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将军锦绣妻(94)

贾淮宁说到这里,掩面痛哭起来。

“我父亲那时候就是被钱财迷了眼睛了,自以为交了好运,却不知……在那化名为‘谢婉琴’的女人离开半月之后,夜里我家中突然遭了贼人。贼人将我父亲母亲和两个妹妹全杀了,我父亲拼死将我托到树上命我逃难,并告诉我那杀人的贼首正是第一次前来寻我父亲的夫妇,也就是那名叫谢婉琴的女人指使的,她杀我全家就是因为我和我父亲参与了她的计划、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事情。我连夜逃走了,一路北上……后头原先有人追我,我运气好,混进了荆州灾民的队伍里,这才甩开了后头的人。”

“我一路逃到了淮北,为了活命不敢使用原本的姓氏,只好自称灾民并改名换姓。那时候我才七岁,为了生计我什么都做过,行乞、卖艺、卖身进大户里做工等等,那日子都不是人过的。我的脸就是被乞丐头子用刀子划烂的,又因为年纪尚小去了煤矿做苦工,得了严重的肺病,如今我浑身上下都是病痛……我心里牢牢记着谢婉琴这个名字,想着有朝一日若有机会,定要为一家四口的性命讨会公道。然而我人穷志短,十八年来我吃不饱穿不暖,又哪里有复仇的力气?”

“直到三年前,我偶然打听到了‘谢婉琴’这个名字,原来她已经是京城里一位三品大员的正室妻子,是高高在上的贵妇人了。我后来又细心打听了,发现那位三品大员的形貌身材和我当年见到的官老爷很相似。我虽然害怕,到底不甘心,孤身来到了京城伺机复仇。”

“但复仇何谈容易。我原本想混进傅家做苦工,找到行刺的机会,但不说我浑身病痛无法被大户人家挑中,那名门望族里守卫森严,我想要杀人也几乎没有可能。我只能暂且在京城里落脚,每日以卖艺为生,直到一个月前,我被晋国公徐家带走,对方承诺我可以帮我复仇,并吩咐我在指定的时候在这个地方等您……”

贾淮宁的故事终于讲完了。他站起来,朝着傅锦仪跪在一旁的地板上,磕头道:“小姐,您真的能够帮我吗?”

傅锦仪看着屏风后的人影,微微叹了一口气。

“我会的,我一定会帮你,因为我和你是同样的人。”她咬着嘴唇,定定地道。

她原本以为,自己的经历已经足够凄惨,却没想到,天底下还有比她更可怜的人……被人利用后杀人灭口,一家四口全部死于非命,只是为了成全那个女人的野心……

“你想杀了她,我想让她生不如死。”傅锦仪咬牙切齿道:“你放心,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那也是我的心愿。”

贾淮宁听着这样的承诺,身子都颤抖起来。他大口地喘息着,道:“只要能杀了那个女人,我做什么都行。”

傅锦仪抿了抿唇,半晌道:“想要一次取她性命或许有点难,不过我会尽力的。只是……光凭你一人之言,怕是无法取信,你有没有什么能够戳穿她的物证?”

贾淮宁含泪笑了,道:“这倒是有……”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块玉佩,将它扣在地上从屏风底下恭敬地推给傅锦仪,道:“我苟且偷生十八年,在饿得快死的时候也没把这东西当了,就是为了这一天。没想到,我真的等到了……”

傅锦仪有些讶异地拿起地上的玉佩,反复打量了,道:“这的确是一块上乘的白玉,但京城富贵之地,这样的东西多了去。它有何讲究呢?”

贾淮宁深深吸一口气,这才俯身低语几句。傅锦仪听着,眼睛里竟缓缓绽放出了奇异的光芒。她想,这一回谢氏怕是在劫难逃了……

***

如此又过了十多日。

这期间京城里暗流汹涌,彻查刺客来历的事情令很多名门望族惶恐不安,生怕自己被牵连上。好在傅家这样的三品官家还没有资格参与朝堂的党争,反倒是平静地很。

萧家身为萧妃的母族,多少也受到了圣上和太后的猜忌,再加上降爵一事,此时的萧家可谓是愁云惨淡。墙倒众人推,从前那些和萧云天不和睦的同僚们一瞧他失势,自然瞅着机会对他落井下石。而萧云天除了被几个御史弹劾之外,最令他焦头烂额的,竟是关于他母亲苗氏的污名!

官场上的男人们,脑袋瓜子总是比后宅的女人们更阴狠、更狡诈的。和萧云天不合的官吏们想要趁机打压他,却又不敢拿着明觉寺遇刺那么大的事情来构陷他,怕一不小心把自家赔进去。最后,他们竟剑走偏锋,抓了苗氏在明觉寺失贞的把柄大做文章!

他们发动了手下的亲眷、仆从、门客之类,将苗氏在明觉寺里的丑态宣扬地满城风雨,其中一个有才华的还写了一首打油诗,着重描写了苗氏身上的“风景”,同时用讽刺手法突出了苗氏年老色衰的丑态。这首打油诗在京城所有的街头巷尾争相传唱,人们在疯狂嗤笑苗氏的同时,对武安伯萧云天也十分鄙夷,认为这种不堪入目的女人生养出来的儿子会是什么好东西?也难怪他被太后降爵!

再联想起此前萧云天气量狭小的恶名,一来二去,萧云天的名声烂得很彻底。这个年代的人,不管男人女人,名声都比命重要。名声就是品德,德行败坏,再有才华也没用。若是一个做上司的提拔了一个无德的人,那自己的名声就会被牵连;若是皇帝赏识了一个无德的人,皇帝都会被参奏为昏庸!萧云天的名声臭成这样,若无意外,他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升迁了!

而最令萧云天感到屈辱的,还不是自身的失败,而是傅家的态度……

他降爵之后,岳父傅守仁倒还宽慰过他,并表示出了不会因此与萧家生分的态度。然而在苗氏的打油诗被传唱、他的名声烂到骨子里之后,傅家人突然就不上门了。

萧云天知道这是为什么……若只是降爵、贬官之类,傅家还能够与他交好。但名声毁了之后,傅家人却怕牵连到他们自己的名声,这才如瘟疫一般对自己避之不及!

这种感觉令萧云天难以承受。他不忍心责怪自己的亲生母亲,却将对傅家的怒火发泄到了傅妙仪身上,一月之内不知打了她多少次。傅妙仪过得生不如死,身上旧伤好了又添新伤,被打断的肋骨刚长上了又被打断……

傅妙仪以为自己过得艰难,她不知道的是,自己今后的日子只会更加凄惨。而和她命运相似、同样会迎来更加悲惨人生的人,莫过于她的亲生母亲谢氏。

***

明觉寺刺杀一案在一个多月的彻查之后,终于在满城风雨的皇室中落下帷幕。

查证的结果令满朝文武都感到惊愕,随后却也觉着在情理之中——原来指使刺客的始作俑者乃是白莲教余孽。

这和先前许多人预想到的太子党和豫王党两派将利用这个机会互相攻歼、最后总要决出生死的揣测并不一样。而事情尘埃落定后,很多人还松了一口气——若是最后查出指使刺客的人是太子党或者是豫王党,那朝野上必将掀起最惨烈血腥的风波,怕是还会演化成逼宫退位一类的可怕局面。

第九十章 状告(上)

而这个锅甩给了白莲教之后,宫中赵太后和圣上也下了旨意,命令太子和豫王两人共同辅佐朝政。相比起什么刺客的案子,这一道旨意才是真正令臣子们感到心惊的。

皇帝年迈时,身为储君的太子辅政是祖制。在礼法上,太子是君,太子的兄弟们是臣。如今倒好,两人一同辅政……从这道旨意上不难看出,宫中两个党派的斗争怕是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一贯偏袒豫王的圣上,在这样的大事上头竟还要刻意扶持豫王,这是不是表示圣上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

面上看着,刺杀的血腥正随着时间流逝而日渐消弭;而事实上,真正汹涌的暗流才刚刚开始。

徐家一类的名门望族都绷紧了心神,而傅家这样不上不下的人家反倒轻松些。

渐渐到了十一月份,好几户因刺杀出了命案的氏族都开始送葬了。

傅家对门的平阳伯府里也是遭了难的。

平阳伯家里的嫡长子在明觉寺里被刺客杀害了,平阳伯夫人只有这么一个亲生儿子,差点哭死过去。那位少爷在府中停灵四十九天,终于在十一月中旬下葬。出殡那日,八角街上的大户人家都很是怜悯,纷纷前来观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