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帅慕容恪以十万骑兵对决冉闵的万余步卒,初战十战十败,之后靠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方才获胜,略失名将水准,有胜之不武之嫌。
吐了一口脓血痰,冉闵不屑地说:“车轮战,消耗战!呸!”
慕容恪居高临下的骑在马背上,冷漠地看着冉闵。
冉闵被按压在地,动弹不得,双眸充血,不服。
慕容恪缓缓道:“兵不厌诈!!不管过程,只看结果。”
此战沿袭了韩信当年在垓下之战的策略,并创造性发明了“铁锁连环马”战术,在中军退却后、两翼包抄夹攻将冉闵军全歼。
“铁锁连环马”战术,为后世效防,数百年后,金人的“拐子马”大显神威、所向披靡,就是沿用并完善了此战术。
对比韩信垓下之战,是以三十万汉军和十万楚军决战,身后还有三十万刘邦军支援,一样被项羽打得中军败退,也是靠两翼夹击、兵力极大优势才反败为胜;
慕容恪叹了口气:“世间无奈有两件,一是美人迟暮,二是英雄末路。”
冉闵道:“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十四年前一念之差没杀你!!”
慕容恪冷笑一声:“世间没有后悔药吃!”又神情落寞地说:“你是我这一生,唯一的对手……可惜了!!”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好像回到十四年前。
当年少年冉闵获胜,立于马上:“我今年16岁。”
那时少年慕容恪败于马下:“我17岁。”
今非昔比,俩位少年早己长大。
这场在当时代表个人武勇的颠峰水准的一战,因为冉闵被生擒,而结束。
燕魏廉台之战,自此画上句号。
第十一战,胜……
……
兵分两路,立即去报信。
冉闵被擒的消息,传到大魏国,大家都不相信,战无不胜的战神皇帝,怎么可能被俘虏!?
燕王的信送到太子手中,上书:jiāo出传国玉玺,立即开城投降,饶冉闵不死。
经过再三确认,冉闵的确是被燕王俘获了,满朝文武百官皆痛哭失声。
太子赶紧与众臣商量怎么办!?
大臣建议,与其拿传国玉玺降了鲜卑慕容燕,不如投降南方晋朝皇帝。
太子当即发出密函,向东晋皇帝求救,并愿意献上传国玉玺。
……
冉闵被押送至蓟城,燕王亲眼见到这个心腹大患成了阶下之囚,不由大为得意。
燕王板着脸,端着君王的架势问他:“冉闵啊冉闵,你不过是石氏一族的奴仆下人,有什么资格自称为皇帝呢!?”
冉闵双眸深邃,满脸是血污却无丝毫惧怕之色,他淡定地说:“天下大乱,你们这种夷狄禽shòu之类的都敢称帝,何况我中土汉人英雄,为何不称能称帝!?”
燕王听了大动肝火,居然敢说他是夷狄禽shòu之类,大怒之下,令人打了冉闵三百鞭。
冉闵被挂在刑架上受了三百鞭,已经昏过去了。
……
慕容恪坐在庆功宴主位,静静地看着众人举杯庆贺,将士们都很兴奋,大魔头终于被拿下了。
幼弟慕容德给他倒酒:“四哥怎么这样闷闷不乐的!?”
慕容恪淡淡地看了幼弟一眼:“有什么好乐的!?”
五弟慕容垂哈哈笑道:“冉闵被擒,大魏国唾手可得,我们得了这中原第一大国,已经有能力与南方晋朝相抗衡了。”
慕容恪看着他们嘻嘻哈哈的样子,突然就怒了:“一场胜仗就骄傲自满了!骄兵必败不懂吗!?我看你们吃吃喝喝的样子,都心烦……”
然后起身走了。
众人:“……”
慕容垂还没回过神来,喃喃地说:“只要不打仗,都是放羊式的管理,不要约束士兵的天性,这不是四哥一直推崇的带兵之道吗!?四哥怎么这样严律了!?”
幼弟慕容德没怎么喝酒,靠过来道:“四哥不开心,有心事。”
慕容垂被这句话点醒了一般……
……
慕容恪坐在风口的大石上,抬头看着星空。
慕容垂拿了酒过来,找四哥喝酒,张口就是:“四哥怎么坐在这里chuī寒风,进屋喝酒才暖和。”
慕容恪回头看着他,寞寂道:“你赶过来找我,是担心我偷偷把他放了!?”
“嘿嘿……被四哥看穿了。也不能怪我这么想吧!四哥以前gān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手下的小兵卒犯了错,四哥都要连夜悄悄将人放掉。更何况是他!??”
慕容恪摇头:“五弟想多了,若换成我手下的兵被抓,我的确会想办法偷偷放人,但这次,我不会偷放他。”
“为何!?”
“放了他,就是对我的国家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