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后,庙里的僧人赶紧关了寺庙大门,婉言遣送了前来拜佛祈祷的香客,他们以为是他们平日里对佛祖有不敬之处,触犯了佛祖,才会有此祸端,此后,原本是南阳和邻近两个县城香火最旺的寺庙,变得门可罗雀,香火惨淡。
听闻此事的朱夫人,抚着胸膛长出一口气,还好是在她们离开后才倒塌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之后不久,朱夫人带上朱辰去了清源道观还愿。朱夫人曾听闻传言说道,清源道观求子十分灵验,打朱玄出生后,肚子里就再没有喜讯传来,着急的朱夫人就来到道观里求子,果真十分的灵验,不久之后她就怀上了朱辰。
所以,她认为是神仙显灵了,如今特来道观里还愿。
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她们走后,道观里的神像倒塌了,这一次她们还没走出观门,就听到身后巨大的“嘭”“哐当”一系列重物砸地的声音传来,朱夫人吓得身形一个趔趄,花容失色,赶紧把身边的朱辰搂到怀里,等碰撞声停下来了,她颤抖着带着朱辰逃也似的离开了道观,坐上马车回府。
朱辰全程很淡定,仿佛不论周遭发生何事都和他没关系,甚至嘴角的弧度都没有变化丝毫,眼睛也微微的弯着,笑得温和又疏离,这种笑,不是对发生的事情的笑,而是世间所有事在他看来都不过尔尔,无须在意。
看着朱辰淡定的样子,一丝愁绪爬上了朱夫人的面庞,朱老爷常年在外奔走,所以对朱辰的行为习惯不了解,可她一个当娘的,每日和他待在一起,怎么可能不知晓他的这些反常的地方。
别的孩子第一句会说的话不是“爹”就是“娘”,他不是,他第一句话说的是“无妨”,虽然有孩童特有的奶音,但是却清晰不含糊。
那还是因为不小心把粥洒在了他的手上,朱夫人赶紧给擦gān净,奇怪的是滚烫的粥洒到他的手上没有留下一丝红印,她也没有在意,说了句“是娘不好。”她以为这孩子会哭,结果没有,她说这句话本也没想会得到回应,结果就听到朱辰奶声奶气地说了句“无妨”,一本正经的小模样,逗得朱夫人笑意连连,巨大的惊喜冲击着她,还在南阳的贵夫人面前炫耀了好大一把,完全没工夫在意其他事情。
直到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不是不太符合一个一岁的孩子该有的语气。后来在她的细心观察下,她发现了更多反常的地方。
别的孩童,生下来会哭,可是他没有,甚至长到这么大,从来没有哭闹过,她有时候甚至在想,要是她能哭上一两声,她也会放心很多,至少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性子,可是从来没有过。
别的孩童,好动,什么都喜欢玩一玩,可是他特别的安静,经常可以看到他一个人坐在那儿,抬头仰望天空。起初,朱夫人以为是天空中有鸟,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他就是看的天空,只有在他抬头看天的时候,才能在他的脸上看到除了浅浅的微笑以外的表情,那是一种浓浓的期盼与希冀,这时的他才看上去像一个孩子,那种对渴望的事物的期盼之情。
朱夫人不明白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是不是不正常,她每每看到他仰望天空时,都是喜忧参半。
最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灾祸好像都会自动离他远去,她曾经亲眼看到朱玄在他必经的小路上撒上了一把小珍珠,她正想出声呵止朱玄,突然平地一阵大风把零散的圆润珠子卷到了一边,朱辰走得安安稳稳,朱玄自己踩到几颗摔掉了一颗牙。
还有,他摔跤了,会突然刮来一阵风,卷来厚厚的树叶垫在他身下,他磕着了,不会流血,不会破皮,就像桌角或者石头是软的,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一件两件可以说是巧合,三件四件或者说是更多,就不可能是巧合了,也不知道最近发生的佛像和神像倒塌是否也是他的缘故,看得朱夫人心惊不已,谁也不敢告诉,只敢一个人闷在心里。
朱玄不笨,多次碰钉子后,他也看出来朱辰的反常之处了,他跑到朱夫人面前说朱辰是怪物,被朱夫人一把捂住了嘴,并叮嘱他不准乱说,还不能把知道的事情对其他任何人说,朱玄愤愤地捏着小拳头转身就跑了,朱夫人心乱如麻,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在意朱玄的小脾气了。
为了保守秘密,她在发现不对劲之后就找由头遣散了身边多余的仆人,自己亲自照顾朱辰,并每日都会到禅房潜心礼佛,为朱辰祈祷,祈祷他平平安安,不要被别人发现不同寻常之处。
刚从道观回到朱府,朱夫人正拉着朱辰的小手往自己的院子走,一名小厮前来禀报,“老爷回来了,请夫人和小少爷前往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