没爬上去呢,就想六亲不认了么?”

司徒曜暗道,莫非他们还是为着杨家的事情在怪罪自己?

可父亲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老二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大哥就有些过分了。

老二和自己谁同他更亲,如此简单的道理竟也想不明白么?

也难怪他会这么想,他是在对付了杨家之后就离开京城的,父亲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找他算账。

如今虽然几个月过去了,父亲尚未想明白,依旧想找他发泄一通倒也说得过去。

他朝司徒恽行了个大礼:“父亲,杨家的事情的确是儿子做的,可……”

“你闭嘴!”司徒恽更怒了。

老三自小聪明,又在官场中混了好几年,怎么可能听不出自己说的是什么。

他这般顾左右而言他,分明就是在推三阻四戏耍自己!

第七十八章 做孤臣(下)

司徒曜被骂得有些呆愣。

司徒昌和他终究是嫡亲兄弟,见他一脸的迷茫,还是忍不住开口替他解围。

“老三,你真是好本事,离京几个月,不声不响地竟做了这么大的一件事!”

司徒曜这才彻底反应过来父亲和大哥究竟是怎么了。

他也不着急了,清了清嗓子才道:“父亲、大哥,我不过是做了为人臣子该做的事……”

“呵呵……”司徒恽冷笑着打断他的话:“不过是一名芝麻小官罢了,说得就跟大宋没了你就不行了似的!”

这话说得很不好听,不过司徒曜也懒得和司徒恽计较。

他正色道:“父亲为官几十载,自然知晓君命难违。

圣上想要对世家动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他既派儿子去办这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办成的意思。

儿子如果顾及那些世家的脸面和利益,把这件差事给办砸了,您觉得圣上会放过我?”

司徒恽一噎。

这么浅显的道理他当然懂,可被老三这般质问,只觉得火气更盛了。

“就算是替圣上办差,你也不用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三十几个世家就这么没了,你……你可真是……”

“父亲,如今是大宋的天下,您不要总还用大燕臣子的眼光看问题。

此次只是三十几个世家,不久的将来,世家恐怕只能是名存实亡。

父亲之所以责怪儿子,无非就是最近吃了些排揎……”

“三弟,你知不知道如今旁人都是怎么看咱们家的?”司徒昌叹道。

司徒曜挑眉,并没有接话。

两世为人,他不管失意还是得意,都和成国公府没有多少关系。

而且,成国公府在大宋的名声本就一般,自己去不去这一趟,又能有多少影响?

如今司徒曜也算是想明白了。

从他入御史台那一日起……不,应该说从他回京述职那时起,圣上便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他做一名孤臣。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圣上属意的继承人就是皇长孙。

不仅是皇长孙,箜儿也早就被圣上当作了大宋未来的皇后。

他这个未来皇后的爹,身份其实是有些尴尬的。

本身就是个没有继承权的寻常勋贵子弟,女儿的身份多少有些配不上做皇长孙的正妃。

所以圣上才想着提拔自己一番,也算是抬一抬箜儿的身份。

可这份提拔也十分有讲究。

阮家势力虽大,但全都集中在军方,在朝堂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所以圣上提拔他,却又不想让他成为权柄在握的重臣,以免未来的后族有文有武,势力太大威胁到大宋的江山。

杨宪贪墨案,让他凉了亲人们的心。

晋州私粮案,让他彻底成为了一名孤臣。

他其实是不在乎的。

上一世最后的那几年,他无权也无钱,被“亲人们”搞得身败名裂。

因为没有入仕,那时的他只能算是个“孤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