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她的做法,十七心里出现一抹钦佩,从头到尾,她把所有人都算计在里面,一个人默默背负了那么多,最终成功为家人报仇。
这是多少人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啊。
要知道,她的敌人,不是普通人,而是高高在的皇帝!可她是做到了,出手决绝,毫不犹疑,光凭这点,便足够让十七打从心眼儿里佩服-
苏葵和孟知安在房内待到暮色渐沉才打开房门。
孟知安披了件外衫,面带着餍足,春风满面的从出去端吃的。苏葵斜靠在软塌,懒洋洋的捧着一盏茶轻呷。十七磨蹭着走进来,不好意思道:“主子,之前,不好意思啊……”
她低着头,看着自己脚尖儿,有些不好意思。
苏葵抬头,瞧了她一眼,勾了勾手指,道:“过来。”
“啊?”十七不解,但还是依言走过去。
刚靠近,一个暴栗子便敲在她的脑袋,清脆的一声响。
十七“哎哟”一声,捂着脑袋控诉的看着苏葵,“主子,你欺负人!”
苏葵嗤笑,好整以暇的喝完了一杯茶,“之前还对我大呼小叫,说我对不起你家将军,现在来道歉,还不打算接受点惩罚?”她语气悠闲,说的十七红了脸。
“这件事,是我有错在先,可是,谁叫主子瞒着我的,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十七小声嘀咕道:“你要罚罚好了,我认栽!”
“好啊,”苏葵挑了挑眉,“有骨气,既然认栽,今儿院子外的雪还没扫干净,便交给你吧。”
☆、1840.第1840章 将军,榻上有请(八十二)
1840.第1840章 将军,榻上有请(八十二)
“什么?!”
十七眨眨眼,平时那些活都是十六在坐,她属于长欢院最悠闲的一个,内有流萤,外有十六,她只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了。
“怎么?”苏葵斜睨她,“不服?”
话已出口,十七咬牙,“服!我这去扫!”
说完便要退下,一转身,差点与一人撞个满怀。
“小心点。”
男人飞快侧开身子,避免了碰撞,低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十七漫无目的地点了点头,“啊,是、是……”
走出门,却听女子漫不经心的吩咐道:“过来,喂我。”
然后是一连串欣喜的回复,“好,这来,阿盏想吃什么?你看看这些合不合胃口,不行咱再换!”
语气之狗腿,言语之肉麻宠溺,让十七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摔过去。
悲催的摇了摇头,看来,将军是没救了!-
心里一边想,一边出了门,而后又目睹的了牙疼的一幕。
只见自家哥哥憨厚的站在院子里,一手拿着铁锹,身边正竖着一个白胖胖的雪人儿,树枝做的手臂,黑豆做眼睛。雪人的脑袋还特意做了个双髻的模样,身披了一层绿纱。
十七有些牙疼。
只听流萤开心的拍手,称赞道:“十六,你好厉害呀!”
随后听自家哥哥笑呵呵的回答,“你喜欢好,以后,只要下雪,我天天给你堆雪人儿!”
“嗯!十六你真好!”
十七:“……”她很想打人怎么办?
里面不能进,外面不能出,最后,十七无语望天,转头悄无声息的回了自家房间,深觉,她在长欢院,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大魏今年是多事之秋,皇帝驾崩,唯一的小皇子不过七岁。
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一个国家出现动荡,最受影响的,还是百姓。换句话说,百姓们只要安居乐业,并不关心谁这个国家当皇帝的是谁,他们只知道,谁能保护他们,他们拥护谁!
而孟知安死而复生,一举率兵将逼到城门的蛮夷打了回去,无疑在百姓心,带了一层金光。令他的形象,在百姓心目的地位,远远超过了皇帝。
至少,皇帝死时,百姓们并没有多少感慨。
皇帝是被刺杀的消息,最终没有流传出来。当时孟知安只放了一句话,“要么闭嘴,将这件事烂在肚子里,要么,所有人,都去给皇帝陪葬!”
也许他这句话说出来,显得十分残暴无良,但不得不说,所得效果,十分显著。
至少,外界都以为皇帝是因急病驾崩,而非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新册立的皇后一刀捅死的!
百姓们不管那么多,也不会去深究孟知安为何会死而复生。他们只知道,是孟知安的出现,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他们,便足够了。
于是,无数百姓自主集结在一起,请孟知安自立为王,以求更好的保护。
作为七岁小皇子的母妃端妃,是又喜又怒,喜的是,小皇子是皇家唯一的皇子,怒的是,孟知安势大,若他真想造反,自己联合母族,也制止不了孟知安。
☆、1841.第1841章 将军,榻上有请(八十三)
1841.第1841章 将军,榻上有请(八十三)
然结果令所有人都意外,孟知安居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男人也许都有野心,在不认识苏葵之前,孟知安的野心,是推翻拓跋轩,推翻大魏的国号,自己当皇帝。
后来,当认识了她以后,孟知安发现,世界一切权利,都不过她的一颦一笑。
他现在的所有时间用来跟苏葵待在一起还来不及,又怎肯分出心神,去照顾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的想法?
是以,连孟知安的副将都觉得很意外。不过他一向尊重孟知安的想法,心里早认定了,无论他要做什么,哪怕他日后后悔了,说要造反,自己当皇帝,他们弟兄们,都能跟随他刀山火海闯下去!
是以,在皇帝拓跋轩驾崩三天后,年仅七岁的小皇子,登基为皇。
懵懂的小孩子,甚至连路都走不稳,穿着小龙袍摇摇晃晃。诸多官员都在观望孟知安的反应。
可孟知安呢?早带着苏葵游山玩水去了。
一直提防孟知安的端妃得知这个消息,松了一口气,这样好,只要他们小心点,不招惹孟知安。等皇儿长大,好了-
大****皇登基元年,大将军王孟知安,被册封为摄政王,进宫面圣可不必跪拜,手握生杀大权。
无数人都在议论孟知安究竟想做什么,他手里有如此大的权利,却一直安分守己,完全不似他往日的作风。
但孟知安是一反常态,仿佛洗心革面了般,安分守己。守着自己的将军府,平日无事,绝不出门。
同年七月,摄政王大婚,据前去的宾客口口相传,新任摄政王王妃,长相与曾经的池家嫡女,有九分相似。
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人,是池盏。而知道内情的人,为了自保,也全都闭口不言-
原本是要谋反的人,稀里糊涂的,最终反而成了小皇帝的老师。
小皇帝听从母妃的话,不再走先皇的老路,对于对国家有贡献的,全都大加嘉奖。并且,在自己可以真正参与政权之时,第一件事,便是还了刘尚书一家清白,并代替先皇,为他们道歉。
先后将刘家后代,又请回朝廷,继续为官。
小皇帝的做法虽然出了苏葵所料,但稍加一想,便猜到,小皇帝的母妃端妃,是个聪慧之人。
如此,池盏心愿已了,其余事情,便与苏葵无关了。
婚后第三年,流萤终于与十六修成正果,并在来年开春,成功怀了爱情的结晶。
至于十七——
这个疯疯癫癫的丫头,非要说什么要仗剑天涯,对男女之事不屑一顾,愁怀了哥哥十六-
所有人看似都有了圆满的结局,苏葵也没有再关注过多别人的事情。
只在后来去了一趟皇家清心庵,那里,是先皇妃嫔们最后的归宿。若是贵妃妃子一类还好,可建立太妃府,不必青灯古佛,常伴一生。
而至于下面那些阶品低的,便只能送入清心庵,一方面,也是防止这些年轻的贵人美人们耐不住寂寞,给先皇抹黑。
☆、1842.第1842章 将军,榻上有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