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衫故人+番外(62)

作者:半夜桥塘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何事,道长但说无妨,本王能帮自然是要帮的。”

“我们想请昌邑王早登大宝,统治大汉!”

“哦?”昌邑王轻笑,然后猛地拍桌子,“说这种话我看你们是找死!来人给我拖下去就地正法!”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态度坚决

What???!!!

林凡和唐灵在听见风不为说让刘贺早登大宝的时候,满脸一副恨铁不成不钢的样子。

风不为从小在秦岭修道,很少接触外面,在和人之间的沟通方面向来直来直去。而且现在面前的是昌邑王!大汉皇帝的诸侯王!现任皇帝还没死。这样直接说让人家登基,岂不是在煽动人家篡位嘛!就算人家有篡位之心,但是人家好不容易一直隐忍到现在,你这样直接说出来,人家对你是好是坏还没判定,万一你是对手的卧底或者说是魔教的奸细咋办?这换谁也不能答应的啊!还会给你按上一个叛国的罪名。

昌邑王反应激烈,风不为也愣了,但又马上说,

“帝王之气已经转移,王爷你登基是早晚得事情!为何还要杀我们!”

这时候,林凡马上站起来,站到正堂中央,噗通一声跪下,上身伏在地上,开口,

“王爷!您紫气环绕,是帝王之相!命中注定之事不可违啊!”

唐灵见林凡跪下了,自己也马上和林凡跪在一起,开口,

“王爷,顺天命尽人事,非您莫属!我们不是乱臣贼子,而是能够助王爷一臂之力的人!”

门口已经冲进来五六个士兵,眼看就要把三人绑起来了,但是昌邑王发话了,

“松绑,都退下!”

风不为见昌邑王心软了,马上又说,

“王爷,在我看来你成为帝王已经是定局。再拖下去恐生变故。希望您早日登基,不要让虎视眈眈的魔教有了可乘之机!”

“这魔教早就和我们签订了休战条约,何来可乘之机一说?”

“正一门除了我之外全部惨死,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风不为此时的语气也激动起来。

“呵!正一门除了你全部惨死?为何就你活下来了?说!你是不是魔教奸细!”

昌邑王拔剑而起,把剑架在了风不为脖子上。林凡和唐灵心底紧张起来,而风不为不躲不避,丝毫没有畏惧之色。

“王爷,我师傅临死之前有要事托付于我,所以我才忍辱偷生到现在。由于事情重大,恕在下目前还不能和王爷说明。等所有事情结束之后我即刻自刎去见黄泉下的师傅和师弟们。但是在这之前,必须您登基才可以保证事情结束。希望王爷你不要再犹豫了!”

昌邑王听见风不为的话之后思量了好久,把剑从风不为脖子上放下,

“这绶带确实是真的。念在你是正一门唯一的幸存者,本王对你大逆不道的话既往不咎。以后此话休要再说了。你们快走吧,就当本王没见过你们!”

昌邑王说完便背过身去,送客意味明显。

风不为见昌邑王态度如此坚决,心里焦急:看来自己无论如何也是劝不动了!这可该怎么办?要不是时间紧迫,自己也不会如此冲动的来找昌邑王劝他登基。现在细细想来,就算昌邑王答应登基,朝堂上下,军队等一系列的事情都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此事真的就要像唐灵说的那样没有一年半载是不行的。难道救世计划刚开始就要失败了吗?师傅,徒弟该怎办?

就在风不为心急的时候,林凡抬起头环顾大堂一圈,又看向昌邑王的背影,嘴角微翘。唐灵察觉到林凡的动作,偏头看见林凡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纳闷:林凡难道有办法了?

第135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晁错论》

“王爷!”林凡开口。

“还不走?刚才本王的话没说清楚吗?难道你们是铁了心来送死的!”昌邑王双手背在身后,慢慢握紧拳头,好似在隐忍。

“王爷,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尔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尔发之,尔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尔。”

对于林凡突如其来文绉绉的词语,风不为一惊:林凡怎么突然出口成章了?王爷已经动怒了,难道还有挽回余地?

唐灵眉毛一皱,觉得林凡说的拗口的文言文好熟悉:林凡…….这,这是……《晁错论》!还真是有你的!可是,这能对昌邑王有效吗?!

昌邑王起初听到林凡还在喋喋不休,火气不由大起来,但是听见林凡继续说下去的内容,心里暗暗吃惊:出口成章?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晁错?这人想说什么?昌邑王没有阻止林凡,而是想听听林凡到底能说出什么来。

林凡见昌邑王没有阻止,便继续“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昌邑王听见林凡的话,心中不禁有些激动:这世上难道真有懂我之人!昌邑王转回身看着林凡,大声说“好一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林凡见昌邑王如此激动,便知道事情有门了,接着说,

“夫以,夫以……”

卧槽!后面咋背的来着???林凡不禁全身冒冷汗。

“夫何?”

昌邑王威严的问林凡,林凡就更加想不起来了。就好比给老师背诵课文,忘了下一段,本来只要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就能记起来,可是老师一旦开口问怎么回事,那么自己连已经背过去的都记不起来了。

靠!该怎么办!林凡能感觉到冷汗把后背都浸湿了。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整个大堂有十多秒的鸦雀无声……

我去!这货不会忘了怎么背了吧!这段行文曲折,就让姑奶奶帮你一把!

唐灵此时小声的哼哼:“七国之强,七国之强,七国之强……”

“怎么?刚才还滔滔不绝,此时,话说一半便停住,本王问你,你是不是在耍本王?”

“草民不敢!”

林凡赶紧给昌邑王磕头。被砍头可不是闹着玩的!唐灵,谢谢你的提醒!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则将恃之以为无恐!

王爷!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这篇《晁错论》就算背完了,但是昌邑王盯着迟迟没有说话。本来,林凡想凭借苏轼分析政局的《晁错论》来提醒昌邑王该出手时就出手。可是,现在昌邑王迟迟不肯说话发表意见,林凡心里也没谱了。

上一篇:笛渺下一篇:许氏风流杂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