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大妞还是熬不住睡着了。大宝则是一定要守到十二点,他可是等着放鞭炮呢。
☆、第三十章 去姥姥家
好不容易过了初一,张氏就开始收拾东西回娘家了。自从嫁到林家,每年张氏最盼望的就是初二回娘家。当了媳妇就比不得做姑娘的时候自由了,张氏这里收一点,那里装一点,收拢居然提不下。大妞觉得也是该买辆车代步了。大宝建议说不如请李大爷载我们一程吧。大妞想着这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车,李大爷又是孤家寡人一个,也就点头同意,大不了多给点银子就是了。
李大爷满口答应。有事干总好比自己在家面对冷清好。
张氏把东西放到牛车上,几个人在牛车上坐稳,牛车就慢慢动起来了。初一的晚上雪就停了,雪还铺满了厚厚一层,李大爷把小心翼翼的赶着牛车,生怕出了事情。大妞一向怕冷,人家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头顶上太阳照着,可大妞一点温暖的气息都没感觉到,不停的往双手哈气,搓了搓,再往脸上贴。
张氏看到,把大妞搂了过来,替她挡着风。小宝也伸出小手摸摸大妞的脸给她温暖:“大姐,小宝的手暖和,给你暖暖”。
三妞也把手放进大妞的手心:“三妞的手比小宝的暖和”。
二妞也学着三妞,牵着大妞的手:“二妞的手比三妞暖和”。
大妞一笑:“你还争宠呢。”
“大姐”二妞故作扭捏道:“人家的手真的和暖和”。
“边去”大妞说道:“别让姐一不小心把你踹下去了”。
大宝摇头:女子难养啊。
急着赶路回家,张氏问沿途的住户要了点开水,一行人就着开水吃了硬邦邦的馍馍继续赶路。
天擦黑的时候,终于赶到了。罗氏正站在村口张望,张氏往年都是初二回娘家,今天这么晚还没到,罗氏放心不下,不顾余氏的劝阻非要在村口等着。
小孩子眼尖,老远小宝和三妞就挥手:“姥姥,姥姥,我们来了。”
罗氏应了一声,赶紧向前几步。
“娘,你怎么站在村口,雪还这么厚,生病了可咋办”张氏一下牛车就问道。
“我不是看你们这么晚没到,担心你们路上耽搁了吗,心急就来看看”罗氏解释道,摸了摸三妞的小脸笑着问她饿不饿。
“娘,我们快上牛车上去吧,姥姥的鞋子都打湿了”大妞注意到姥姥的鞋子深浅不一,便开口说道。
“看我都没注意到,娘,快上牛车,咱有话回家再说。”
“舅舅,舅娘,华明哥哥,华强哥哥,我们来了”小宝还未进院子,就喊起来了。
张文刚一家子都迎了出来,众人一番寒暄便进了屋。
屋里暖烘烘的,大妞一下子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大嫂,有热水吗?娘的鞋子打湿了,给娘泡泡脚,暖和点”张氏问道。
“有,锅里热着呢,这样你们什么时候来都有热水用。”余氏笑着说道:“等我去给娘端来”
“舅娘对咱姥姥真好”二妞由衷的赞道。
“那是啊,娶妻娶贤。不过咱姥姥对舅娘也不错啊,得婆婆和媳妇都对对方好,家里才能和睦。”大妞叹道,心里希望以后自己的婆媳关系也能如此就好了。
晚饭后,张文刚带着李大爷去安顿,张氏就和罗氏说着话。
收拾完,余氏也加入了进来。张氏把给大哥一家的礼物拿了出来:两匹布,一篮子鸡蛋,几条腊肉,和几盒点心。
“你看你,买这些东西干啥呀,我们又不缺吃穿,这得花多少银子。回娘家又不是让你放血,这些能退不?”张文刚问道。
“买都买了,还退啥啊,这些都是用得着的东西,哥你就收下吧。前些日子大妞他们卖田螺得了些银子,我们这些年一直靠你们帮衬着,做妹妹的也想尽点心意。”
“瞧你说的,咱们兄妹还说这干啥,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嘛”
“大哥,你就收下吧,华明和华强也正是长个头的时候,这些用得着呢。”
“收下吧,再推来推去就客套了”余氏开口。
“还是嫂子爽利”张氏笑道:“瞧我也是,每年回来都耽搁大嫂回娘家。”
“那有啥,反正这儿离我娘家不远,随时都可以回去。倒是小姑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这大过年的咱一家人当然得好好聚聚。”余氏也笑呵呵的说道。
“华强,华明,到小姑这儿来”张氏招招手。
两兄弟一左一右的站到张氏跟前喊了人,张氏笑眯眯的拿出两个红包:“这是小姑给的压岁钱,你们呀好好拿着,留着买些纸啊笔什么的。”
两兄弟接过同时道谢。
张氏抬起头:“哥,他们两个学习怎么样?”
“也就那样吧,我呀,也不指望他们给我考个状元老爷回来,识点字也能找份轻松点的活儿,不像我们这么苦就成了。”张文刚欣慰的看着两兄弟:“就是村里的夫子走了,这开春还得找学堂呢”。
“开春大宝也要学堂,要不咱们一起吧”。
“成啊”
一家子说笑着,气氛很温馨,却不知一场灾难正悄悄降临。
☆、第三十一章 林小花归家
初三,一辆青棚马车悠悠的停在老院子不远的坝上。
郭婶烤了会儿火觉得气闷就出来透透气,就看见林小花从马车上下来。郭婶一愣,随即一脸喜色地从门外跑了进来,“得寿家的,你家小花回来了!”
郭婶的话音刚落刘氏就从板凳上弹起来,边往院门口走边焦急的问道哪儿呢,哪儿呢。
正和刘氏说着话的李氏看得目瞪口呆,惊讶过后是漫天而来的欣喜,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可算回来了,这大过年的东家怎么也不早放些日子。”话里是又甜蜜又责怪,既担心林小花在路上舟车劳顿又欢喜她能在过年的时候回来一趟。
赶车的小厮把行囊拿到院门口,林小花就走上前握住刘氏一双高兴得不知道往哪放的手,道:“娘,您许久前就派人传口信,这过年还不回来该被您念叨了。”
“哎哎”刘氏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是林小花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刘氏身边这么久,说不挂心那是骗人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娘,我都回来了,别哭了,这大过年的也不吉利”林小花拿起手绢给刘氏细细的揩了眼泪。
刘氏愣愣的让林小花擦了眼泪,只觉得几月不见,自家女儿说话、动作都有一副千金小姐的派头了。不由得暗暗高兴,自己女儿就是做人上人的命。
“别傻站着了,赶紧进屋吧,外面风大”李氏出声提醒。
刘氏这才应了,提着林小花的行囊进了院子。
李氏请郭婶进来坐,郭婶也识趣,人家女儿刚回来,母女俩肯定有很多话说,便挥手说下次来坐坐。
正房,林小花端端正正的给李氏磕了三个头。
李氏对这个孙女倒也是真真疼到了心坎里去,一来是这个孙女是个嘴甜的,二来当年这个孙女出生,自己的病就好了,便半是感激半是心疼地把林小花搂在怀里。
林秀姑也出来了,林小花见礼,知道她已经定亲便把自己得的一对绢花送给了她。
李氏吩咐刘氏和林秀姑赶紧弄饭,这次刘氏倒爽快的应了,还回屋拿了几个鸡蛋打算给小花好好补补。
林得禄陪宋氏回了娘家,林老爷子被自家兄弟叫去喝酒了,中午吃饭也就李氏四个人。
林小花坐定,刘氏一边帮她夹菜一边道:“这次回家什么时候上去?”
“娘,怎么我刚回来你就想着我走呢?我这回在家多呆一段时日不打紧的”
“哪能啊,娘不也是担心你误了差事吗?”
“误不了,大小姐准我初十回家,到时候派马车来接我。”话语里有掩不住的得意。
“小花,朱府大不?”林秀姑问道。