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的风江南的雨(68)

作者:张雁关怀/张雁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钟山又打通了苏晓虹的电话,让郭丽与她直接通话,重述一遍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苏晓虹非常感兴趣,说凭借耳朵上的这个豁口,就可以缩小很多寻找范围。

下一期节目的最后,苏晓虹在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条中打出了观众郭丽的寻亲广告,展示了她的小花布衣、儿时的照片和左耳朵上的疤痕。果然,很快就有听众从乌县打来电话,说这个郭丽特别像她失散多年的妹妹。

郭丽得知这个喜讯,立即买了火车票赶往江城。经过DNA比对,那名叫冯玉珍的女士正是郭丽的四姐,而且,郭丽一下子找到了四个姐姐三个弟弟。只可惜,父母已经在五年前相继去世了,他们临终时都念叨,对不起小五,如果不是当时家里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不会把她丢到孤儿院门口,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她,跟她说一句爸爸妈妈对不起她。

这期节目,冯家姐弟七人和郭丽及其三个哥哥都来了,郭丽是青山市优秀教师,她的语文教学以讲故事见长,这次在节目中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感染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青山这边,“江城寻亲团”QQ群成员更是一片点赞。

在钟山和苏晓虹的共同努力下,“江城寻亲团”QQ群的成员又有9人找到了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青山日报“寻亲热线”栏目对此进行了及时跟踪报道。“寻亲热线”栏目因弘扬人间大爱,传递正能量,且报道内容生动鲜活,还被省记协评为当年的名牌栏目。

☆、第十四章 喜得千金

邱月月从江城回来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备孕。先是断了钟山的酒,搞得哥几个专为他安排的欢迎庆祝宴会都有些扫兴。邱月月自己则买了一大堆书认真研读,早早穿上了防辐射外套。

邱月月依然在日历上精心做着标注,这回不是每周标注,而是每月只标注那么三五天,这个时间段里的邱月月与过去判若两人,在钟山面前千娇百媚,好不温柔。其余时间,则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测量体温,认真记录。半年下来,邱月月的肚子依然不见一点动静。去医院妇产科做了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子午卯酉,又去看中医,只说是宫寒,服了些中药,仍然不见结果。

又过了几年,邱月月已经过了40岁,即便是能生,也进入到高龄产妇行列。姐姐邱明明埋怨她说:“在该生孩子的年龄不生,过了黄金年龄才开始瞎折腾,要不你抓紧时间做个试管婴儿得了。”

邱月月说:“不费那牛劲啦,一切随缘,怀不上就算了。你在医院里帮我留心一下,哪里有孤儿,领养一个也行,最好是个小公主,因为我们家已经有一个公子啦。”

这年春天,邱明明随省里的医疗队去四川抗震救灾,一走就是半个多月。

有一天,邱明明突然给邱月月打来电话:“月月,你不是想要孩子吗,我这里就有一个,父母都被地震夺去了生命,临死时用身体死死地护着他们三个月大的小女儿。小家伙能活下来真不易,我琢磨着,得给她找个好人家,对得起用生命保护她的亲生父母。你那么有爱心,所以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邱月月边接姐姐的电话边流着泪说:“好好,你想得太对了,一定把这个小家伙带回来交给我。”

邱明明问:“你不用跟妹夫再商量商量吗?”

邱月月说:“不用商量,他会同意的!这样的举动,也是对社会的回报。”

晚上钟山下班回家,邱月月已经做好了一桌子菜,摆上了红酒。钟山纳闷,问:“今天什么日子,搞得这么隆重?”

邱月月神秘地说:“告诉你个喜讯,我有了!”

钟山惊讶地说:“真的嘛,几个月啦?”

“三个月啦!”见钟山一头雾水的样子,邱月月咯咯咯地笑起来,“傻瓜!不是三个月大的胎儿,是三个月大的婴儿,我要当妈妈啦,我们要有女儿啦!是我姐姐,从震区帮我领养了一个地震孤儿,你不高兴么?”

事出突然,钟山听了半天,还好像在云里雾里,待终于理出头绪来,他坚定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我当然高兴!不过我得提醒你,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你可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邱月月信心满满地说:“没的问题!十月怀胎都省了,还不得把省下的力气加倍补偿给咱的小女儿。”

邱明明从四川回来时,果然抱回来个女婴,小家伙大眼睛水灵灵的,一头乌黑的头发,已经跟邱明明混得很熟了。

钟山给小女儿取名钟子毓,取钟灵毓秀之意,费了许多周折才在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又到派出所给钟子毓上了户口,小家伙这才合理全法地落到了钟家。

喜得千金,忙坏了钟山、邱月月两口子。

林美惠生钟子星的时候,双方老人都能帮着照应,所以钟山这个爸爸当得其实很轻松自在。现在不一样了,老人指望不上了,他拒绝了一切多余的应酬,下班后立即回家帮月月带孩子,换尿不湿,打奶粉,做辅食,每一样事情都得现做现学。

邱月月跟学校请了五个月的长假,跟系主任说就算是休产假吧,专门在家照顾小女儿。

☆、第十五章 掌上明珠

钟山的家现在已经搬进了青城花园物业小区150平方米的住宅,钟子星上大学后,大房子显得空空荡荡的,全靠邱月月优美的钢琴声填充。自从来了小子毓,大房子不空了,装满了三口之家的欢声笑语。

钟山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中年得女,视若掌上明珠,更是有女万事足,一副与世无争地样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已经被拍在了沙滩上,如今他卸掉了社会新闻部主任的职务,担任记协秘书长,每月只负责《记者之家》刊物的审稿工作,余下的时间就用于开车接送女儿上幼儿园,送女儿去各种兴趣班,忙得不亦乐乎。

开车行走在青山市虽已经多次拓宽但车辆川流不息仍显拥挤的大马路上,他常常回忆起老父亲当年骑自行车送自己上学时的情景,每次忆起都会感慨万千,觉得自己现在正在做的,正是一种爱的接力。

小女儿淘气地问:“老爸,你怎么哭啦?”

钟山说:“老爸没有哭,老爸是迷眼睛了。”

女儿说:“老爸骗人,车里又没有沙尘暴,也没有雾霾,怎么会迷眼睛,你就是哭了。是妈妈骂爸爸了吗?”

钟山笑了:“小机灵鬼儿,不是妈妈骂爸爸了,是爸爸想起小时候爸爸不听话,爷爷骂爸爸的事,所以伤心地哭了。”

女儿想了想:“对啦,爷爷是爸爸的爸爸。”

父女俩都笑起来。

钟山把车开到青山师范学院门口,拨打邱月月的电话。他们早上已经约好,趁着这大好春光,三口人下午去公园划船。邱月月下午没有课,钟山提前去幼儿园接上子毓,再接邱月月。钟山又想起那一年答应林美惠带子星去公园划船的事,后来子星长大了,他们却分手了,三口之家公园划船成了无法兑现的约定。他忽然想,人生有些东西,抓住就抓住了,否则就有可能永远失去。

邱月月从校门口走出,穿一身漂亮的湖蓝色连衣裙。邱月月常跟同事说:“毕竟年龄不饶人,我得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点儿,这样才能与我们家的小公主相匹配。”

三口之家驱车来到公园门口,在停车场停好车。爸爸妈妈一人扯着小女儿一只小手,小家伙穿一套纯白色的公主裙,蹦蹦跳跳的无比欢快。这是春末一个晴好的天气,和风轻拂着绿柳,处处鸟语花香。鸭子造型的小船荡漾在碧波里,载着三口之家的欢笑。钟山还特意带来了吉他,先弹了一曲《童年》,又问子毓:“小毓儿,你想听什么?”

小毓说:“老爸,我要唱数鸭子,你给我伴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