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让他住啊,大宝他们的院子大,房间多。”
“这哪成啊。”谢婶看着宋新桐的肚子,笑眯眯的说道:“一月不见倒是大了许多。”
“还好。”
谢婶问:“新桐,我听狗蛋儿说你们岭南还去参加了大户人家的寿宴,说那些宅子比咱们村子还大?”
宋新桐不由好笑:“大宝他们说的太夸张了,哪有咱们村子那么大,只是屋舍修得弯弯绕绕的,走路走很久,所以才显得特别大。”
谢婶问:“是嘛,大宝他们还说那些人特别和善。”
“大户人家的规矩特别多,哪里真的会很和善,那日不过是那家人的寿宴,自然不能板着脸了,所以他俩才觉得和善。”宋新桐失笑:“谢婶你是不知道,他俩怂恿人家的府上的公子们去湖上抓鸳鸯来吃,差点没把我吓坏了,要是换做其他时候,人家肯定不会善了。”
“没出事也会被责怪?”谢婶问。
“这可说不好,毕竟咱们这种普通老百姓,没有背景关系,哪敢和这些贵人直面上,就算被责打了,我们也只能受着。”宋新桐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若不是江明昭还算真心实意的对待陆云开,或者那日江二夫人换成了江母或者江家小姐,双胞胎肯定不会好过的。
“谢婶,还是咱们村子好,只要咱们有些银子,只要不去得罪那些有权有势的贵人们,我们就能过好日子。”
“新桐你说的对,咱们这些普通人哪里敢和那些人斗啊。”谢婶原本心底还有心说去岭南城开铺子试试,但现在想想还是算了,新桐有陆秀才的朋友护着才敢在岭南开铺子,换作是她们家,多半被人掀了铺子还不知道是谁gān的。
“我原先还觉得在码头做生意好,现在也觉得不行了,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那里能和那些有钱的人对上,哎......还是村子好,在村子里有几两银子就能不愁吃不愁穿的,比早出晚归的开铺子好,还不用心惊胆战的。”
宋新桐听着谢婶的话,觉得谢婶好像想通了,“婶子你不想开铺子了?”
“还没想好,但你秋婆婆是不太赞同,这两月生意不太好......”谢婶说着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眉眼间尽是愁容。
宋新桐觉得他们的生意估计没有谢婶说的这么乐观,想了想后说道:“婶子,你们为和不像以前一样推着推车去码头上卖?一碗烩菜一碗饭,两三文银子,买的人应该特别多。”
她何尝不想推着去,但铺子又要租金,小推车也要租金,哎......
宋新桐瞧着谢婶似乎还未下决定,她也不再多说了,毕竟是人家的生意,她也不好过问。
☆、第三百一十七章红薯藤
“新桐,你啥时候来的?”秋婆子推门走进来,就瞧见宋新桐坐在堂屋里,大嗓门立即说道:“我刚才看见王氏去了村长家,还想着是不是你叫她去的。”
“是我叫她去的。”宋新桐没有说她让王氏去做什么了,“秋婆婆,你们家的红薯什么时候能收?”
“昨儿我还挖了一点出来看看,还能长一长。”秋婆子说:“今年咱们村的红薯种得有点晚,估计得九月初挖才合适,要是往年种的早,现在都挖得差不多了。”
“村子里他们的红薯也都能挖了?”
“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吧,还得再小半个月。”秋婆子说:“新桐你这么着急是要继续做粉条了?”
“是啊,趁着现在天气还好,多做一点是一点,若是等到九月之后,到了冬日里,整日yīn雨绵绵的,那晒粉条就很麻烦了。”宋新桐还是很担忧的,毕竟这个生财之道真的算得上是一本万利,所以她不愿意冬日停歇下。
“说得也是,但现在也不能挖,现在都还不够大,出粉也少。”秋婆子说:“这倒不是婆婆想让它们长大一点挣分量,太小的红薯不仅洗麻烦,而且磨着也费工夫,出粉也少,还不如再长大一点。”
“我知道的秋婆婆。”宋新桐想着好在是杨树趁着工坊停工这段日子,又增加了不少工具,又添了一些沉淀池这些,到时候再增加一些工人,想来能尽快在入冬前将江明昭要的几万斤粉条做出来,听说他那边又接了一批订单。
“对了,秋婆婆可否将你们的红薯藤卖给我?”宋新桐打算将红薯叶晒gān了放到冬日里给兔子们当粮食,反正猪也是这样吃,兔子难道还不吃?
“你拿红薯藤去gān啥?喂猪?”秋婆婆是知道宋家养了两条大肥猪的,等到了腊月里做腊肉吃。
宋新桐摇头:“不是,我想着拿去喂兔子。”
“兔子吃了湿的叶子要拉肚子的。”
宋新桐:“我晒gān了给它们冬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