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伯母二伯母刚出门时,童秀听见了门上落锁的声音。
为了不让她逃跑,门肯定上锁了。
不能走门的话,她将目光落在了小柴房的窗户上。那窗户又窄又高,只有三个巴掌宽,还用木条封着,要是能把那些木条弄掉,说不定还能挤着出去。
不过……
怎么把木条弄掉呢。
“童静乖,好好坐着。”童秀盯着那木框,脱了外套,试着爬上一堆柴火上,“姐姐看看能不能带你逃出去。”
柴火挺高,童秀才爬了一半,被刮得手肘子上都是红印子,有些还出了血。
“姐姐。”童静在喊她。
童秀口里说着:“童静乖,等会儿。”扭头一看,她的好妹妹,居然已经在柴火堆里扒拉出了一个半人高的小狗dòng,巴巴地望着她:“姐姐,你gān啥呢?”
“童静,你咋知道那里有个狗dòng?”
童静无辜地眨巴着眼睛。
“和狗娃子哥玩躲猫猫,他带我进来的。”
童秀大喜,吧嗒在童静脸上亲了一口。
童静,你可是我亲妹啊。
她打赌张牡丹和王凤云肯定不知道那狗dòng,才会把她和童静一起关在了柴房里。
可算是老天有眼。
她和童静约好躲猫猫,让童静在柴火垛里藏好了,等着她来找才能出去。
她去了红姑娘的窗户底下。
红姑娘是王凤云的小女儿,叫童红。虽然是个丫头,王凤云也挺宠着的,平时该下地的时候就让她装病,在家躺着,让童秀去做事。
如果不出意外,这会儿她肯定在家。
她找出上学时的英才钢笔,模仿那知青老师的笔迹,写了一个条子,压在了童红的窗户旁边。条子上面写的是:红,明天清晨,你家柴房,不见不散。
落款是:青。
青是知青老师的名,他全名叫张青。童红和张青正在谈对象,经常秘密约会。张青给她写的纸条,她一定会去。
她学着张青每次来,给她敲的两下墙,也敲了两下。
里头果然传来了动静,接着是童红趿拉着拖鞋,欣喜地下炕的声音。
第六章 村里放电影,商机!
童秀哼了一声。
她可不是圣人,这一家子这么害她,想把她称重给卖了。她就让这家人尝尝偷jī不成蚀把米是什么滋味。
反正这俩都不是好人。
害他俩,童秀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
她又窜进了张牡丹家的jī窝里,一把抓住了那只最肥的大母jī。这是张牡丹家下蛋最多,平时看得最重的一只老母jī。
张牡丹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平时王凤云眼红的不行,就是没机会凑近。
她瞅着四周,准备趁人不备,把jī翅膀捆好,给抱走了。
临走,她还不忘把jī毛从窗户里扔进了王凤云的炕上,又把刚顺便从jī窝里掏出来的jī蛋,也塞到了王凤云的被子里,制造出了假证据。
拎着老母jī,童秀在柴火垛里找到了童静。
她牵着童静:“走,咱们去镇上。”
现在刚中午,张牡丹和王凤云一家下地,不到天黑是不会回来的。现在童红忙着和张青见面,家里其他人不是出门就是下地了,她还有五六个小时的逃跑时间。
她要去镇上。
镇上距离童家村有几里地,幸好这童秀是个做惯了农活的,体力好。中途又遇见一个拖货的板车,让人给捎了一里地,不然还真扛不住这路程。
最让人吃惊的是童静。
一路跟着童秀走,不叫苦不叫累,哪怕走得慢,也很少要童秀抱。童秀要背她,她还摇头:“姐姐要做活,阿静可以自己走。”
这孩子懂事得过了头。
板车是个中年夫妻拉到城里去卖螃蟹的。
今年是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实行了快六年。大部分农民不管玉米窝窝还是红薯饼子,总算都能吃饱肚子了。偶尔还能像这样,拉点野味到城里卖,也不会被冠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路上,童秀听见那大婶一直在催促大叔,让他快些,别耽误回来的时间。
童秀好奇,问了缘由。
那大婶笑着说:“这刚农忙完,村里来了放映队放电影。一年忙活到头,就这两天能看看电影。放映队明天就到别个村去放了。我说把螃蟹放一放吧,我们家那口子非要今天上城里。这不心里着急嘛。”
童秀打圆场:“大伯这不也是指着给家里挣点钱吗。”
那大叔见有人给他说话,也梗着脖子,争辩了两句:“那是,你又不会养,这螃蟹再放就要死了,还等明天,明天一分钱都捞不到了。”
“就你老张头长着嘴巴会说话……”
……
童秀听着大叔大婶的拌嘴,心却飞到了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