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真正了正心神,认真回复:【我会抓紧时间的,手头上这本很快就能装订了,之前已经跟师兄一起找到了恢复这本古籍散页顺序的资料,另外一本破损太厉害,可能时间还需要更长一些。】
司则:【师兄?是昨天那个要追你的杨岱?】
晏真囧了一下,立刻回复:【能不能忘了这件事?】
司则:【好。】
接着又问了一句:【书叶散乱,靠什么判断顺序,不会出错吗?】
晏真心道大概是司则爷爷不放心吧,于是很仔细地回答:【散页的前一页是一首词,后半部分散开了,那首先是查《词谱》,得知此词牌有三体,均为94字,因此需从散页中找共有23字的断头词。】
【然后再根据词的平仄合律,韵脚押韵,词句通顺,确定顺序。而确认散页的页次,除了词律外,还需根据著者生平jiāo游及词作内容来判断,这些我们也都找齐了。】
晏真最后又补了一句:【放心吧,我们专业就是学这个的。】
*
第二天,在前一晚还打了包票,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晏真,在装订的时候傻眼了。
这本古籍现有状态是类似包背装无订线,但是修复过程中,她发现该书原来是四眼订线的线装。
这应该是古代就被修复过几次了,前一个修复者没有恢复四眼订线装用了包背装。
但是,古籍修复的原则是整旧如旧,“旧”究竟是修复古籍的原初状态还是现有状态?
晏真头大了,这该怎么整?
第18章
古籍修复中的整旧如旧原则,意思是古籍修复前是什么样子,那么修复后也要保持它之前的样子。
只是晏真如今碰到的问题,是恢复成四眼订线的线装这个古籍的原始状态,还是仍旧保持包背装无订线的现有状态。
她给外公姚予芳打了个电话,那头响了几声很快就接起来了。
姚予芳接到晏真的电话显得很高兴,语调都是上扬的。听她讲述了情况后,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比较倾向于恢复成包背装,咳咳。”
晏真听到电话那头咳嗽了几声,一颗心被提了起来:“外公,你身体怎么了?”
“没什么,可能最近几天有点着凉,不用担心。”姚予芳清了清嗓子,表示自己无碍,“我有国图古籍修复组闫先生的联系方式,你可以找他请教一下,他们的意见比较权威。”
晏真根据外公给的邮箱,试着给闫先生发了一封邮件。
她以前听外公说,修复古籍其实就是一个与前人的对话过程。“观其文采,如见其人”,从纸张,到墨水,再到笔迹,仿佛可以透过时空,触摸到作者。他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心中是什么感受,是愉悦还是抑郁,是得志还是失意。
有时候碰到被古人修缮过的古籍,又是另一种感受。有的人心细如发,甚至看不出修补的地方;有的人大刀阔斧,从头到脚都换了一遍材料。晏真碰到的这位,大概就是随心所欲的那种,直接在修复过程中把装订方式都换了。
晚上她收到了闫先生的回复。
【这个问题现在在学界仍然存有争议,但是主流学者认为需要修复的古籍原件是指古籍修复时的现有状态,不是指古籍产生时的初始状态。】
【为什么不能整旧如初,是因为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就可能性来讲,我们并不了解古籍的初始状态,就不存在修复后与之相同或最大程度地近似的可能;就必要性来讲,即使修复后与初始状态一致,还是与古籍现有状态冲突。】
【改装后的古籍才是现有状态,而且因为改装距今已经年代久远,已经具有文物价值,成为研究古籍版本的重要凭证,因此对于前人改装过的装帧形式应予以保留。】
【建议保持包背装无线订的装帧形式。】
看完之后晏真感觉自己豁然开朗,恭谨地向闫先生回邮件道了谢。虽说古籍修复中要求每一步都是可逆的,每一步都是可以被恢复的,但是真的要重头来过也十分费时,而且说不定会对古籍造成修复性的损坏。
*
天气越来越凉。
S市靠海,冬天又冷又湿,而且还没有集中供暖,过冬全靠一身正气。
晏真她们已经开始准备期末考试。
大三本身就课业十分繁重,加上还要抽时间出来对古籍进行修复,时常期末复习就得安排到凌晨。
一大早任绮霏起chuáng,拉开窗帘,发现窗户上布了一层水汽,秋风萧瑟,寝室楼下的银杏树叶落了一地。
等她收拾好自己,发现晏真还没出来,敲了门也没人应之后,顿时有种不好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